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点纯理论,不结合任何现实,谢绝任何恶意联系。

历史上,许多豪强地主聚敛大笔财富,然后在饥馑年间,使用一点儿搜刮来的粮食,聚敛饥民,然后用这群乌合之众,割据一方,称王称霸。这样的人很多,比如董卓。

处理这样的事情,正常情况下,是首恶必办,胁从不问。擒贼擒王,严厉打击称王称霸的豪强,对小喽啰则放给一条生路。不仅如此,往往还允许小喽啰反戈一击,立功请赏。

这样做有几方面好处。

首先,严惩了首恶,对方的组织结构马上土崩瓦解,失去反抗能力。

与之类似的,是闪击战、斩首战直接端了对方的司令部,对方的抵抗马上进入无组织状态。剩下的事情,就是敞开战俘营,外加收割负隅顽抗、不肯投降的死硬分子的生命。

其次,消灭了对方的“大脑”,对方内部需要经过激烈的博弈,才能产生新的领袖人物,短时间内很难卷土重来。可以维持相对较长时间的稳定,对改变经济基础创造条件。

再次,对胁从的小喽啰来说,放开生路,准许反戈一击,他们就多了选择,可以放弃抵抗,甚至可以改变命运。只要不是信奉某些极端思想的死硬分子,他们如何选择,不言自明。只要他们放弃抵抗,对方的领袖马上变成众叛亲离的光棍司令。

又次,消灭了对方的领袖,可以把对方领袖掌握的资源分配给主动放弃抵抗的小喽啰。胁从的小喽啰获得生路和经济来源,生活趋于稳定,社会矛盾弱化,人心思定,后来人想动员他们,再次闹事不容易。

铲除了豪强,把豪强的财产分给民间,贫富差距下降。一个平等的社会是很难动乱的——大多数人都能实现饱暖,极少数人很难获得超额的资源。短期内很难出现掌握大量财力的新一代豪强,也很难出现可以被新一代豪强征集的新一代喽啰。这是用敌人的资源消灭敌人。

最后,这样的做法,避免大量流血,最大限度减少对民间的伤害。对首恶的严惩,与对胁从的宽宏,也体现了公平原则。

安生:读史杂感之擒贼擒王-激流网

反之,如果反其道而行之,胁从必办,首恶不问,严厉打击小喽啰,和首恶眉来眼去,勾勾搭搭,希望通过敲打的方式,让地方豪强就范,那么地方豪强往往是镇压不下去的。这就如同打击教父,不直接打击教父而是打击喽啰,很难取得决定性成果。教父拥有大量的资源,很容易雇佣律师、威胁证人、安抚喽啰。何况,即使打掉教父的几个喽啰,并不影响教父继续称王称霸,甚至报复警官、检察官和法官。

道理不难理解,但是,历史上绝大多数情况下,往往不采取“擒贼擒王,首恶必办,胁从不问,散对方钱财以安天下”的操作方案。历史上,统治阶级经常采用的手段往往是反其道而行之——打击胁从,招安首恶。

说到底,历史上绝大多数统治阶级和与他们竞争的豪强一样,都是占据金字塔尖的剥削者。豪强是不听话的诸侯。在维护社会金字塔的方面,周天子和诸侯有共同利益。彼此之间,往往有斩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彼此甚至往往沾亲带故。

事实上,如果不是统治阶级出身,那么在对抗中央政权的初期,谋反的豪强,是很难拥有足够的资源,动员民间的贫民的。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因为穷秀才虽然满腹经纶,但是没有资源——明确地说,没有钱。

相比之下,历史上,像秦末那样,利用法家思想和高效的国家机器,把秦二世和赵高小圈子以外的所有人都逼上绝路,拿不出钱粮也很容易就动员民间平民的时代,不多见的。

在这种情况下下,希望统治者对谋逆者痛下杀手,推平金字塔,安抚民间,彻底消除动乱的根源,显然是不现实的。

所以,统治者的选择,必然是教育个别不听话的试图谋逆的统治阶级兄弟之后,继续维护金字塔。一般来说,只要对方没有彻底举旗造反,和自己兵戎相见,相比对待来自民间的领袖,统治者对这个统治阶级的阶级兄弟,往往网开一面。有些时候,即使处死对方,也保留对方的庶出的后裔。

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双方往往沾亲带故,很难彻底斩草除根。二是既然不打算改变社会的金字塔结构,那么消灭对方以后,还需要一股势力占据山头,继续在被消灭的领域或地区,实行金字塔统治。铲除一方豪强,让其他豪强做大,破坏平衡,未必是好事。三是对方的领袖被消灭以后,如果不搞均贫富,那么次一级的对方的势力仍然存在。那么还需要统治者,被教训服了诸侯或者其庶出后裔,代表当地中下层统治阶级的利益,是可以接受的盟主,往往是潜在的可以接受的统治者。相比之下,外来统治者,则未必能顺利接手。

中央政权出于阶级局限性,对地方豪强往往采取杀鸡骇猴的方式,通过打击小喽啰,敲打地方豪强,督促对方规矩一点。地方豪强对中央政权的底细心知肚明,表面上给中央一个面子,私下继续我行我素。

地方豪强和中央政权不断博弈,随着中央政权的衰落,最终往往是地方豪强做大,养虎为患。

物不患少患不均,平息叛乱一点不难,难的是,既想维护金字塔式的结构,坐视甚至推动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又不想出现动摇自身统治的竞争者,希望豪强们(诸侯)服服帖帖,山呼万岁,俯首称臣。

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豪强拥有超量的财富,即使他们不插手政治,不对抗中央政权,随着贫富差距不断分化,大批人口无所事事,穷则思变,当地也是不安定的土壤。

如果有来自境外的资源,那么当地豪强即使不公开对抗中央政权,当地也是很容易发生各种祸端的。

在盛唐时代,普通民众很难动员起来,试图靠放火在长安制造事变,实现政治目的,没有多大的前途。《长安十二时辰》之中,不良人张小敬成功或失败,都不会对历史的进程造成重大影响。对长安政权来说,真正可怕的不是混入长安的狼卫,而是掌握了太多的资源的安禄山。

安生:读史杂感之擒贼擒王-激流网

许多时候,中央政权往往希望当地豪强站在中央政权这一边。但是,现实之中,当地的豪强,有自己的利益,他们的利益和中央政权的利益往往并不吻合,所以他们即使不公开分庭抗礼的话,也往往首鼠两端。

事实上,如果当地的豪强坚决拥护中央政权的话,那么外来势力是根本无法在当地动员群众,制造祸乱的。不过,历史上,地方豪强尤其是边境地区的豪强,为了获得外援对抗中央,或者为了提高自身的身价,或者为了留一条退路,往往和外来势力眉来眼去。

一个地区贫富不断分化,当地豪强首鼠两端,外来势力插手,那么当地自然难以稳定。

周天子分封的时候,对诸侯都要嘱咐一番。嘱咐的内容,无非是效忠中央政权,维护当地稳定。诸侯要效忠周朝,有能力也有义务维护当地的稳定。如果不愿意履行义务,那么周天子就需要执行自己的义务。

对地方豪强也是如此,如果地方豪强首鼠两端,不愿意为维护周朝的利益出头,那么这样的豪强还是铲除的好——铲除他们,用他们的资源平息民怨,消灭贫富差距,不稳定因素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对外来势力也是一样。该打击就要打击,该翻脸就要翻脸。

相比之下,通过打击喽啰的方式教训对方是效率最低的——对方有的是资源,民间有的是饥民,对方不缺炮灰。

不仅如此,以打击炮灰的方式,敲打豪强和外来势力,也很容易造成大规模的流血冲突,让自己背上血债,处处被动。

这样的做法,除了统治阶级内部“做人留一线,日后好见面”以外,没有任何好处。

自古以来,统治阶级受制于自己的阶级局限性,为了维护金字塔,不愿意和自己的阶级兄弟彻底翻脸,更不愿意均贫富,所以往往选择效率最低,对民间伤害最大的方式。

这种情况下,除非经济出现大规模的增长,社会总产品的大饼迅速扩张,在金字塔尖撑得要吐的情况下,社会中下层多少能获得一部分收益,否则社会是难以稳定的。

不幸的是,大多数时代,由于受制于科技水平、自然资源和贫富差距,社会经济往往是停滞的,而财富的汇聚是永不停息的。

最终的结果,也就毋庸赘言了。

读书至此,往往让人掩卷而叹息。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安生:读史杂感之擒贼擒王-激流网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安生:读史杂感之擒贼擒王-激流网(作者:  MRAnderson。来源:公众号  卢瑟经济学之安生杂谈  。责任编辑:还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