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想把人民当狗摇的美国政府-激流网

在新黑色电影中,视觉风格并不是它的主要标识。叙事的结构,结局的下沉、阴暗,作者看待世界的怀疑眼光和悲观态度是其识别标志。

《尾摇狗》就是一部新黑色电影(Neo-Noir)。这个故事的主控意念绝对暗黑,它所传达的核心主题让观众十分恐惧不敢细想。

两大金牌老戏骨,一出黑色喜剧新经典

此刻美国大选已开始鏖战,我兴趣盎然,重读了《尾摇狗》《华盛顿邮报》(The Post)《副总统》(Vice)等众多作品。

《尾摇狗》是其中最为黑色、幽默、精致的一部,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与《七宗罪》《冰血暴》《消失的爱人》《老无所依》等作品一起被列入黑色电影新经典的殿堂。它的创意新奇大胆,故事精密、工巧,充满各种意外和翻转。笔触关系中,有着数不清的那种细微的勾连、伏笔和呼应,反复读来大有文本快感。

这里有明星闪耀光芒。达斯汀·霍夫曼和罗伯特·德尼罗两大老戏骨在这里相得益彰,可以说是一次完美的飚戏。配角也都是榜上有名,白宫办公室负责人由美丽的安妮·海切(Anne Heche)扮演;伍迪·哈里森(Woody Harrelson)出演一个有轻度精神病的美军士兵;甚至出场只有三四分钟的中央情报局探员,导演都找来了老戏骨威廉·H·梅西 (William H. Macy)。导演巴瑞·莱文森( Barry Levinson)也是明星,他导演的《雨人》《阿瓦隆》《豪情四海》都曾闪耀奥斯卡。顺便提一句,他曾在华盛顿大学读过新闻专业。

总想把人民当狗摇的美国政府-激流网两大影帝,一出好戏

总统的克林顿式麻烦

距离大选日还有11天,总统被爆出与女实习生私密接触的丑闻。在中国访问的他指派“危机处理专家”康拉德·布里恩(罗伯特·德尼罗饰)紧急处理堵漏。康拉德先出一招,制造一个B-3轰炸机的传闻来吸引公众。他让媒体散布传言,没有B-3轰炸机这事。为啥B-3轰炸机没研制完美就准备服役?为啥五角大楼的将军这当口要去波音飞机公司?

“你们要否认,否认,再否认”。

原来,康拉德在钓鱼。他有操控大众舆论的2.0版本方程式,这就是越否认,媒体和民众就越觉得其中有鬼。知道你们会怀疑,会认为政府说的是假话,他们就故意假装是要掩盖什么信息,勾引民众和媒体去挖掘。而这被“挖掘”到的信息,恰恰是政府想植入的假消息。这是白宫发言人的请君入瓮之计。嗟乎,美国政府为了欺瞒百姓,也算是机关算尽。

康拉德设计的谎言是一个钩子,是有潜力往前发展的故事。由此引出下一个诡计:“我们需要危机,一场战争”。听到这种惊天大谎言,白宫女总管对他的胆大妄为并未吃惊,只是说:“我们付不起打仗的钱”。

总想把人民当狗摇的美国政府-激流网为了大选,一场战争即将上演

为了让人相信这场战争,康拉德带着女总管拜访好莱坞制片人斯坦利·莫斯(达斯汀·霍夫曼饰)。这位金牌制片人的住宅“比白宫还大”,他嘴里不时提到自己如何多次在制片过程中处变不惊、挽狂澜于既倒。

虽是总统办公室来人,斯坦利并没有立刻买单。他指着电视里的白宫发言人问,你们真的跟这事关系密切?康拉德立刻拿出电话问斯坦利:你想让他说什么。戴着耳麦的白宫发言人立刻就在电视里把斯坦利口述的废话重复了一遍。

大牌制片人信了,这几根尾巴的确能够把媒体和民众当狗来摇动。

总想把人民当狗摇的美国政府-激流网好莱坞的金牌制片人,展示他特有的傲慢

在两个老戏骨细致表演的诠释下,本片显示出余味无穷的幽默。这个桥段让人想起当年的历史故事,赫鲁晓夫按照约定戴上一顶帽子让英国出版商确认自己确实是回忆录作者。

康拉德请斯坦利制作一出虚假的阿尔巴尼亚战争片段来吸引民众注意力,还允诺大选后让斯坦利当美国外派大使。但他只关注自己作为一个制片人的名誉,“我以后要把这个故事讲给人听”。

总想把人民当狗摇的美国政府-激流网挑起阿尔巴尼亚战争的借口就是这么荒唐

制片人的职业荣誉与总统大位

斯坦利召来一帮电影行家,进摄影棚炮制了一个阿尔巴尼亚少女逃离恐怖家园的电视新闻。

这段视频在电视上大获成功。他们正得意时,中央情报局在电视上宣布,战斗取得胜利,阿尔巴尼亚危机结束了!也许他们扯的这个谎太胆大妄为了,连CIA都不敢跟着蹚这浑水。

斯坦利不干了,他绝不能让这么成功的作品夭折。“战争没结束,我说结束才结束。这是我的电影,不是CIA的!”

斯坦利见招拆招,立刻想出后续故事:一个士兵被遗忘在敌方, 我们怎能将他遗忘!斯坦利简直对自己佩服无比,“我怎么就想到的?好像就是凭着我的本能,凭着本能就自动冒出这个创意”。

总想把人民当狗摇的美国政府-激流网拯救大兵Schumann

康拉德立刻从五角大楼借调一名士兵来扮演“被解救”回来的战士。谁知道,计划执行中又变生肘腋。那个倒霉的士兵明显有精神异常,必须不时吃药。出场几分钟后,他就色情狂发作去非礼小店铺主人的女儿,被店主一枪击毙。

康拉德和白宫女主管绝望地瘫坐在路边,他们认输了。可斯坦利不怕,他又吹嘘起自己以前如何在绝望危机中完美救场。他立刻改戏:士兵伤重身亡,遗体被带回故土。

“被解救士兵”的棺木被抬着走下飞机,国旗覆盖,画外音军歌伴奏,灵柩被士兵和马队护送前往阿灵顿国家公墓,送葬队伍朝天鸣枪。他的爱犬跟在后面追随棺木。

总想把人民当狗摇的美国政府-激流网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士兵

斯坦利的系列作品大获成功,民众爱国热情高涨,总统的民调数据飙升,连任指日可待。

他沉浸在成功的安详和宁静中,口中呢喃着“这是我一生最好的作品,太真实了”。这一次,他的作品是真实的美国总统选举。

但影片还没完,故事结束在制片人斯坦利与康拉德之间。结尾的惊人大逆转,足以让观众细思极恐。

看这个邪恶的尾巴都干了些什么?

《尾摇狗》有个邪恶的尾巴,这里的邪恶尾巴有两个意思。

总想把人民当狗摇的美国政府-激流网狗和尾巴,到底谁更聪明

其一是指故事的结局,它没有大团圆,而是绝对下沉黑暗。

骗局太成功了,斯坦利招来参与其事的电影人驾轻就熟,已经在设计衍生产品赚钱,被解救士兵的雕像可以卖钱、连阿尔巴利亚少女手上抱的小猫都想做成产品。

看到几个傻瓜选举研究专家在电视里说这次总统上位的秘诀是某支老套广告宣传片的成功,斯坦利坐不住了,他要给观众热线打电话宣布自己的功绩。原来之前斯坦利只在意荣誉那些不显山露水的玩笑,藏着他内心深处多年的愤懑和不平衡,他对奥斯卡没有制片人奖耿耿于怀。职业的荣誉,才是他的行为动力。

总想把人民当狗摇的美国政府-激流网斯坦利对自己职业荣耀感极不满足

康拉德微笑着,冷漠地劝他不要说,他的微笑警告中藏着阴冷的认真和狠毒。但斯坦利跟许多普通人一样,不知道那些权力无边的政府和位高权重的老大哥会有多坏。

他坚持要打电话昭示天下,是自己的一系列剧情设计才让总统骗过民众获得连任。一个俯拍镜头中,我们看到斯坦利被几个保镖护送进汽车,他的身影显得那样矮小柔弱。

几天后,消息传出,好莱坞著名制片人斯坦利·莫斯因心脏病在家中逝世。

总想把人民当狗摇的美国政府-激流网斯坦利的这点职业荣誉感要了他的老命

邪恶尾巴还有另一个意思,它深刻地描画了一条邪恶的尾巴——那些老大哥、那些邪恶的政府。

很多人都认为本片的主旨是揭示传媒的操控力、影像的欺骗性。这种泛泛而谈的分析方法具有明显的左翼理论色彩,多少是一种马克思到阿尔图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的传播学演绎。如果在某种简单质疑的视点上单向奔驰,时常就会走向某种相对主义的世界观。某种否认世界具有相对客观可知性质的哲学信条,可能引导出的是一切不可知、伦理价值无标准的犬儒主义生活态度。

笔者希望在此强调的是,这部作品的叙事结构所构成的批判矛头首先是指向政府权力,那些有权力用非常手段去控制媒体、垄断信息的老大哥。正如本片结局所显示的,要想欺骗不被揭穿,要想媒体营造的神话永远维持,最终要靠暴力的封堵。

总想把人民当狗摇的美国政府-激流网清楚!明白!

从CNN、《纽约时报》到《尾摇狗》《纸牌屋》《谍影重重》,好莱坞电影人对总统和体制骂得有多惨,他们对总统和政府的警惕性就有多高。这个故事把总统、行政当局、电视媒体、爱国歌曲统统做了反讽与解构;把“保卫我们生活方式”、“解救人道灾难”等话语都变成鸡汤废话。

影片开头字幕写道:“为什么狗摇尾巴?因为狗比尾巴聪明。如果尾巴更加聪明,它就可以摇狗”。(Why does a dog wag its tail? Because a dog is smarter than its tail. If the tail were smarter, the tail would wag the dog.)

看完影片,我们就会知道片名的意思是尾摇狗,而在中国,它一直顶着一个大谬不然的译名:《摇尾狗》。我们看到了老大哥是怎样聪明地利用现代传媒欺骗人民、耍弄人民、用种种爱国情怀、敌对国家之类的神话来愚弄人民。

总想把人民当狗摇的美国政府-激流网现代传媒被用来愚弄人民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手握权力的老大哥那张笑脸。那笑容意味无穷:你们这些傻X百姓,整天念叨什么we people,但我们比你们聪明,你们就随我们晃颠。你们以为政府是尾巴,随你们的意志摇晃,错!是我们在随意操纵你们,欺骗你们,给你们洗脑,把你们骗得一愣一愣永远找不着北。

当然,如果要保证欺骗不会破产,政府还得有绝对武器、至高权力:杀人、封嘴。

许多影迷朋友喜欢告诉我:美国电影也有主旋律,它们总是说美国伟大。我总是讲自己的经验:雨夜闭门读盗版,我看到美国电影的最大主旋律就是骂政府。至于说这一类作品能够常有常新,观众也乐此不疲,这正反衬出美国社会的坚实和人民的强势与自信,则是另一回事了。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总想把人民当狗摇的美国政府-激流网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wind_1917

总想把人民当狗摇的美国政府-激流网(作者:郝建。来源:枪稿。责任编辑:郭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