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流按:灌输论是马列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本没有太多歧义。但近来有同志提出了如下观点:“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主要是某国资本主义矛盾在客观上发展的产物,而不是少数‘先进’人物从外面灌输的结果。”“这种工作,其主要任务,不是居高临下的‘灌输’,而是首先要向工人阶级学习,学习工人阶级在实践中发展出来的斗争经验,向工人阶级中的优秀分子靠拢,先当学生,然后才能当先生。”为此,反对“狭隘的灌输论”。激流网认为,这种提法混淆了作为马列主义原则的“灌输”和通常理解的作为方法的填鸭式“灌输”的区别,这样提出问题是不太严肃的。坚持灌输论与反对简单粗暴的灌输并无任何矛盾。同样,坚持经济的决定性作用与将主要工作放在政治灌输上也丝毫不矛盾。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经济利益起决定作用这一点,决不应当作出经济斗争具有首要意义的结论,因为总的说来,各阶级最重大的、‘决定性的’利益只有通过根本的政治改造来满足。”
很多人认为“灌输”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法。笔者认为,灌输论是一个原则。
恩格斯在《新道德世界》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灌输”的概念,并对向工人阶级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给予了高度评价。考茨基在谈到奥地利社会民主党新的纲领时也对灌输进行了阐述,他指出社会主义意识不是从无产阶级斗争中自发产生的,而是从外面灌输进去的,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丰富和发展。
把灌输思想进一步系统化而形成完整理论的是列宁。1902年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针对社会民主党内存在的崇拜自发论的工联主义倾向,明确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部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社会主义学说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历史和经济的理论中成长起来的”。而且“对于工人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这一论述阐明了“灌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基本含义就是:第一,工人阶级的实际运动不能自发地产生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只能产生经济主义和工联主义;第二,要从外面把社会主义意识灌输到工人头脑中去;第三,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只能产生于有教养的知识分子所创立的科学理论中;第四,如果不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工人意识只能受资产阶级的支配。
可见,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革命导师是把灌输论作为引导工人运动政治方向,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思想政治领导,与资产阶级争夺群众、争夺思想阵地等重大政治问题和重要任务而提出来的,其目的是要解决“要不要”的问题,而绝非解决一个具体方法问题。列宁是把灌输作为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使其为群众所掌握,变成群众自觉行动过程中所必须完成的任务和必须遵守的准则而提出来的,是一个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客体、内容、任务等方面的活动系统,而不是作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而提出来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灌输,其本质是思想理论的系统教育和宣传,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相对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的实现而言,它体现为一种原则,一个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遵循的法则和标准。
当然,作为一个原则,灌输并不排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和方法,但绝不能把原则与具体方法等同起来。不把灌输作为一种方法研究,并不等于不去研究实现灌输的具体方法和形式。灌输原则,既有其内容的规定性,又有其实现形式的多样性。而达到内在本质规定性与实现形式有效性的有机统一,则是实现灌输的基本要求。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4年12期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作者:冯淑慧。本文为激流网整理录入,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责任编辑:邱铭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