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如果不了解社会变革运动规律和历史发展轨迹的话,是很难甚至不可能来讨论和阐述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未来的。尤其是在这个帝国主义仍旧主导的,社会主义利用持续不断的经济和金融危机以及暴露帝国主义寄生、暴力、腐朽和濒死性质的侵略战争来复兴的时代。
无论如何,美帝国主义的走狗借口二十世纪末苏联、中国、东欧和东德的资本主义复辟,傲慢地宣称资本主义和自由民主是人类历史的终结、社会主义事业已经灭亡,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在吹嘘自己是冷战的赢家和单级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之后,美国由于遭受危机重创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和新保守主义侵略战争的侵蚀加速了自己的战略衰退。在上世纪初的几十年,多极世界出现,帝国主义内部矛盾愈演愈烈,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渐加剧。
在1993年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毛泽东思想国际研讨会上,菲律宾共产党宣布我们仍处在现代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即使前者的统治似乎没有严峻的挑战,而后者由于最早从苏联赫鲁晓夫时代开始的现代修正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背叛而进行了战略退却。
20世纪的最后十年以来,我们目睹了美帝国主义及其北约盟国从思想、政治、经济和军事侵略战线上向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国家的全面进攻。帝国主义反动派气焰嚣张,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些进攻及其严重后果,都在向我们发出战斗地号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
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机器的应用和大规模商品生产,以及工业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和他们的革命潜力,使得现实飞速发展。通过对现实的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上述三方面的造诣超越了前人。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宇宙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只有变化才是永恒的。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独立于人的意识,是按照从微观粒子到最明显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和构成的矛盾运动规律运行的。
唯物史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研究社会与社会变革历程中的应用。它揭示了几千年来从石器时代原始公社到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顺序,以文字、阶级、冶金技术的特征来划分。生产力(生产者和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孕育着新的、更高的社会形式。
一般来说,当进化先于革命,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是在革命时期,新的生产关系会加速生产力发展并变革生产方式和相应的上层建筑。社会变革往往是曲折前进而不是直线发展的,由于内外影响有时也会出现倒退和复辟。
在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中,工人得到的工资只是他们创造的新的物质价值的一小部分,剩余的部分被称为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分别作为利润、利息、租金被资本家、银行和地主瓜分。为了使利润最大化并在资本主义内部竞争中生存或胜出,资本家力求将工人的工资压到最低并用机器来取代工人。
实际上,这限制和缩小了市场,因为减少了工人的就业、收入或购买力。因此,生产过剩的危机是相对于市场而言的。当资本家试图克服经济困难时,他们向银行贷款以渡过难关。由于持续的停滞或需求低迷而带来破产和减产,最终引发金融危机。
资本家为了打败竞争对手不断扩大生产和压低工资导致经济和金融危机。因此,竞争导致资本集中,最终导致垄断。在19世纪中叶,英国垄断资本通过所谓的自由贸易在广大的殖民地中攫取大量利益。在1825年之后,垄断出现在几个工业资本主义国家的当中。
在社会科学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用无产阶级专政取代资产阶级专政,发展了由法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在法国革命中提出的阶级斗争学说。无产阶级阶级专政或工人阶级国家是整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关键。相反,空想社会主义只是一厢情愿的希望依靠统治阶级中少数善良的人建立社会主义的世外桃源。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号召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他们还呼吁赢得争取民主的斗争。工人阶级保证胜利不仅靠加强自己的力量,而且要在打倒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争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在1847年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在国际工人协会或1864年第一国际的形成和工作中起主导作用来尽力参加工人运动。
马克思从正反两方面对1871巴黎公社的研究,是推动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源泉。他赞扬巴黎工人阶级夺取国家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采取革命的政策和行动。但他也批评没有对凡尔赛进行进攻,没能粉碎官僚统治和资产阶级国家军事机器。公社社员过早的呼吁选举。他们无意中允许资产阶级在巴黎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甚至计划对公社社员的大屠杀。但无论如何,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历史经验的开端。
二、列宁在现代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伟大的列宁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及其革命本质。他坚持、捍卫并进一步发展了他从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继承的东西。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独一无二的贡献。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最后十年成为欧洲工人阶级运动的主流,这使他深受鼓舞。在推翻沙皇和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斗争中,在批判俄罗斯革命队伍和第二国际中的现代修正主义、改良主义的论战中,列宁把自己的理论武器打造的格外锐利。
在哲学上,列宁反对形形色色的小资产阶级的主观唯心主义,他们或鼓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第三条道路,或坚持自然与超自然的二元论,披着经验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外衣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并且拒绝辩证唯物主义。他坚持科学唯物主义立场,指出对立统一律是唯物辩证法矛盾三定律(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与质量互变定律)中最基础的规律。
他阐述的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表明,社会主义能产生于帝国主义列强中最薄弱的一环,如俄罗斯的工业资产阶级发展还处在中世纪封建主义和剥削压迫其他民族的军事封建帝国的汪洋大海之中。资本主义在工业上越发展,就越是为社会主义提供了经济和社会条件,同时资产阶级反对和压迫工人阶级运动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也更强大了。无产阶级有可能面临国家恐怖主义,为赢得民主之战就必须推翻资产阶级国家。在俄罗斯这样一个不太先进的国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段就更加明确了。
在政治经济学中,列宁研究了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再现代帝国主义的发展历程,并将后者界定为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和最后阶段。它是腐朽和垂死的资本主义,因为它容易发生危机和战争。他描述了帝国主义的五个特征:垄断资本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产业资本与银行资本合并为金融资本,剩余资本输出比剩余商品输出更为重要,垄断资本集团加速国际合作来瓜分世界,最强大的几个帝国主义列强完成了对世界领土的瓜分。
帝国主义势力的平衡大幅变化加剧了重新划分世界的斗争,加速了世界战争的爆发。他指出帝国主义战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号召无产阶级和人民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革命战争。他反对第二国际的欧洲社会民主党支持战争的努力和各自国家的战争预算,称他们为社会沙文主义者。
他于1917年10月25日(公历的11月7日)在圣彼得堡成功地领导了布尔什维克党和工人苏维埃,以及农民和士兵推翻克伦斯基临时政府的战斗。 因此,他在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赤旗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六分之一。他宣布所有权力归苏维埃和结束帝国主义战争。他通过追求和平、国有化土地和振兴经济,立即巩固了苏联的力量。
红军赢得对白军的内战和外国军事干涉后,为了从物质奇缺的艰难的战争条件下尽快重振经济,1922年他颁布了新经济政策(NEP),把采用配给制的“战时共产主义”变为照顾中小生产者和贸易者的国家资本主义。布尔什维克早在1921年全俄共产党第10次代表大会上,领导政府通过了新经济政策。
列宁指示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USSR)作为国家存在的新框架。苏维埃代表大会于1922批准了共和国联盟宣言。1924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接过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和苏联的重任,推进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他在1928年结束了新经济政策,着手实施了一系列的五年计划来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机械化建设。他击败了来自“左”和右的机会主义者,“左”的机会主义认为不可能在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右的机会主义要求延长新经济政策。
在斯大林和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下,苏联于1936年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通过苏联宪法,斯大林宣布除了和帝国主义的斗争,国内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已经结束。这种提法是错误的,因为阶级斗争和阶级斗争仍然存在且需要正确处理。与苏联相反,工业资本主义国家深陷经济大萧条,社会动荡之中,法西斯主义兴起和帝国主义战争风险不断上升。
斯大林始终忠于列宁和列宁主义,坚持马列主义。在建设社会主义方面他的优点胜过他的缺点。同1956年赫鲁晓夫全盘否定他相反,毛泽东同志认为斯大林的功过三七开,功劳是主要的。在哲学上,他有时过于专注于相互冲突的力量之间的事实上是外部关系的内部关系。在政治经济学上,他规定了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是完全对应的。在科学社会主义方面,他过早地宣布了苏联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结束。
在夸大苏联成为了无阶级社会的过程中,他不知不觉地忽视了加强无产阶级的革命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关系的需要。他倾向于用铁腕手段对付他的批评者和对手,因为他们很容易被当成人民的敌人。但是,当第二次世界大战逼近并爆发时,苏联作为纳粹德国的主要目标,为了扩大和加强反对法西斯入侵的卫国战争,他在政治上放松了,退还了东正教的财产。
总的来说,斯大林是一位杰出的共产主义领袖和战士。他善于反帝反法西斯,在苏联坚持、捍卫和发展了社会主义。1928至1940年间成功地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并在1945到1953年将其重建。他发展了工人阶级的教育和文化,激励了苏联人战胜纳粹德国和法西斯,促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支持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建立人民民主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东欧、德国、中国和朝鲜)的斗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领导对抗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三、现代修正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复辟
事实上当人们说三分之一的人类在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生活,世界分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时候,赫鲁晓夫在1956苏共20大发表了他的反斯大林“秘密”报告,列举了61项子虚乌有的罪名,指责他推动个人崇拜并借此无视集体领导,导致对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大清洗。这标志着苏共和东欧大多数执政共产党党内现代修正主义的兴起。
现代修正主义经常以这样的面貌出现:一个共产主义执政党打着创新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号,自称进行所谓的全面改革,从思想、政治、经济、社会路线和实践等方面颠覆社会主义社会和复辟资本主义。相反,经典的修正主义者(社会民主党)在资产阶级议会中表现为资产阶级的尾巴。现代修正主义者处于国家领导核心,阴谋颠覆社会主义和复辟资本主义。它受到国内资产阶级的支持和国际资产阶级的鼓舞。
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和他的成就,诋毁苏共和苏联无产阶级和人民屈从于他的个人威望。他声称无产阶级完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使命,苏共和社会主义国家不再属于无产阶级,而是属于全民,向社会主义过渡应该是和平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将通过与资本主义和平的经济竞争体现,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总路线。
他采用了“改革”的政策和措施,破坏社会主义经济。他分散的经济部门的权力和破坏中央经济计划。他提倡工厂利己主义,制造个体企业,负责他们的成本和利润核算,并给予经理雇用和解雇员工的权力。在农业方面,他损害了国家和集体农场,扩大自留地、自由市场,造成大量富农的复兴;他把机器和拖拉机站所有权下放到自负盈亏的个人所有的集体农场。他还把错误的作物种植在错误的土壤上。
赫鲁晓夫应该为苏联的经济失败负责,之后他被勃列日涅夫取代,后者在1964到1982年担任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以推动经济上的再斯大林化的面貌出现,他恢复了某些部门和企业的需要来保证联盟的财政,来保证按照勃列日涅夫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并获得军事力量平衡的政策需要的武器生产。由赫鲁晓夫进行的有利于官僚资产阶级和私人资产阶级在腐败活动中狼狈为奸的改革政策都被继承下来了,因此勃列日涅夫主义也被称为没有赫鲁晓夫的赫鲁晓夫主义。
在对外关系上,赫鲁晓夫不厌其烦地推销他的和平共处总路线,寻求与美国关系的缓和,力图结束冷战。由于中共与苏共之间意识形态的争论,他险恶地撤回了对中国的援助,前者以马列主义的立场反对后者的现代修正主义。1961年他在古巴部署了导弹,结果在美国的警告下迅速撤出了这些导弹。他避免给越南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提供具体的支持。相比之下,勃列日涅夫采取了激进的政策。苏联在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时,被批评为社会帝国主义(口头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的帝国主义),进攻乌苏里江上的珍宝岛并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
勃列日涅夫之后一系列短时间执政的苏共总书记并未改变修正主义者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政策。戈尔巴乔夫和他的队友,包括叶利钦的盟友和表面上的反对者发现这是从思想、政治和政策上迅速复辟资本主义、毁灭苏联的便利条件。戈尔巴乔夫制造消费品短缺,成立了500000个借壳销售的假合作社来为那些厌恶了在国有商店排长队的消费者服务。同时俄罗斯黑手党(犯罪资产阶级)也在国有资产私有化浪潮前蠢蠢欲动。
任何一个自尊的国家领导人或执政党都不会举行全民公投来决定国家是否继续存在,但是戈尔巴乔夫这么做了。看起来和戈尔巴乔夫不一样的是,叶利钦忽略了由戈尔巴乔夫提议的决定苏联是否继续存在的公投结果,尽管大部分苏联人民投票支持苏联继续存在,叶利钦还是将俄罗斯从苏联独立出来并成立了独联体。因此,苏联在1991年12月25日解体。毛泽东对苏共和列宁与斯大林的苏联了如指掌,从中苏两党关系的长期发展中,从1957和1960年的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上,从50年代留苏学习和训练的学生与工人中,从1959年苏联撤回对华援助中,他对修正主义的危害洞若观火。作为一个原则问题,中共反对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反对现代修正主义。
四、毛主席反对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伟大的毛主席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可以说毛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继马克思列宁主义之后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第三座高峰。在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思想是世界上帝国主义走向全面崩溃、社会主义取得全面胜利时的革命行动指南。
随着毛泽东的去世,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了重创。从更全面的角度反映目前的战略形势,当前我们仍然处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事实上,帝国主义仍在主导世界,社会主义任重道远。毛主义阶段可以拓展至社会主义战胜帝国主义的新胜利、以及世界各国的响应时期。
在哲学上,毛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基本定律。矛盾是无处不在的,但是在不同事物和过程中矛盾的性质不同。世界上存在着团结和斗争,是斗争推动事物前进和改变,在一对简单的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带来了暂时的统一和平衡。但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一系列矛盾中,首先要解决主要矛盾因为它的解决决定性其它矛盾的解决。
毛认为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包括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他描述了一系列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推进、螺旋上升。毛精辟分析了对立统一规律,指出在革命斗争中应当坚持自力更生。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基础,外因通过内因产生作用。在适宜的温度下,鸡蛋可以变成鸡,但温度无论如何不能把石头变成鸡。
在政治经济学中,毛综合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列宁对垄断资本主义的批判。他批评了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从中吸取了教训。他指出农业是经济的基础,重工业、基础工业是主导,轻工业是两者之间的桥梁。生产关系的革命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的革命化会改善生产模式。
作为农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桥梁,轻工业满足人们短期的生产和消费需求。这对于农民来说意义重大,可以作为过度积累和在重工业过度投资给他们带来沉重负担的补充。工厂的领导由党代表、工人和技术人员组成。他们轮流在一线工作来保持无产阶级的地位,了解工人的工作条件和需要,维持他们与工人的密切联系。
在社会科学方面,毛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和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他进一步发展了列宁关于把党建设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学说。他阐述了持久的人民战争的战略和战术,革命力量先在农村积聚力量,直至他们可以夺取城市政权。夺取政权之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完成,无产阶级的革命党成为了人民民主共和国的领导核心。无产阶级革命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组成部分。
为了完成土地改革和其他民主革命任务、开展农业合作化经济,即使作为过渡措施中国也必须开始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也必须由国家控制经济命脉,从战略产业、原材料来源和交通运输等方面入手。整个经济的基本社会主义化后,在苏联修正主义的影响下,右倾机会主义者要求延长过渡时期。
通过发动1959-1961年的大跃进来建设公社和社会主义工业,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占了上风。这对于粉碎帝国主义的封锁,消除苏联撤回援助和自然灾害带来的不良影响是很及时的。到1962年中国获得了农业上的丰收,重工业和轻工业战线建设初见成效。在大跃进期间和大跃进之后毛主席发起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来反击对他的革命路线的进攻。但是党和国家领 导集团中的走资派阴谋破坏这次运动,试图削弱它的影响。
最终,毛在1966年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来反对修正主义,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斗争将持续很长时间,需要一系列的文化革命来巩固斗争成果。尽管受到了以刘邓为首的修正主义者的持续不断地阴谋破坏,但是在毛的领导下,文化大革命从1966到1976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但是在毛主席去世之后,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果实不断被破坏。
文化大革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成就,但是重新上台的走资派对此完全否定。但从GDP来看,1966-76平均每年10%的速度增长着,但是由于1976年之后走资派的伪造,这个速度被明显降低了。中国的资本主义复辟证明了毛主席的英明预测,他揭露了现代修正主义问题并提出通过文化大革命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文革的失败并不意味着它的原则和方法的无效或彻底失败,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发展和宣传文革来反击那些“除了资本主义别无选择”的嘲讽。文革的伟大意义在于他提出并回答了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延续、资本主义复辟是否可以避免的问题。我们可以从文革的胜利和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主要的攻击来自修正主义者,但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也犯了某些错误。正如研究1871年巴黎公社的成功和失败,我们可以提出并回答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任务,研究文革同样如此。
在文革中,中苏两党之间意识形态的争论愈演愈烈。为了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反对苏联现代修正主义,新的共产党成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中央委员会向北京派出了常驻代表团和临时代表团。但到了1974年,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外交关系开始向右转。根据三个世界的划分: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是第一世界,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第二世界,最落后的亚非拉国家是第三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家继续把第三世界许多国家看作是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国际统一战线反对美苏霸权的中流砥柱。
但中国现代修正主义强调与美国和解,为与美国结盟以及融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奠定基础。
五、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未来
在前面分析了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事业过去及现在的情况之后,我们现在可以预测一下它们可能的走向和未来。帝国主义,或者说垄断资本主义,不过是一个充满了贪婪和恐惧的腐朽制度,它只对少数统治者有利,而这建立在剥削和压迫用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无产阶级的基础之上。这样一个制度是不会长久的,社会主义是唯一出路。由于日益恶化的危机和帝国主义的破坏性,客观的条件对于反帝、民主、社会主义运动的主观力量来说反而变得有利了。
随着资本主义在修正主义国家的复辟和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似乎成了冷战时期两极世界的赢家,并长期作为资本主义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从那时起,有些人甚至觉得帝国主义是永恒的,而历史也无法超越资本主义和‘自由民主’。然而,美帝国主义者并没有实现自己借助修正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复辟而带来经济收益和所谓和平红利的诺言,而是发动了意识形态、政治和经济的全面侵略来实现对外扩张,这实际上反而导致了自身的重创,以及激发了民众抵制剥削升级、国家恐怖主义和侵略战争。
早在1979年,美国起初是采用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来应对滞胀问题。80年代里根致力于通过生产高科技军工产品和外包消费品产业来实行此政策。美国消费品制造业的失业率逐渐增长、从债权国变成债务国,主要负债于日本、中国等东亚经济体。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们认为把血汗工厂外包给中国就能把它固定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里。而军工集团的尖端产品和战备物资的生产、经济的金融化使美国能够保持住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
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在中东(伊拉克)、中亚(阿富汗)、东欧(南斯拉夫)的侵略行为日益增长。这种行为从老布什政府持续到90年代的克林顿。后者估计美国可以通过信息科技的领先、经济金融化和促进军工生产来保持其经济和军事超级大国的地位。21世纪初高科技泡沫的破灭,同时也标志着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单极世界走到了尽头。布什放宽信贷及其他做法恶化了美国和全球的经济以及财政危机,最终导致了2006—2008年的次贷危机。
布什借“9•11”事件之机,发动了无限期的全球反恐战争,采用新保守主义的侵略政策并采用了高科技武器,进一步加强军工生产,在操作上把这种行为吹捧为军事凯恩斯主义来驱动经济。当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力的核武器、化学武器为虚假托词,发动了针对伊拉克的侵略战争的时候,中国和俄罗斯就好像支持或者至少是容忍了这种侵略行为。但它们不可能忽视美国的扩张主义对它们的威胁,并且注意到美国由于极高的侵略成本而受到的重创和剧增的公共债务。因此,他们更加坚定加强金砖国家经济集团,以摆脱对美国及其控制的多边机构依赖来经济发展;同时形成以集体安全为目标的上海合作组织。
多极世界已经取代了以美国为主的单极世界。这是中俄两国加入资本主义体系的结果,改变了世界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力量平衡,并结束了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所有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大国现在都受到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的困扰,加剧着经济竞争和政治竞争。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正在加剧。帝国主义大国正在重塑这个世界。在这一过程中,它们加深了危机,逐渐被卷入战争漩涡中。今天战争正在大约50个国家上演。它们自1968年以来一直增长,这是由帝国主义和其国内反动派造成的。
面对日益恶化的垄断资本主义危机和战争的扩大,我们可以自信地说帝国主义注定要失败,而我们正处于世界社会主义革命高潮的前夜。我们正从一个帝国主义主导的世界转变为重建社会主义的世界,并且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繁荣稳定。反帝、民主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客观条件非常有利。但是革命的主观力量必须利用好这些条件,向压迫剥削阶级发动反帝运动和阶级斗争。
由于社会主义运动策略上的暂时退却,帝国主义集团用尽一切手段剥削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以获取超额利润。他们在民用和军用产品、通信、交通上投入了前所未有的高科技。而它的结果则是生产手段和生产者之间、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之间的剧烈冲突。这是日渐积累而产生的经济危机和对外侵略爆发的根本原因。在垄断资本家们从上述科技中获益之后,就该轮到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来使用它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了。高科技生产的高度社会化,更适合社会主义,而非垄断资本主义。
社会的混乱产生自生产过剩危机、帝国主义势力搅恐怖主义浑水和发动侵略战争的天然倾向,同时也把人们卷入到反帝和民主斗争中来,并把社会主义作为代替资本主义的唯一选项。现在要是还有人说,历史不能超越资本主义和“自由民主”,那一定会被当作傻子。人们的目标乃是摆脱资本主义制度。
学习、实践马恩列斯毛的革命原理及成就已形成广泛的共鸣。帝国主义的宣传诋毁这些革命的思想家和领导者,尤其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有极大贡献的毛泽东和斯大林,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马列毛主义的整个理论与实践,以及通过“文化大革命”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与实践,为帝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未来给出了答案,甚至日益恶化的战争危机也使得人们强烈反对帝国主义者及其反动派,并采取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
为反对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进行革命性群众斗争所需的主观力量,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工农群众组织、以及城镇小资产阶级,人民的自卫组织、人民军队的武装、和政权机关。如果使这些力量得以产生和发展,那必须有一个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核心,而这个核心必须坚持‘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的原则、坚持没有坚定的无产阶级政党(致力于推翻资产阶级官僚和军队)领导下组织起来的人民和人民军队就不会有成功的革命的原则。
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必须坚持马列毛主义的思想路线。只有这样才掌握了推翻资本主义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原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以及打击现代修正主义、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革命理论与实践。这样一个党必须有基于牢固事实和人民群众呼声的正确政治原则。为了能够在政治斗争中领导人民,它必须唤起、组织和动员民众来实现革命目标。这样一个政党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它需要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作出最适合、最有力的决定,而能够迅速集中民众的力量,坚定地执行决议。
二十一世纪初的十几年来,帝国主义在反复且日益恶化的危机、国家恐怖主义和侵略战争中声名扫地,侵犯人民的利益,我们相信革命的反帝、民主和社会主义运动将会蓬勃发展,并且比20世纪更加成功。本世纪几个国家中,就有足够的时间让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当社会主义由于帝国主义的末日而成为全球范围的主导力量之时,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果通往共产主义的道路就变得十分通畅了。
作者:Jose Maria Sison, ‘The Future of Imperialism and Socialism’来源:《LENIN’S IMPERIALISM IN THE 21ST CENTURY》,Institute of Political Economy,Manila, 2017;翻译:激流网志愿者
参考文献:
阿曼多•利瓦纳格,《代表社会主义反对现代修正主义》(乌得勒支:社会主义研究中心,1992)
大卫•哈维,《新自由主义简史》(2005)
《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伦敦:维索,2010)
《资本之谜》(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2010)
《新帝国主义》(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2003)
《17个矛盾与资本主义的末日》(伦敦:简介书籍,2014)
《世界之道》(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2016)
《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论战》(北京:外文出版社,1965)
《文化大革命在中国》(香港:亚洲研究中心,1967)
弗雷德•戈德斯坦,(低工资的资本主义:泥足巨人》(纽约:世界观论坛,2008)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反杜林论》(北京:外文出版社,1976)
《自然辩证法》(北京:外文出版社,1976)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北京:外文出版社,1976)
约瑟夫•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北京:外文出版社,1976)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北京:外文出版社,1972)
《论列宁主义的基础》(北京:外文出版社,1975)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纽约:国际出版社,1939)
《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北京:外文出版社,1976)
《列宁主义问题》(北京:外文出版社,1976)
乔迪•迪安,《共产主义视野》(伦敦:维索书店,2012)
何塞•玛利亚•西松/阿曼多•格雷罗,“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
《对极权主义的挑战与蔑视》,精选作品,1977—1986,pp.39127(荷兰:菲律宾及菲律宾研究国际网络:Aklat ng Bayan有限责任公司2013)
《建立人民政权》,目录2:2010-2011,人民反压迫剥削的斗争,精选作品,2009—2015(荷兰:菲律宾研究国际网络,2017)
《反抗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目录3:2012,人民反压迫剥削的斗争,精选作品,2009—2015(荷兰:菲律宾研究国际网络,2017)
《帝国主义危机与人民的抵抗》,精选作品,1991—2009(菲律宾:Aklat ng Bayan,有限责任公司,2009)
《打败修正主义、改良主义和机会主义》;精选作品,1977—1986(荷兰:菲律宾及菲律宾研究国际网络与Aklat ng Bayan有限责任公司2013)
《反对帝国主义全球扩张——为了民主和社会主义》,精选作品,1991—2009(菲律宾:Aklat ng Bayan有限责任公司,2009)
《重启菲律宾革命的基础》;精选作品,1968—1972(菲律宾及菲律宾研究国际网络与Aklat ng Bayan有限责任公司2013)
《菲律宾社会与革命》,第三版,(菲律宾:Aklat ng Bayan有限责任公司,2006)
《人民的反掠夺斗争与抵抗》;精选作品,1991—2009,第四版,(菲律宾:Aklat ng Bayan有限责任公司,2009)
《菲律宾人民战争的具体特征,通过斗争凝聚力量》;精选作品,1972—1977,(荷兰:菲律宾及菲律宾研究国际网络与Aklat ng Bayan有限责任公司2013)
总编辑:何塞•玛利亚•西松、斯蒂芬•恩格尔,《毛泽东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毛泽东思想万岁》(乌得勒支: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和盖尔森基兴新道路出版社,1995)
约瑟夫•E•施蒂格利茨,《全球化及其欲望》(纽约:W.W.诺顿,2002)
《社会主义向何处去》,(剑桥: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94)
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外文出版社,1975)
卡尔•马克思,《资本: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卷第一册:《资本的生产过程》。首次出版:德文,1867年,英文版于1887年首次出版。
《资本: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二卷第二册:《资本的流通过程》。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编辑。首次出版于1885年,《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十六卷
《资本: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编辑。写于1863—1883,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编辑并在马克思去世11年后完成;来源:苏联马列主义研究所,1959;(纽约:国际出版社,无日期)首次出版:1894年
《法兰西内战》(北京:外文出版社,1977)
《哥达纲领批判》(187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进步出版社,莫斯科,1970;第13—30页
毛泽东,《哲学四讲》,(北京:外文出版社,1966)
《对苏联斯大林式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批判》
《苏维埃经济学批判》(纽约:每月评论出版社,1977)
《论游击战》,塞缪尔•B•格里菲思翻译
《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113—189页(北京:外文出版社,1965)
《新民主主义论》(北京:外文出版社,1964)
《论联合政府》(北京:外文出版社,1961)
《毛泽东主义经济学和通向共产主义的革命道路》;上海教科书(纽约:班纳出版社,1994)
金宝瑜,《革命与反革命:中国解放以来持续的阶级斗争》。马尼拉:政治经济研究所,2012
保罗•克雷格•罗伯茨,《美国是如何迷失的:从9•11到警察/福利国家》。(克拉里蒂出版社,2014)
《西方自由资本主义的失败和经济崩溃》(克拉里蒂出版社,2013)
保罗•克鲁格曼,《立即结束大萧条!》(纽约:W.W.诺顿,2012)
理查德•沃尔夫,《资本主义危机深化:论全球经济崩溃》2010—2014,(芝加哥:干草市场书店,2016)
《资本主义危机加深以及我们该怎么做》,2版本更新版(DVD和书)http://www.mediaed.org/
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亚瑟•戈德哈默翻译(伦敦:哈佛大学出版社贝尔纳普出版社,2014)
斯蒂芬•恩格尔,《国际社会主义革命的黎明:革命的战略和战术》(喀拉拉邦:大众出版社,2011)
V.I.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916);《列宁选集》第一卷,第667—766页(莫斯科:进步出版社,1963)
《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1909);《列宁全集》第十四卷,第17—362页(莫斯科:进步出版社,1972)
《前进一步,后退两步》(北京:外文出版社,1976)
《国家与革命》(1917)/《列宁全集》第二十五卷,第381—492页(莫斯科:进步出版社,1972)
《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1905),(北京:外语出版社,1976)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关注网站的老师和朋友,激流网现推出会员制度:详见激流网会员办理方案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作者:Jose Maria Sison。本文为激流网翻译首发,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责任编辑:邱铭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