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承认美国有全世界最好的最高学府,像哈佛、耶鲁、普林斯顿一类的长春藤大学,除此之外,还有好多家知名度很高的州立大学,像密执安州立大学和加州州立大学等等。这些学校是全世界学子都想往的大学,它们有富裕的资源,可以请最好的教授和专家,有最好的实验室和最新的科技器材,它们的学生是由全国甚至是全世界筛选出来的优等生。这里要讨论的不是这些,而是美国的教育与美国“民主”政治有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看。一个层面是,美国的教育制度是一个阶级划分极为清楚的制度。另一个层面是,因为美国的教育将阶级划分得很清楚,所以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巩固和再生产有极大的贡献。这样看来,美国的教育的确是资产阶级民主的重要的一部分。这怎么说呢?

从幼儿园和小学开始,美国的教育制度就几乎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美国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是义务教育,公立学校的财政来源是地方政府,即州政府和城镇政府,而大部份来自城镇政府。因为绝大多数的美国人住在城市和城市附近的郊区,所以这里就讲一点在城市和近郊学校经费的来源和美国教育资源的分配。

城市和郊区学校的经费主要来自地方的财产(住屋)税。除了少数例外,现今美国的城市都比城市附近的郊区要贫穷很多,主要原因是美国的城市多半是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建起来的。那时的城市是工业的中心,也是人口聚集的地方。到了二次大战时,工厂开始移向郊区。再到五十年代后,美国建了无数条从城市通向郊区的公路,从此大批工厂和大多数居民(除了很多被歧视的黑人外)也都移向郊区。留在城市(特别是美国中西部的老工业城)的只剩下一些古老的建筑、被遗弃的工厂和留下来的一些文化旧址(像戏院、博物馆、美术馆等)。市政府的税收也就因为工厂和居民的迁移而逐渐减少。

围绕着城市常有十几个或几十个郊区,有极富有的郊区,中等收入的郊区,也有比较贫穷的郊区,但相比下来他们比城市居民的收入要高些,住的房子也较新。因为每个郊区的税收主要来自房地产税,因此各郊区学校的经费来源就要看该区房地产税的高低。富有郊区的房屋价格往往高出一般郊区好几倍,所以各郊区政府的税收高低相差非常大,因而直接影响各郊区学校能够支配的资源。富有郊区的学校可以用高薪请老师,并且可以多请老师来维持较低的学生与教师的比例。这些学校可以购买最新的科技设备,并且设有各种的音乐、美术和体育等课外活动。但是城市和贫穷的郊区的学校付不起高薪请老师,也请不起足够的老师,所以学生与老师的比例过高,这些学校的校舍(特别是城市的)常常因年久失修而破旧不堪。由学校供给的教科书常常都不够分配,更不必谈什么最新的科技设备。公立学校间的差异就如此的大,更加上真正有钱的人家会送他们的子女去有名的私立小学和中学。这些像贵族学校一般的私立学校,几乎可以保证它们的毕业生会被最好的大学录取。

除了校区之间的资源不均之外,贫穷学校学生的父母们(常常是只有母亲的单亲家庭)多是忙于工作,他们无暇照顾到他们孩子的教育,有时连固定的家长与老师的会谈都不能出席。另外,他们本身教育程度也较低,家里也没什么书籍或其它阅读材料。贫穷区的图书馆购书的经费都不足,而且更因为没钱请人管理而减少开放的时间,有时甚至干脆关掉了事。

因此,在美国的学子们因为他们就读的学校不同就已经受不平等的待遇。贫穷学校的学生能上大学的很少,他们往往高中没读完就辍学了,有些城市的中学辍学率在一半以上。如果上大学,也是上个公立的两年制大学(junior college)去学点谋生的技能。像我住的底特律城,早年是美国汽车制造中心。工人区的中学毕业生,或者还没毕业就进汽车工厂去工作了。近年来汽车公司为了廉价劳工,先把工厂移到美国南部城市,因为南部的城市工会的力量薄弱所以工资低。之后,它们又将汽车生产移到墨西哥,再移到中国。底特律的年轻人失去工资较高的工厂工作,底特律城的税收也更拮据。市政府为了解决失业和税收不足的问题,招来了三个赌场,于是一些二年制的大学就开了训练赌场工作人员的课程,其中包括简单的算术,以便将来它们的学生可以在赌场找到替赌客换筹码的工作。

校区之间不平等的差异是决定各校毕业生前途的最重要原因。另外,一般的中学也会有高才生,这些学校按考试成绩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班次,高班次的学生是准备升大学的,低班次的则是准备毕业后马上就业的。一般升学班的毕业生有不少可以进入该州的州立大学和一般普通的大学,有少数可以进入那些极有名的大学。按大学的好坏和大学声誉的高低,它们的毕业生能找到的工作又分成很多的等次,从工程师、设计师、会计师、律师、中小学教师、一般医疗人员(也包括一些医生)、政府的职员或小主管、企业的小主管等等。下面会谈到这些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近三十年来有很大的改变。没有改变的是一般中学的毕业生能上大学的或是不能上大学的,除了少数例外,总的说来都是做事的,白领、蓝领、或服务业,最多可以作个小主管,能够升到大公司作总裁是极少数的例外。

从那些声誉极高的大学出来的毕业生则是进入了另一个不同的世界。他们在学校时就结交了许多有钱有势的朋友,这些朋友的父母(多半只是父亲)常常都是大公司的总裁,或在政府中担任重要的职位,这些朋友对他们日后事业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其实,在被这些极有名的大学录取时,家庭的背景已经很重要了。美国的总统布什实在不是什么可教之才,他假若是一般的出身绝不可能会被耶鲁大学录取,但是老布什是耶鲁大学的校友。布什家庭有钱有势是他能进这所大学的最重要原因。总的来说,这些学校出来的毕业生是管人的,他们很明确的是资产阶级的接班人。

在这个阶级划分非常清楚的美国教育体制内,还是有可以超越阶级的夹缝,这就是美国资产阶级民主与君主专政不同的地方。美国资产阶级设立了上面所提到的高级学府,是为了训练他们的接班人,和为了维持和宣扬扩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但是资产阶级也非常希望能从其它阶级和阶层中挑选有才干和有能力的人来加入他们,因此在这些极有名的大学中设立了不少奖学金,以便从全国甚至全世界来争取最有才华的学生。

美国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灌输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鼓励学生彼此竞争,培养个人主义,让年轻人相信,一个人能成功都是靠他个人努力得来的。从各种书本的测验中,就让年纪还很小的孩子相信人的智能有高有低,因此世界上就是有优等人和劣等人,这是天经地义不用质疑的事。中小学的教育也奠定了年轻人的私有财产的观念,把什么是你的什么是我的分得极清楚。从小学到中学的教科书,都把美国说成是世界上最自由、最民主、最讲人权和最爱和平的国家。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的十三年中,正是人的意识形态和世界观形成的宝贵的岁月。也就是在这宝贵的十三年中,美国的教育完成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再生产的重要任务。受了这样教育的熏陶,许多美国人都相信即使美国出兵侵略别的国家,也是为了那个国家的人民可以享有同美国一样的民主和自由。

在二次大战后的前三十年中,是美国经济最繁荣的时期。在这些年里美国的教育对它的经济有很大的贡献。大战结束后,美国政府通过了给予退伍军人各种福利的一项法律(GI Bill)。这项法律带给退伍军人两种重要的福利,一个是低利房屋贷款,另一个就是减免大学学费和其它费用的奖学金。前一种福利增加了美国家庭的购屋率,后一种福利大规模扩大了中学毕业生上大学的比例。各州立大学都扩大招生。在这段日子内许多工人家庭的子女第一次有了上大学的机会,他们毕业后又正当美国各行各业都在往上发展,大学生毕业时常有好几个工作机会等待他们。很多蓝领工人的子女进入白领的专业,有时可以拿很优厚的薪资。这是美国社会向上升的阶段,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有改善。虽然很多高中毕业生还是直接进工厂,但是那时工会的力量强,工人的工资高福利也好。在这段日子里小资产阶级(即一般所称的中产阶级)的家庭在数量上和比例上都增加了。这样的现象使得一些人认为资本主义也不一定会造成两极分化。

但是近二十多年来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美国的工厂大批关门倒闭或大量裁员,因此中学毕业去工厂的这条路几乎已经被堵死了。很多中学毕业生的一般出路只有去所谓服务业工作。他们上大学的机会也少了,因为一方面大学的学费和其它费用上涨得太多,已经超出一般家庭的负荷能力。但是因为要找到好一点的工作,大学的文凭是必要的,许许多多的年轻人还是尽一切力量争取拿到这份文凭。他们常常每周工作四十小时之外,再修十几个学分,这样一来就常要花上七、八年才能读完一个学位。在这些年中他们还需要借债来付学费,毕业工作就得先还债。

总的看来,美国的义务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劳动力的工作能力。一般的中学训练一批学生进大学,出来后任白领的工作,另外的中学毕业生在今天除了少数仍可以找到工厂工作外,只有进入服务业。中学和一般大学的任务都是在延续劳动力的再生产。而只有少数尖端的大学才是训练它们的毕业生从事治理国家大事,或是去当哪家公司的经理,或是到高级学府或有名的研究机构(像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学等)去作研究。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学生运动在各大学的校园中发展了起来,好多大学生组织起来挑战美国的“民主”政治和资产阶级的价值观。他们反对美国社会的不平等、反对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反对白人对少数民族的歧视、也反对中产阶级的消费主义。这样的学生组织在知名度高的各大学特别活跃,这些年轻人好多都是统治阶级内的优秀分子。这一下倒是把资产阶级当政者给吓坏了。但是没过多久,当权者就把学生运动中最有领导能力的人用各种方法吸引了过去。

在大战后的前三十年中,美国的教育对美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和“民主”政治有很大的贡献。在那三十年中美国的教育减低了社会矛盾,因为那时的教育给很多人带来提高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希望。但是近二十多年来能有钱上大学的人越来越少,而中学毕业生能找到比较好和比较稳定工作的人也越来越少,美国的教育已经不再能负担起缓和资本主义两极分化的任务了。

但是美国教育对美国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再生产,也就是它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维持仍是完全必要的。

(激流网摘自金宝瑜老师的《民主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