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是《资本论》最基本的一卷。整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完全、清楚地体现在第一卷。《资本论》总的精神是在第一卷,然而没有第二卷,第三卷作补充,也是不完全的。

《资本论》第一卷有九百多页。这里只讲一下它的整个轮廓,讲一下它的基本观点。

(一)这一卷分为七篇

《资本论》第一卷共有七篇。为了便于说明,把它们列出来:

第一篇,商品与货币;

第二篇,由货币到资本的转化;

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六篇,工资;

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

《商品与货币》和《由货币到资本的转化》这两篇,讲资本的产生。《资本论》就是论资本,讲的是资本。但是,资本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就要从它的产生、发展讲起。这是因为:一方面,唯物史观要求这样处理;另一面,是为了了解一些问题。比方说,商品是劳动生产物,没有经过劳动的东西,就不是商品。有了商品才能有买卖。劳动生产物变为商品,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商品的买卖是为了满足需要。因此,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使劳动生产物变为商品的一个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就不能交换,不能发生买卖关系。但买卖的比价不能根据使用价值来定。决定商品价值大小的关键在于生产这个商品花费了多少劳动。这是要搞清楚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要搞清楚的问题是: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许多单位同时生产茶杯、生产电灯、生产桌子,但是各个单位的生产条件是不一样的,生产条件好的,所花费的劳动时间就少一些,生产条件差的,所花费的劳动时间就多一些。那么,是不是那个单位生产所花费的劳动时间多一些,它的产品的价值就大一些,那个单位生产所花费的劳动时间少一些,它的产品的价值就小一些呢?不是的。如果是这样,那么懒惰的人,生产出来的东西的价值反而大,而勤劳的人,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价值反而小。很多单位同时生产茶杯、电灯、桌子,但决定它们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的平均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是我们学习劳动价值学说所必须了解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商品转化为货币也是一个关键问题。货币是一种媒介。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如金子、银子。正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所以才能与其他商品进行交换,作为变换的尺度。货币这种特殊商品

成为一切商品价值的等价物,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的。商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要求解决交换中存在的困难,才产生货币。这就是商品经济客观发展的逻辑。

第二篇是《由货币到资本的转化》。货币怎样变成资本呢?货币转化为资本,也是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由商品到货币的转化是比较容易的,而由货币转化为资本就很不容易,它要有许多条件。如我们和资本家的袋子里都有钱,我们袋子里的钱肯定不是资本,而资本家袋子里的钱用于自己消费的也不是资本,只有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资本主义生产的钱才是资本。大家知道,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是建立在雇佣劳动的基础上的。因此,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必须剥夺劳动者的生产条件,不剥夺劳动者的生产条件,劳动者就不会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第二个是劳动力的自由买卖。劳动者被迫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给资本家,资本家给劳动者货币(工资),这样货币就变为资本了。所以,由货币转化为资本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第三篇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家付出购买生产资料的费用和购买劳动力的费用(这两种费用加起来就是生产费用,即成本价格),生产以后,不仅收回了生产费用,而且还有一个余额。这个余额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有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两种。绝对剩余价值,就是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来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

第四篇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家把工人劳动的时间拉得愈长,榨取的绝对剩余价值量就愈大。但这样工人要起来斗争。个别工人逃跑还可以对付,工人的集体斗争,破坏机器,就不容易镇压了。因此,经过工人的长期斗争,劳动条件改善了,劳动时间也缩短了。我们知道,工人一天的劳动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一部分是剩余劳动。劳动时间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也就变化了,剩余劳动时间小了而必要劳动时间大了。必要劳动时间是维持劳动者生存的。为了使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就必须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因此,资本家就不断采用最新机器,改良技术,降低单位劳动产品的价值。这样,就可以降低劳动者的生活费用,减少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在这种情况下,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就过渡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由绝对剩余价值生产过渡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就是改良技术,过渡的过程就是改良技术的过程。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开始是简单协作,然后是手工工场,最后是机器大工业。在大工业生产时期,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主要的,而在手工工场生产时期,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主要的。

第五篇是《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前面两篇讲了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但都是把它们分开来独立进行考察的。这一篇则是在前两篇研究的基础上,把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结合起来讲,作为统一的资本主义生产来考察,从质和量的两个方面来讲它们的共同性,相互关系以及剩余价值量的变化规律。这一篇共有三章,头一章着重从质的方面来研究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共同性和相互关系,后面两章着重从量的方面来研究剩余价值量的变化规律和剩余价值率的计算公式。马克思在这一篇里更加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就是剩余价值生产的本质,揭露了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关系。马克思指出:“一切剩余价值,不论它后来在利润、利息、地租等等哪种特殊形式上结晶起来,实质上都是无酬劳动时间的物化。资本自行增殖的秘密归结为资本对别人的一定数量的无酬劳动的支配权。”

第六篇是《工资》。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的问题,与工人的劳动报酬的问题,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劳动报酬和劳动力创造的价值相等,那就没有剩余价值了。资本家说,工人的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劳动的价格,马克思说这是欺骗。所谓劳动的价格,就是讲所有的劳动都付给了报酬。如果工资是劳动价格,那就没有剩余价值,就没有剥削了。事实上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即劳动力价格)。工人把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后,资本家就强迫工人劳动十小时、十二小对,但是他购买劳动力的费用只要八小时就可以弥补,多余的二小时、四小时的劳动,资本家并没有付出代价。工人的这一部分劳动(剩余劳动),就是剩余价值的来源。所以马克思说,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从表面上看,好象工人多劳动就多得,少劳动就少得。但从实际上看,无论工人劳动多少,首先都要替资本家白劳动一部分时间,在这个基础上才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这当然是一个不平等。这个不平等就是阶级的不平等。我们要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就是要废除这个阶级的不平等。

第七篇是《资本的积累过程》。资本家赚钱做什么?就是为了增加投资,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改良技术,加快资本周转,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以便在“你死我活”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竞争的结果,产生两个现象:一个是大鱼吃小鱼,使资本不断集中;另一个是劳动的人口过剩了。由于资本的大量集中,技术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需要的劳动力就减少了,这样就产生了相对人口过剩的现象。

马尔萨斯人口论说:人口是按几何级数一、二,四、八……增长的,而社会生活资料是按算术级数一、二、三、四……增长的,这样当然人口就多了,人口多过于生活资料。他说人有两种性格,一种是吃,一种是性。正如我国的孟子早就说过的,食、色,性也(即食欲和性欲二者是人之天性)。他们都把社会条件丢开不讲,单讲一般的自然现象。马克思是把人口问题放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来处理的。因为这个问题是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之所以是反动的,就是因为它的目的是为了掩盖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

那么是不是不应该提高机械化水平呢?不是的。社会应当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随着社会产品的丰富,相应减少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在社会主义社会就是这样处理的。如果生产力到了很发达的程度,那么劳动者每天只要劳动一、二小时就可以了。可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不可能这样做,因此存在着大量的产业后备军。现在美国一年到头保持着五百万的产业后备军,这是一个很大的负担。那么是不是可以将美国的工人的劳动时间减少一半呢?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资本家要求更多的利润。资本积累的结果,使劳动者更加集中,更加贫困化,从而促进了劳动者的斗争、劳动者的团结,劳动者觉悟的提高。就是说,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逼着无产阶级终将要走革命的道路。《资本论》第一卷就是这样,从资本主义的产生讲到无产阶级的革命。

(二)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资本沦》第一卷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明白了这一点,学习的时候就有了更清楚的轮廓。

第一部分是讲商品和在商品交换中产生货币,货币又如何变成资本,讲资本从哪里来的。

第二部分是讲资本如何产生剩余价值。在这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一章,非常重要,一定要搞清楚。

第三部分是讲剩余价值怎样转化为资本,也就是资本往何处去。

这一卷的第一、二篇是讲商品与货币如何变成资本。第三,四,五、六篇是讲资本如何产生剩余价值。第七篇是讲资本往何处去。

从第一卷的轮廓和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所用的基本方法是辩证法。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看作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这是认识论上的辩证法,这是马克思的一个创造。马克思首先将辩证法应用到社会,应用到资本主义社会。《资本论》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也跟自然界辩证的发展一样,也有普遍的联系,也有自己的运动规律,也有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也有对立统一的发展。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是辩证的发展,这个结论完全符合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如由商品转化为货币,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的积累,等等,所有这些都是符合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情况的。

(三)两个重要的假定

马克思在第一卷中,在提出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时候,他有两个假定:

第一、商品按照它的价值买卖或顺利地实现价值;

第二、所实现的商品价值中的剩余价值,都由一种资本家,即产业资本家所占有(在第一卷中,我们所看到的只有一种资本家,即产业资本家)。

现在讲第一个假定:商品按照它的价值买卖或顺利地实现价值。商品的价值量大小,要看生产它时花费了多少劳动。但是,商品的价值能否实现,到了市场上能不能卖掉,是没有保证的。

商品到了市场上,如果需要得多,它的价格就高一些;需要得少,它的价格就低一些;没人需要,就根本卖不出去,它的价值就不能实现。因此,商品不一定按照它的价值出卖,按照它的价值出卖的事是很少的,它的价格要受到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影响。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就生产了剩余价值,资本家就榨取了剩余价值。商品卖得出击是榨取了剩余价值,卖不出去还是榨取了剩余价值。就资本家全体来看,商品卖价高了,剩余价值没有增多,卖价低了,剩余价值没有减少,卖不出去,并不是没有剩余价值。总之,不能把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商品价值能否实现混在一块,否则,剩余价值就搞不清楚了。所以,马克思在提出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时候,他假定商品都是按照它的价值出卖的,假定商品包含多少剩余价值,就实现多少剩余价值。

现在讲第二个假定;所实现的商品价值中的剩余价值,都由一种资本家,即产业资本家所占有。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里只讲到一种资本家,就是产业资本家。工业资本家和农业资本家,都叫产业资本家。另外,还有商业资本家,银行资本家,高利贷资本家等等,这几种资本家在第二卷,第三卷会讲到。马克思在第一卷里假定,剩余价值由总的一种资本家榨取。这是一个最深刘、最有效的方法。我们首先肯定,资本家是榨取了工人的剩余价值,但由产业资本家作代表来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榨取以后怎样分赃是后面的事情。资本家之间要互相竞争、互相排挤那是第二步的事情。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是整个资本家阶级榨取了工人的剩余价值。

(四)这一卷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关键论点

1.小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区别。

《资本论》的任务首先是揭露剩余价值的本质。资产阶级经济学者用种种的论点,从各方面来混淆小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概念,掩盖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马克思则把这两者区别开来。马克思说,小商品生产是为买而卖。出卖自己的生产品是为了换回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目的是为了自己消费,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榨取利润。这是小商品生产的特点。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的特点是为卖而买。资本家的生产目的不是为了自己消费,而是为了榨取利润。小商品生产是简单的商品生产,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是复杂的商品生产。我们要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者混淆这两种商品生产的论点,揭露他们掩盖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的本质。

2.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发现剩余价值的秘密。

剩余价值的秘密在什么地方呢?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付出了资本,这是很明显的,可以看得出的。但是,生产资料经过劳动者生产之后,价值增大了,原来资本家垫付的资本是一百元,商品卖出去后却得到二百元,这个增加的一百元,这个增加的价值,就是资本家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劳动者只要劳动四个小时就可以偿还,但是资本家强制劳动者劳动八小时,这多余的四个小时就是剩余价值的来源。这是可以计算出来的。但是,过去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一直搞不清楚,主要原因是他们把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混在一起。马克思说,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是在流通过程中产生的,但是又不能离开流通过程。离开了流通,就不知道究竟育多少剩余价值。没有流通就不会有生产。

3.从整个社会来看,个别资本家在流通中的贱买贵卖,在分配上的此盈彼亏,不能改变剩余价值的本质。

马克思在第一卷还不讲分配,而是假定只有一种资本家榨取了工人的剩余价值。这样做是为了发现剩余价值的实质。但是资产阶级经济学者,恰恰相反,他们总是把生产与分配混在一起。

他们对于资本为什么会增殖价值,对于投下一定额资本价值为什么会收回更多的价值,或者由贱买贵卖来解释,或者由此盈彼亏来解释。其实,从个别资本家来看,情况好象是这样的,但从整个社会来看,就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了。因为,从整个社会来看,在流通过程中,这个资本家赚了钱,那个资本家就亏了钱,社会的总价值、总收入在流通过程中并没有变化。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先只讲产业资本家,不讲商业资本家等等;先只讲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不讲流通和分配,假定流通和分配不存在。这样,剩余价值的来源就揭露出来了,资产阶级经济学者用流通、分配来掩盖剩余价值来源的观点就不能成立了。这是马克思的很重要的抽象分析法。

4.工资这种分配形态被放在直接生产过程处理。

这点更重要。工资,本来是个分配问题。资本家所得,工人所得,就是分配形态。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体系一般是生产、分配,交换。它认为资本、土地和劳动是生产的三要素,所以在分配上就有三种收入,就是资本家得利润、地主得地租,工人得工资。马克思说工资这种分配形态是资本家没有给足工人的劳动代价,所以工资这种分配形态应该放在直接生产过程处理。这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上的一个重大革命,把资产阶级经济学者的形而上学的那一套完全推翻了。资产阶级经济学者把工人、地主、资本家同等看待,把工资、地租、利润同等看待,把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同等看待,这是完全讲不通的。工人出卖劳动力得工资,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不劳动而得到利润,地主占有土地而坐享地租,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东两,不能同等看待。马克思把工资和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利润、地租等完全区别开来,以后在第三卷讲分配是整个资产阶级瓜分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这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大革命。

5.资本原始积累的描述,完全拆穿了资本家是“勤俭起家”的谎言。

资产阶级经济学者说,他们承认现在的资本主义生产是剥削,但是又说资本家在开始时是劳动者,是“勤俭起家”的。有没有劳动者变成资本家的呢?我们说也有的,尽管人数不多。但是,问题不在于原来是不是劳动者,而在于是不是用人家的劳动力来为自己生产。在旧社会有一句话,叫“人无横财不富”。资本家从开始时就是剥削的。光靠自己的劳动怎么能够发财致富呢?马克思以英国为例,说明资本家是怎样富起来的,如靠国家的帮助、国家的津贴,靠海盗式地对殖民地的掠夺等等。我国上海许多资本家的发家史也说明,他们剥削起家的手段是非常肮脏的。所以,资本家是“勤俭起家”的论点是站不住脚的。

(五)整个第一卷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完全揭示出来

《资本论》第一卷,把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把它的产生、成长到死亡的辩证发展逻辑,完全揭露出来。在这里,第二卷、第三卷更显得是第一卷的补充与完成。

第一卷把资本主义社会怎样产生,怎样发展以及它的内在矛盾。

怎样否定自己的过程完全揭露无遗。这一卷讲的这个过程,就是科学的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社会的辩证发展过程,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如何灭亡,社会主义制度如何产生的过程。社会主义就是从资本主义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资本一步一步地集中,一方面促进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另一方面,在把全社会的劳动者都变成无产阶级的同时,又不让他们劳动,没有所得。这就在无形中创造了最终否定自己的条件。否定资本主义的过程,就是产生社会主义的过程。《资本论》的结论就是社会主义,不过不是社会主义建设,而是社会主义的产生。就是剥夺者被剥夺。

第一卷把资本主义社会的辩证发展关系表达出来了,但是还不完全,还没有讲到流通和分配,这留在后面两卷讲。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关注网站的老师和朋友,激流网现推出会员制度:详见激流网会员办理方案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王亚南:《资本沦》第一卷的要点-激流网(作者:王亚南。本文为激流网整理录入,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责任编辑:邱铭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