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辈一般只知道有诺奖委员会,不知道另外还有个诺奖基金会。诺奖委员会负责评选获奖者,诺奖基金会把钱拨过来。两个组织并立,基金会并不领导委员会,以这种二权分立的机制来保障诺奖评选的公平誉。
诺奖的奖金不是诺贝尔老先生的遗产吗?评选委员会的学者们评选完了,签字开支票不就完了吗?为什么还要担心诺奖基金的钱会不会买了评选呢?
现如今的一大问题就是,这多年诺贝尔老先生的遗产早就花完了,诺奖的钱是诺奖基金会众筹募捐来的。诺奖基金会再用众筹来的钱搞理财,买卖些股票债券什么的。理财就会有赔有赚,想想今年上半年日本政府用退休保险金搞理财就亏了500亿美元,在金融大危机中的欧洲,诺奖基金会一定也活得不容易。有报道说:2011年欧洲金融危机时,诺贝尔基金会同年年报显示,其股票投资亏损了1900多万瑞郎。此后奖金金额就降了20%,弄得莫言本想买套大点儿的房子也没能如愿。人穷志短,总要给众筹捐赠的主儿们陪笑脸吧,所以还真担心诺奖基金会会有情不自禁地去公关诺奖委员会的动机和行为。
比如说,诺奖获奖者都是诺贝尔俱乐部会员,高额的年会费达奖金的十分之一,就是说十年之中获奖者是分期付款把奖金都还给诺奖基金会的。当然也不用担心获奖者付不起,都会有赞助者去捐款的。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池田信夫博士曾写道:佐藤栄作首相只因跟美国谈成了归还冲绳并顺便偷了钓鱼岛,竟因此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这是因为二战甲级战犯笹川良一巨額捐款诺奖基金会之故。近年日本科技界也传闻:日本政府动员了不少笔对诺奖基金会的匿名捐款。君不见本次评奖后,诺贝尔基金会委员会主席卡尔哈瑞克哈丁马上就访问日本来了,要钱来了?
儿辈获奖演变成爷辈获奖
虽然免不了金钱之俗,还是应该承认除了诺贝尔和平奖有不少不靠谱的获奖者,经济学奖也给过一些耍小聪明的之外,各项基础科学奖的获奖者确实都在靠谱的水平之上。不过,还记得杨振宁李政道们30、40岁领诺奖的颯爽英姿的一辈人,目睹近年的日本获奖者的电视节目,不由得感叹:诺奖怎么从儿辈获奖父辈爷辈欣慰之,演変成爷辈获奖儿孙辈兴奋之了呢?近年的日本获奖者多为70余岁的爷爷们。日本获奖者不似美欧,30、40、50多岁获奖者众。即日本学者大都是30多年前的研究成果30多年后才被承认。
想想30年前,在科学研究上也确是美欧中心的世界,是美欧人评选美欧人的诺奖时代。即使日本人已拿出了一些成果,也不会被摆上诺奖评选的桌面。而现如今,美欧已不是世界中心了,也差钱了,美欧之外的日本、中国等的科学研究已蓬勃发展,诺奖级的尖端成果也现倍出之态,形成了科技发展的多元多极世界。其一个结果就是诺奖委员会于理于钱也要把积压多年的日本优秀研究成果的存量消化一下了。
此时,捐款就会起到在诺奖级成果倍出之态中有希望优先被选上的作用。又因为诺奖只选活人,70多岁的日本爷爷们就被优先上了。日本爷爷们的研究成果都是30多年前的,那时也正是日本的黄金时代,研究经费充足,相应的产生了一些诺奖级成果。可现在呢?日本经济停滞25年有余,经费相对减少。30年前的老本还能吃几年?还能再拿几个诺奖呢?
作者:赵宏伟
本文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