编者按:保罗·威利斯自豪自己是工人阶级的儿子,本文是他在北京“工人大学”演讲现场录音,由吕途老师翻译整理完成。主要内容:为对英国工人阶级形成历史的梳理;给今天很多赞美西方福利制度的人们进行解惑,不能忽视这些都是工人阶级斗争的成果;虽然他对中国及工人阶级的现状了解不多,但他敏感地捕捉到中国新工人顽强的探索中显露的希望之光;他并不一味地赞美全球化,而是呼唤工人阶级和左翼的全球化,唯有如此才能形成反抗资本主义的强大力量。

保罗·威利斯:英国工人阶级与全球化-激流网1、英国为什么如此重要?

英国在全世界的地位非常重要。跟中国的广阔疆域比起来,英国是一个很小的国家,由几个岛屿构成。但是,为什么英国如此重要?不是因为它曾经是宗主国国家,而是因为,这里是全世界第一个发生工业革命的地方,就是在250年前的英国。而中国的工业革命是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后的200年才发生。但是,在英国没有发生过中国那样的社会革命。英国的工业革命改变了全世界。

至今学术界还在讨论,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而不是在任何一个其他地方,250年已经过去了,学者们还没搞明白,仍然在讨论。当然,人们也得出了一些看法。在我们人类生活的这个地球上,农业生产已经持续了成千上万年,农业一直是主宰我们人类的生产方式。250年前,我们开始使用煤、我们开采煤矿;我们有了冶炼和机械制造技术,我们开采金属矿藏。制造工业的发展可以把这几个方面的发展结合起来,同时,又有了贸易的发展。英国那个时候,贸易比较自由,开展贸易不需英国的国王或者女王去批准。自由贸易促进了生产发展。原来,都是依靠人力和畜力进行生产,有了机械加工业,特别是有了蒸汽机之后,可以依靠机器动力进行生产,生产的效率大幅度提高。比如说,用手工制作一匹布也许需要一天的时间,有了蒸汽机动力、有了铁矿制成的机器和相应的生产工艺之后,一台机器一天也许可以加工生产1000匹布。这样的生产力的提高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改变了世界。

这是从技术层面上来讲工业革命的发生,而技术层面的工业革命伴随着一个社会系统的变化,资本主义产生了。以前小作坊手工生产衣服的时候,自己纺线、自己织布、自己缝制一件衣服,这个作坊主自己拥有所有这一切,也拥有做出来的这一件衣服。工业革命之后,需要拥有资本才可以进行生产。用资本做什么?用来买很多吨的煤,用来买很贵的蒸汽机和机械。资本家也产生了,资本家也就是老板,用很多钱买了这些东西,同时雇佣工人。工人一无所有,只是拿到一天工作的工资才能生活。老板拥有机器、雇佣劳动力、拥有生产出来的产品。

资产的拥有者,或者工厂主,拥有的生产能力可以生产出特别多的产品,这个产品需要被卖出去,这也可能可以从一个角度解释为什么当时英国在全世界发展那么多的殖民地,因为她需要拓展产品的销售市场。这样,英国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可以卖给英国人,也可以卖给全世界,英国的工厂主挣了很多钱。钱挣回来了会给英国的工人吗?当然不会,工厂主想方设法给工人工资越少越好。当工人因为工作劳累等各种原因生病的时候,工厂主不会去管这些工人,而是把工人解雇,再去雇佣其他的工人。所以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技术、机械、市场等等对于老板是非常好的,但是对于工人来讲是非常悲惨的。老板通过工人的劳动赚了很多的钱,赚了钱之后不给工人,而是积累起来再建一个工厂,又会赚更多的钱,就再建一个工厂,所以,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快速的财富积累,形成了一些特别有钱的人,他们拥有很多的房产,很多的地产,或者很多的马匹,他们非常富有。

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和文化影响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个新的阶级:英国的工人阶级。这在以前的人类历史上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在250年前的英国发生了。250年前的英国,99%的人口是农民,工业革命发生之后农民开始离开土地到城市寻找工作,在工厂企业里做工。现在,英国农民的比例只有2%.

2、英国工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那个时候,工人们住在厂区旁边老板给盖的宿舍里。宿舍的条件按照当时英国人的标准是非常简陋。一块长方形的地块,盖起低矮的两层楼联体的住房,一个门洞四户。室内没有下水道,但是有一个水管,有自来水通进来,厕所在室外。离工厂很近。大概早上6点钟,起床号就响起来了;大概7点钟,上班号响起来了;大概7点一刻又响一次,准时开工了,这个时候如果你还没有在你的岗位上,你就会被罚款了。大概下午5点,下班号会响起来,工人们很开心,下班了。

这样的工厂生活方式对于英国工人来讲是非常新的,因为他们以前都是农民,现在成了工人,开始了日复一日的工厂生活的方式,白天在车间里,晚上回到他的小屋里,之间的距离特别短,所以几乎24小时都在室内。在车间里,人们操作着机器,机器集中在一个车间里,人们在车间里形成了工厂式的新的社会组织形式。

工厂机械的动力是蒸汽机,机械动力来自烧煤,回到家里做饭的炉子也是烧煤,所以工业区空气非常的不好。工人的物质生活条件也不好,工厂劳动也很劳累和单调。这些都是物质生活条件。我们人不只是吃饭和睡觉的物体,我们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人是拥有创造力的,需要带着希望去生活。虽然在那样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工人很痛苦,备受折磨,但是人们会去创造一种不同于老板所期望的文化,那就是工人的生活方式。工人的生活方式指的是什么呢?工人有他的方式来看待事情,有他的方式来做事情,有他的方式来享受生活,有他的方式来彼此相处,而这些方式既不是老板的方式,也不是老板希望的方式,也不是他们以前的生活方式。

霍加特在1956年写了一本书叫《识字的用途》。霍加特也是工人家庭出身,他在书中描述了他所生长的工业小镇里工人之间是如何进行交流和对话的等等生活方式。工人的劳动很辛苦,物质条件也很差,虽然这些让人很不愉快,但是,他们会把这些生活状态用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工人之间共享那种语言和幽默,一个人说了,另一个人立即就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可以理解其中的幽默,在那样的一种幽默中,工人阶级的文化被创造出来了。是在哪里创造出来的?是在工人聚集的场所。

在工人宿舍聚集区,有一条条街道,每个街道的拐角一般都会有一个酒吧,就是男人们下班以后聚会的场所,男人们在酒吧里喝酒。他们工作很辛苦、生活很艰苦,但是他们并不会自艾自怜,他们兴奋地喝酒,享受着生活。也许街道另外一边的拐角会有一家商店卖各种日用品,妇女们往往在那里聚集,说一些闲话。这样,慢慢地,工业区就变成了社区,在社区里就慢慢形成了这个社区的工人阶级的文化。

保罗·威利斯:英国工人阶级与全球化-激流网   在酒吧里,大家谈论的往往不是工作,而是如何享受生活,这就形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乐趣。比如说,足球是英国工人阶级创造出来的。最开始的时候,一个街区的工人形成了一个足球队,然后街区和街区之间的足球队展开比赛,慢慢地扩展到社会上,大众开始接受了这样的游戏,镇与镇之间展开比赛。那个时候,每个工人社区都有一个足球队。还有一项工人的娱乐活动是赛狗。工人有钱买一只狗,没有钱买下一匹马。到了节假日进行赛狗比赛,大家会赛狗、赌狗。还有一项活动,是鸽子比赛,大家训练鸽子,比如,把鸽子放飞到曼切斯特,然后那边的队友再放飞回来。过去200多年间,英国工人的生活是非常辛苦的,甚至也是痛苦的,但是他们并没有把自己完全陷入到痛苦之中,反而在这个痛苦之中创造出了丰富的生活。

3工人阶级文化的两条腿

工人生活在非常简陋的不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之下,同时创造出来的丰富的生活方式,但这个只是一条腿,非常重要的另外一条腿是工会。英国工人阶级的工会组织本身就是一部非常长的历史,我不可能有时间跟大家仔细分享。英国工人在长期的工作和文化生活中生长出了他们自我的组织,通过这个组织大家联合起来去抵抗,去争取权益,这样的一种抵抗往往要跟国家机器作对。

工会本身的生长和发育经历了非常漫长的斗争历程,它变得越来越强大,后来可以有能力组织工人罢工。要想罢工,工人就必须团结,一个人肯定不能罢工,必须大家团结在一起才能罢工。罢工的过程中工人是有损失的,因为一天不工作、一天就没有工资;老板也是有损失的,工人们不上班就不能生产产品。从最开始工会组织萌芽到发展壮大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斗争历程,最后英国工会非常强大,可以为工人争取更高的工资、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争取和劳动保护,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组织是工会成功的关键,但是组织是需要有基础的,而这个基础就是文化的基础,如果你没有文化的团结,是不可能有组织的形成和壮大的。如同我刚才说的,工人有自己的交流方式和自己的幽默,是工人自己的语言,在工人的语言里有一个我们和他们的区别,我们是工人,他们是老板。提到我们的时候带着骄傲,我们有我们的酒吧,在酒吧里我们是有乐趣的。我们有我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老板就没有这样的文化方式和文化团结,所以我们是很骄傲的。工会跟这些文化方式是紧密相连的。比如说,工会活动室往往就设在酒吧的二楼,这样,酒吧的二楼就成为工人聚会的场所。反过来,工会在酒吧二楼聚会,反过来又加强了工人文化的壮大。

经过200年的努力,工会壮大了,壮大到了具有跟国家机器抗衡的能力,到了1906年工会就成立了自己的政党,就是现在英国两大政党之一的工党。工人政党变得越来越强大,工人政党跟工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工会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强大。举个例子, 1926年,工会发起了全国总罢工,全国所有的铁路、工厂都停了下来,整个国家全都停下来了,当时人们就在想,是不是要发生社会革命了,但没有发生。全国整个停下来之后,政府不得不派军队才能够让火车运转起来,最后罢工被挫败了。整个罢工大概持续了六个星期。

虽然1926年的那一次总罢工最后被挫败了,但是工党通过议会斗争,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席位,最后,在二战结束的1945年,工党终于成为执政党。工党执政给英国带来的变化是:英国成为了一个福利制度国家。

4我出生在英国工人阶级家庭

我的爸爸是一个木匠。如果我出生在200年以前,估计我就会跟我的祖辈一样是在工厂里工作或者成为一个木匠。过去的200多年,我的祖辈一直在我的家乡做工人。我的家乡叫伍尔弗汉普顿,那个小地方原来非常小,只有100人,在过去的200年间一直在扩展,人口从100人增长到30万人,这30万人过去都是农民。我1945年出生,那一年正好是工党执政,建立了英国的福利制度。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就会发免费的牛奶。小学教育是免费的。我学习成绩优异,被选送到好的中学继续学业。等我上大学的时候,大学也是免费的。所以说,我其实是福利国家的孩子。做为一个工人的儿子,可以一路走来进入到全世界最好的一所大学 - 剑桥大学 -
读书。我是英国工人阶级200年斗争所生下的孩子。

1963年,我18岁的时候上了剑桥大学。在剑桥大学里,大部分学生是富家子弟,资本家的孩子。我虽然是工人子弟,但是因为得到了国家提供给工人子弟的助学金,所以我和那些富人家的孩子可以过一样的生活,也有钱买葡萄酒,也有钱买自己想吃的东西,也有一个很好的住的地方。所以说,我是福利制度的孩子。

我工作以后,有过一年失业的经历。那个时候,在福利制度下,如果一个人失业了,他可以拿到他最后一份工作的80%的工资,可以拿一年。所以,一个人不会因为失业就变得无家可归或者流离失所了,也不会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一个失业的人可以用这一年的时间学习和找工作。

5英国工人阶级和全球化

英国通过200年走过了工业化过程,而中国经过30年就做到了。同时,地球2万年的历史被我们200年或者30年就改变了,这样的改变一方面让我们人类积累了很多财富,但是另一方面又把地球环境和人类生活环境毁坏了。你说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全球化里面有一些重要的词汇,比如:开放、灵活、流动,但是所有这一切,开放、灵活和流动都是对于资本家来讲的。现在,中国的资本家也很高兴,他可以把他的钱投资到外面去,而这一切对工人却是非常悲惨的。人不像资本,英国工人还是在英国,不能流动。现在,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中国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比英国工人生产出来的便宜得多,所以英国的老板特别的高兴,他不用去应付200多年斗争经验培养起来的、非常不服管教的英国工人,还可以拿到更为廉价的产品,何乐而不为呢?中国的情况和英国的情况是一样的,在中国的南方,资本可以流动,可以去越南,但是中国工人不会去越南。

保罗·威利斯:英国工人阶级与全球化-激流网撒切尔

撒切尔在英国实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给英国工人和普通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失业金的数额降低了很多,而且不是随便就可以领取到失业金,大学教育不再免费了。英国大学的学费现在大概是9000英镑一年,还要额外支付吃和住,我当年上大学的时候是不用交学费的,我的助学金足够支付我的生活费。当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没有任何欠款。现在,小学生也没有免费的牛奶了,公共图书馆也越来越缩减了。现在英国工人的工资一年大概2万英镑,生活费比中国高很多,不同的城市消费水平不一样,在伦敦就比在我家乡贵很多倍。

撒切尔夫人1979年执政,里根1980年执政,邓小平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就是说,在那前后,全世界几个大国同时进行着重大的变化,也是在那段时间,很多国际大公司来中国投资了,因为那个时候中国工人的工资比在英国的低20倍,这样,西方和东方呼应了起来。这对中国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我是在描述一个现实。比如说,外资到中国来投资,中国的生产产量和生产力都大幅度地提高了,中国的财富大幅度增长了,这个好还是不好呢?我们同时要去思考:谁受益了?谁从这样的财富积累中间受益了?

我在中国已经两年了,我不会说汉语。在我跟中国人的接触和交流中,我感受到,很多中国人是非常积极乐观的。但是,现在在西方就感觉不到这样的情绪。就我家乡的工业城镇来说,在我小的时候,生活非常富足,我的父母,我同学的父母都可以就业,上班挣钱回来,虽然经济也有景气和不景气的波动,但是基本上家家都是富足的,工人家庭也都可以买得起小汽车,住在连排的房子里,后来慢慢的,大家也都有了自己的别墅,子女也都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教育。但是,到了1979年,这一切全都变了,厂子一个接着一个地关闭,很多人失业,几十年过去了,65%的岗位都没有了。现在,人口也降低了,留下来的人很多是在麦当劳等服务行业里做临时工。1982年到1992年的10年间,我在家乡的工党工会里工作,做青年失业问题的研究。当时很多工厂关闭,当地的工人特别是年轻人非常的低落,而且也没有了文化生活,他们也不再像他们的前辈那样去酒吧,往往都是把自己关在家里,而且他们很多都结婚很晚,因为他们失业了、或者工资很低,没有钱结婚成家。

在工人社区街角的酒吧和赛狗是过去工人的文化,是基于合作的街角的文化,那种文化又是跟工人的工会斗争相结合的,那些都是发生在过去的,现在都已经不同了。现在的工会越来越脱离工人了,变得越来越官僚化了,而且工会成员的数量也一直在下降,减少了一半,还在继续下降。现在很多服务行业的工人,比如说出租司机或者在麦当劳打工的工人,是没办法组织成立工会的。现在的年轻人对传统的老的工人文化也不感兴趣,他们喜欢的是流行文化,所以底层人爱的不再是工人文化,而是流行文化。现在,如果你问我家乡的工人是不是赛狗或者赛鸽子,他会觉得你在歧视他,那些已经不是他的认同了,他认为那个很过时。

虽然全球化带来了那么多的问题,但是,我不反对全球化,因为我发现全球化给中国、也给英国一部分人带来了好处,比如说,中国成为世界的工厂,让英国人享受到了非常廉价的商品,现在到任何一个旅游品店里买一个东西,你一看商标,是中国制造;你去买一个电钻,一看标签,是中国制造;而这些产品都比以前便宜了很多。所以,在英国你只要有钱花,你买到的产品都比以前便宜,这个挺好的。对于中国来讲,挣到了钱,经济发展了;对于英国人来讲,能买到便宜的产品;对于我的家乡来讲,我们的污染都跑到你们这儿来了。

现在与未来

到底全球化是好还是不好呢?过去的30年,英国是一个去工业化的过程;而在中国的这30年,是工业化的过程。现在,中国的高技术部门在增长,中国的资本开始对外投资,资产阶级、中产阶级从中获益。怎么样看待这些事情,工人阶级的未来又在哪里?

现在,英国在发生一些变化。一般来说,失业的人就很少有发言权了,但是现在,英国和美国的失业人群、底层工人阶级有这样的一种态度,并发出了这样一种声音,是排外的声音,就是对外国人很反感,对移民很反感,反对反全球化。

保罗·威利斯:英国工人阶级与全球化-激流网   今年6月份,英国全民公投决定是否离开欧盟。让我非常震惊和失望的是,全民公投的结果是51%赞成离开欧盟,也就意味着,英国要离开欧盟了,这就表示,英国公民中超过半数对全球化表示不满。工人阶级中很多人支持离开欧盟,也就是说,工人阶级把今天的问题不是归结于资本家,也不是归结于新自由主义对福利制度的侵蚀,而是把它归结为外国人和移民。这样的责备中带着让人不安的民族主义和种族歧视。他们也反对跟中国做贸易,认为,如果关闭和中国的贸易,原来跑到了中国的那些工厂企业也许又可以回到英国。在我看来,这样的看法简直是无望的。

美国也发生了特别奇葩的事情。美国马上要举行大选了,举行大选之前各政党要推选自己党派的候选人。共和党在竞选候选人的时候,特朗普做为候选人之一被当做笑谈来说,他是亿万富翁,说话口无遮拦,说出的很多话都酿成丑闻,结果他现在已经成为共和党的候选人了。他反移民、反外国人、反穆斯林、反中国,这些都是他明确的政治主张。这样一个人能够当选,肯定是因为有很多民众支持。所以,在美国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工人阶级他不是反资本家和新自由主义,而是反外国人和移民。这样的一种趋势跟穆斯林激进主义在世界上活动是相关的,人们对恐怖主义产生了很大的恐惧,觉得我们必须得设置障碍把恐怖主义和移民拒之门外。

刚才一直在讲右翼势力如何看待全球化过程,现在说一下左翼阵营对全球化的反应。在美国大选过程中,民主党当初推选出来的两个候选人中,有一个是社会主义政党的,桑德斯虽然是民主党的候选人,他其实代表社会主义政党的理念。桑德斯作为社会主义政党的出身获得了很多美国工人的支持。美国工人支持桑德斯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不反对全球化,认为全球化的收益应该让美国工人和中国工人共享。虽然桑德斯最后败给了希拉里,但是他当时获得了很多选票,而且很多选票是来自工人。美国大选中,虽然社会主义——相当于左翼阵营——的人没有获得大选候选人的位置,但是可以从中看到在美国工人的动态。

回到英国,在我看来,保守党还是会继续执政,布莱尔的工党和保守党的执政理念上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了。布莱尔执政三个任期,跟撒切尔的政策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都是对工人不利的。现在,工党是在野党,现在的工党领袖是持左翼理念的科尔宾,在未来的选举中工党虽然不一定会成为执政党,但是科尔宾作为左翼领袖,一定会对工党产生影响,也会对英国产生影响。

该怎么样保护工人的利益,而且保护的是全世界工人阶级的利益?现在,想保护某一个国家的工人阶级的利益已经不可能了。中国工人阶级该是什么样的方向?是去争取福利制度国家吗,像原来英国那样?中国共产党会支持这样的诉求吗?我很高兴能够来到工人大学这个地方认识大家,看到你们在探索着另外的一条社会生产的途径,这样的一种社会生产被你们叫做团结经济,你们不反对全球化,但却在谋求地方化的组织形式来满足人们的需求,我对此是非常敬佩的,但同时我也担忧,这样的一种生产方式是否可以抵挡住全球化的巨大的压力?你们是在做一场没有胜券在握的战斗吗?

我觉得应该有一种左翼的工人阶级的全球化。我不反对全球化的原因是,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往回走的,就像是一个表永远只会往前走。现在,英国自己脱离了欧盟,但是它不可能扭转整个全球化的趋势,可能承受脱欧冲击的又是底层和工人阶级,不会影响到老板,也不会影响英国的富人和资本。中国人也不缺钱,中国也不缺劳动力,英国就变成了一个孤立的小岛。现在,伦敦很多的房产都被中国的富人买去了。英国怎么可能逆历史潮流而行呢。所以,最好是有一种左翼的全球化,用左翼的思想为工人服务,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让工人受益。

我总是在想,全世界工人阶级的国际性联合的可能性。全世界生产机器人最多的一个国家是中国,中国在生产很多的机器人用来代替人工。我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一个工会工作人员跟一个老板在路上相遇了,这个老板讽刺说:“哼,我有这么多的机器人,我不需要你们了,机器人特别好,永远不会罢工。”工会工作人员跟老板说:“机器人是很好,但是机器人永远也不会去买机器人生产出来的汽车。”这个老板觉得,是啊,用机器人生产出来这么多汽车卖给谁呢?所以,机器人不能消费这个问题其实给左翼或者工人提供了一个机会。机器人不会去酒吧喝酒、机器人不需要买房子住,我们工人要利用全球化和资本主义这些矛盾。资本主义永远会伴随着危机,工人要利用这种危机和矛盾。我在这里看到,你们通过工人合作和农民合作的方式来创造一种可能性。因为我刚刚接触到这些,不知道这样的合作和可能性有没有可能把资本主义的车轮停下来。但是我觉得这是一种希望。过去,我们左翼很多时候是在为挽救资本主义的危机而作出贡献。

注释[1] 2016年10月2日,威利斯受邀在北京同心创业培训中心(工人大学)为14期学员做了一场题为“英国工人阶级与全球化”的讲座。吕途现场翻译。此文根据现场翻译录音笔录整理而成。

(作者:保罗·威利斯[英]。来源:公众号“城市与乡村文化研究中心”,文章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