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后如果我们回顾曾经的悲剧,通常会发现一些更让人绝望的规律。比如说,每一起事件都有一个极小的起因,而在事态恶化的每个环节,都是一些层层加码的冷漠剥夺了所有可能改善的可能。最终,每个人的冷漠,将事件推向了最坏的那个结局。
这种人人参与的全局冷漠,极容易把一切小问题都给推波助澜成大灾难的生态,也是所有生存环境之中最让人绝望的一种。
早起翻了翻校工伤害孩子的新闻。突然有点害怕,不少细节都说明了一件事:
我们的孩子,正活在类似的全局性冷漠之中。
2
整起事件,充满了层层的冷漠。我们按时间线追溯。
昨晚,流传出的截图显示,事发学校的一名教师,因为有家长在群里提议“看看我们能为受伤孩子们做点什么”,就在微信群里怒怼,“有功夫建议您在家里练练口算”。
当天上午,校长向家长作的情况说明,变成了大型甩锅。
面对焦急的家长,先有个自称“维持秩序”站出来,要求大家不要录像,遭到反对之后,校长开始了情况通报:“我们有个工人把二十多个孩子给打了,不是大家传的那样拿刀,没有拿刀。”
注意措辞,“给打了”,“没有拿刀”。
几句话里,用了至少三个“第一时间”和三个“积极”。“我们第一时间报警了”“第一时间送往医院进行救助”“积极地和家长联系”“第一时间处理,也积极地该报案报案,该治疗治疗,我们后期也会积极地把事情处理好”。
就在校长向家长说明情况的同时,学校门外,有记者在现场遭遇了路边不明身份的人的阻挠,围观居民也义愤填膺,“又来抹黑我们了”。
而再早一些,事件的发生也是匪夷所思。一个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校工,因为自己的工作问题,就能拿起锤子一路砸过去,似乎全然没有注意到,自己正在伤害的恰恰是自己的工作职责里应当保护的孩子们。
校工暴走之前,还有另外一个版本的冷漠故事。如果换个角度看,一个为学校工作的维修工,却在年关前说辞退就辞退。而这政策和决定之中,似乎也没人考虑一个小小外地工人的过冬和生活问题。
3
与其他恶性事件比,这是一起完全校园内生的矛盾冲突。伤害不来自外界,矛盾丛学校内部滋生,这恰恰才是最让人害怕的地方。
在一个小矛盾发展成暴力事件的过程中,无任何人有丝毫怜悯。校长忙着甩锅、教师指责家长捣乱、工作人员担心别人录像、围观群众担心为国家抹黑、校工则一怒之下铁锤就能砸向学生。
若有一个人能多少爱护校园里的孩子们,或许也不至于呈现出今天这样惨烈的局面。
难以想象,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校园。原本应当是承载着爱和责任的学校,却成了大型全员冷漠试验场。
过去说我们要保护学校,免受外来变态的侵害。现在大家发现,原来在一向用爱来标榜自己的校园里,也没什么真正的怜悯和善意。
4
追根溯源,今天的校园不是爱的教育而是权力的教育。
比如,家长群里那段很值得玩味的对话里,教师很明显是以领导者的口吻和姿态来训诫学生家长。而我们都对此习以为常,在家长面前,学校是绝对的强势力量:你打通了无数关系陪吃了一顿又一顿,才把孩子们送进了一所公立学校。为此,你怎么能不低声下气?
而整个学校体制之中,也完全是KPI导向,从小学开始,孩子们就要陷入从考试成绩到各类兴趣技能的全民比拼。强则光荣,弱则遭歧视。校园霸凌、教师虐童因此而生。
在这样的体系之中,善念要靠个体偶尔的自觉才能实现。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成年之后,会无比感慨幸亏当年遇到过一个善良的好老师。本质上来说,是因为善良与爱在这个体系的价值序列里是不被认可的,被认可的还是一套权力逻辑。
也正因此,一旦有意外状况出现,学校总显得与其他机构别无二致:一样的官僚主义、一样的冷血,也一样无力阻止事件发生。
5
六年前还在报社时,接到过一次爆料,有一家收费很高的幼儿园发生了有教师打伤孩子的事件,家长们正在门口讨要说法。
我匆匆赶到现场。园方出来了一个人,说要找几个学生家长代表进去谈判。原本还激情澎湃的家长们突然互相争吵起来。
打电话叫我过来的几个家长把我拉到一边说:“我们把诉求告诉你,你能不能帮我们去谈判?”
我很惊讶。在人群里冒充围观群众没有被保安揪出去打一顿已经很辛苦了,还怎么代表你们?一个家长索性哀求我,说我们要是露头了,以后孩子可能会被穿小鞋,要被迫转学。
一边是好奇,一边是为了采访,我应了下来。但没走两步,我转身问一个家长:“我被查出来是假的怎么办?”
他们说:“被查出来了,你千万别说是我们叫你来的。”
后来我把这段故事当成奇闻讲给另外一个已为人父的朋友听,他说:“要我是那家长,也会这么做,为了让老师们对我孩子好点儿,让我端洗脚水我也干。”
所以问题来了,如此不对等的权力体系里,你又怎么保证孩子们不受伤害呢?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关注网站的老师和朋友,激流网现推出会员制度:详见激流网会员办理方案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作者:胡涵Marvin。来源:微信公众号坏雷达(ID:badradar)。责任编辑:邱铭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