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近来,笔者偶然在微信群里看到了这样一条知乎:
知乎问题作者称,浙江三十万考生,按2017年情况预估有八万人将选考物理。然而,在9月23日,决定选考科目的最后一天,他却接到电话。电话中称今年物理选考人数极少,基本都是竞赛生选考。要他立刻去学校把物理改为学考。接近傍晚,学校粗略统计出物理选考人数,仅有1.2万人。
之后,浙江省教育厅在9月27日公开辟谣——“高二学生本次报名,绝大部分只选择学考,首次报名选考科目的寥寥无几,最多的选考科目也只有2000人。目前,尚无最终确定的选考科目人数。”
然而数据是假恐慌为真,在物理选考人数骤减的舆论之下,确有不少考生改变了自己的选考科目。
新高考在2017年才刚刚送出第一批毕业生,浙江高考改革却早就“名声远扬”。在2016级之前,浙江高考还是按着传统的方式分文理科考试。然而为了打破物化生、史地政“打包出售”的局面,给考生们更多的科目选择,从2017级开始,正式推行不分文理的“3+7选3”选考制度。
新制度下,除了语数外必考之外,其他7门科目可以自行选择3门选考其余学考。学考相当于过去的会考合格即可,而选考则会计入高考成绩。选考学考同一时间进行,选考考卷是在学考考卷后面加上一部分加试题,进行选考考试的同时也可以获得学考成绩。为了避免各科考试难度不同造成的不公平,选考成绩采用等级赋分制。以一定考生数量比例划分卷面分的档次,按档次给分。也就是说,选考成绩与绝对考试能力无关,只和考生相对排名相关。如果原先八万人选考物理最好的800人都能拿到满分,那么只有一万两千名考生时,最好的800人中只有120人能拿到满分。自己的水平不变,选考人数越多,就能得到越高的赋分。
二
这样看来,学习物理的人数何以从2016高考理综人数63%直线下降到2017选考人数26%,今年甚至不到10%?其中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物理学科本来较难,造成选考人数少选考考生中竞赛生比例大,进一步导致了一般学生赋分低,选考人数变得更少。这个制度的不公平就在于,目前高校规定学习理工科必须选考物理。当物理学的不太好的人大面积弃考物理时,原本想学理工科的学生在高考中拿到的分数会远差于不选考物理的学生。除了那些成绩最为优秀的物理竞赛生外,原本喜欢理工科的考生们,将不得不在兴趣与成绩间做出选择:是选择一门相对物理不那么擅长却可以拿到更多赋分的科目,放弃数学、物理和大部分工科专业,以求得到更多的高考总分;还是坚持对物理或理工科专业的选择,冒着与心仪大学失之交臂的风险,与竞赛生争夺那寥寥无几的高分档次赋分名额。满分的名额连竞赛生都不够分,卷面上失一分赋分上不知要掉几个档。我想,很多人是不敢为了理想的专业宁愿去非北上广的城市、上差一等的学校的。他们只能放弃理工科。
有些人认为:物理研究需要的人数本来就不多,全民学物理完全没有必要。无论怎么改,最终走上物理研究路途的,终究是考的最好的那几个竞赛生,对那些没有天分的人,应该尽早放弃物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应该改改,现在同样需要其他方面的人才,国家不鼓励学习物理也没有问题。
笔者不了解、也无意于讨论浙江省一年只有三万人投身理工科专业人数是多了还是少了——浙江高考事件本来就不是物理的问题。仔细想想,无论是什么导致了物理选考人数雪崩,新高考制度本身并没有对物理的任何歧视,它对七门选考科目是一视同仁的。当一门科目的选择人数突然减少时,会导致选择人数大面积滑坡。今年发生在物理这一门学科上的“惨剧”,也有同样的潜在机会发生在其他六门科目上。浙江高考制度的问题不仅在于可能引发选课人数大滑坡的恶性循环,更是在于它没有达成给考生更多科目选择的目的,反而降低了选择的机会:以往至少文理生分开竞争,可以在物化生与史地政中选择自己偏爱的一组,而现在,怕是只得执着于博弈选择能拿到最高赋分的一组,甚至不能去学最擅长的三个科目,更别提“选择最有兴趣的”这种奢侈事了。
三
教育学者熊丙奇听闻此事后,连发数文,称解决物理选考人数骤降的问题,一要考生和家长回归理性,以兴趣为本,二要再改高考制度,淡化高考成绩排名的地位,强调高校自主招生。此君所言,乍听有理,实则不然。
“以兴趣为本”说的轻巧,实际上若真是理性选择,谁会在高考中“以兴趣为本”呢?高考是一个功利的考试,考得好了,你就能来到一线城市拥有一流的教育资源建立一流的人脉攒下在社会中打拼的资本,考得不好,你就一无所有。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对许多人来说,是摆脱乡土、摆脱打工命运的唯一途径。君不见毛坦厂、衡水中学,为了提高高考分数向学生施加了多大的压力,所谓爱好兴趣,在高考分数面前有何意义?
兴趣、梦想,人皆有之,但是有多少人能在“去985学经济”和“差劲的一本大学学所爱的专业”中选择后者呢?即使你愿意为理想奋力一搏,也总会遇到来自他人的层层阻力。师长会告诉你,上了好大学就是走上了更高的平台,能得到更多的上升机会,能认识更接近精英阶层的人。亲友会殷切的期盼着,家里出了去985上学的大学生,是光宗耀祖的事,学经济赚大钱,多好啊。
新的高考制度看似是给人以更大的选择空间,其实却是逼迫人选择某几门“好考”的科目,放弃真正喜爱的擅长的科目,放弃所爱的大学专业。制度给了人自由选择的空间,可对高考分数的追求让多种选择只剩下了能考最高分数的最优解。(注:在绝大多数大学经济专业都是且是唯一的不限制科目选择的专业)
既然对某一学科的“死忠粉”来说新高考制度相当差劲,那他们去自主招生不就好了吗?自主招生可是绝对公平,每一学科都有充足机会的呀。然而在表面的公平考核标准之下,自主招生对贫困生可是相当不公平的。自主招生考核的是在某一专业、某一方向上的特殊才能,例如数理化生的竞赛能力,或是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的超长水准。对这些自主招生科目,培养成本一般较高,家境较差的学生根本负担不起。千禧年刚过之时清华北大有自主招生过钢琴和桥牌的特长生,而那时候普通人家玩钢琴和桥牌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再想起曾经被严打的体育特长生自主招生,全靠交钱换名次,何公平之有?显然,自主招生也是依赖不得的。
怎样看待高考制度本身呢?
不过想来,浙江高考的乱象也不能全部甩锅给高考改革。全凭兴趣的自由选择出现过吗?过去只分文理的时候,恐怕考生们也不是全按照兴趣选择的文理或是大学专业吧。新制度中即使是没什么尿点的北京3+3改革,家长们不也是冥思苦想着怎么才能考到三门选择空间最大的学科,哪门科目最容易给A吗?
只要人们依旧希望通过高考实现人生转折在未来获得经济利益,就一定会以全然功利的眼光看待高考。而若谈及教育这块大蛋糕的不平等分割,从小升初的拼爹拼学区房拼奥数班,到中考高考的学校教育资源对成绩的重大影响,哪一次又是对各个阶层完全平等的呢?
在当今这个社会,人们继承父辈遗产的同时也会继承父辈的阶级。有钱人的孩子一开始就能够掌握资本,可以先赚一个亿完成一个小目标;穷人的孩子兴许不能继承财产还得继承债务,住在狭小的出租屋里给别人打工,买下一套房子就已经是难以企及的大目标了。若想打破阶层固化实现阶级上升,唯一的途径就是教育:考上一个好大学就意味着享受更好的资源,在未来拥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有更好的前途和钱途。
当高考与阶级上升联系起来时,想让人不功利的看待时不可能的,无论高考制度怎么改,应试教育不可能消失,自由选择不可能存在。而另一方面,继承自父辈的贫富差距又将带来不可弥合的教育资源差异,如果说在刷题可以练出来的标准化考试中这一差异体现的还没那么明显,在近年重要性越来越大的小升初奥赛或是大学的自主招生则是体现的非常明显。
我们这就触及到教育面临的双重困境了:一来,教育是实现阶级上升的唯一途径;二来,这条路径正在慢慢地向我们关闭。
用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一句比喻来说吧:如果社会是一个按温度和含盐度分成许多水层的海洋,教育就像一根连通管,将海底水层和海面水层连接起来,使各个水层之间不至于完全隔绝。而现在,这条连通管正在变的越来越细。
所以说,浙江高考改革是扬汤止沸的,无益于高考问题的真正解决。
怎么办呢?也许只有改变把所有阶层上升的希望寄托在教育上的情况,只有打破现在阶层之间的厚障壁,才行吧。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关注网站的老师和朋友,激流网现推出会员制度:详见激流网会员办理方案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作者:双双。来源:鹅城评论。责任编辑:邱铭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