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Vijay Prashad(印度历史学者、编辑暨记者)

译者 / 岑建兴(苦劳网特约翻译)

【编按】2月7日起,海地这个位于加勒比海的岛国,爆发了反政府的街头示威,至今至少已有9人死亡,并有数十人受伤。这场示威,可以归咎于去年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海地政府取消油价津贴,作为借贷的条件之一,结果导致燃油价格飙涨,去年夏天,同时还饱受高通膨、粮食价格翻倍的海地民众,已经展开第一波抗议。

当委内瑞拉的「人道危机」被多数西方媒体置于镁光灯下之际,海地近日的动荡局势,却被遗留在众人的目光之外。美国对前者积极进行「人道干预」,却对海地骚乱——同样发生街头示威、警方暴力镇压、电力短缺、学校及医院关闭...等情况,几乎是至若罔闻,仅要求美国旅客暂时不要前往海地。

印度历史学者暨记者Vijay Prashad的这篇文章,刊载于国际群众运动新闻网站「Peoples Dispatch」,清楚指出美国对委内瑞拉的经济制裁,如何恶化最近一次的海地骚乱,以及石油企业藉机发灾难财的贪婪嘴脸,我们不妨藉此思考「人道危机」的叙事如何被形成,而真正制造危机的又是何许人也。

海地:被遗忘的反政府抗争-激流网海地民众于太子港排队等待购买汽油。(图片来源:Hector Retamal/AFP)

去年10月,海地人在推特(Twitter)上追踪两个快速蔓延的标签——「加勒比石油计划的挑战」(#PetrocaribeChallenge)及「加勒比石油计划的钱去了哪里?」(#KotKobPetwoKaribea)。如果你不是海地人,或是关注海地的政治局势,忽略此事是可想而知的。推特上的不满与随之而来的街头抗争,理由很简单:委内瑞拉资助的加勒比石油计划中的数十亿美元跑哪去了?

2005年,国际油价逐渐上涨,而查维兹(Hugo Chávez)领导的波利瓦社会主义正处颠峰。14个加勒比海国家于委内瑞拉的波多拉克鲁兹市(Puerto La Cruz)会面,目的是推行加勒比石油计划。计划概念简单明瞭:委内瑞拉,这个全球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将以十分优惠的价格,对处于困境的加勒比海岛屿出售石油,除了一部分需预先支付外,这些国家得以在接下来数年,以超低利率(1%)偿还剩余款项。

一直以来,加勒比海的岛屿国家饱受债务与高昂的能源进口价格所苦,如今总算获得纾解。并非14个原始会员国的海地及尼加拉瓜,也在2007年加入了加勒比石油计划。「在本世纪与未来,加勒比海各国应该无需(再为石油供给)感到忧心。」查维兹欢愉地表示。

委内瑞拉亏欠海地

经济上的团结互助,正是玻利瓦社会主义对待加勒比海国家的方式。如果加勒比海国家发展蓬勃,委内瑞拉也将连带繁荣。2010年证实了委内瑞拉的慷慨:地震之后,委内瑞拉不仅一笔勾消海地的债务,更提供额外的重建基金。当时查维兹表示:「不是海地欠委内瑞拉债务」,「而是委内瑞拉对海地有所亏欠。」2007年起,委内瑞拉已透过加勒比石油计划提供40亿美元的援助。

在查维兹久远的记忆中,委内瑞拉之所以亏欠海地,与发生在1815年的某件事有关。海地共和国(Republic of Haiti)首任总统佩蒂翁(Alexandre Pétion),曾向西蒙·玻利瓦(Simón Bolivar)提供庇护与武装,让他得以回归并解放大哥伦比亚地区(Gran Colombia,南美洲北部的广大土地)。玻利瓦承诺佩蒂翁将解放大哥伦比亚地区的黑奴。玻利瓦遵守承诺。对于祖先曾被奴役的查维兹来说,如果没有佩蒂翁的请求与玻利瓦的胜利,「我就不会在这里」,他在2007年出访海地时如此说道。

海地对西方国家的债务

然而,西方国家就没有如此大方了。事实上,海地革命之火燃起之际,从法国乃至于美国等西方势力,都企图摧毁海地共和国。1804年,法国强迫海地同意赔偿210亿美元,理由是海地「盗取」黑奴与其他奴隶。直至1947年,海地才缴清这笔可憎、恶心的债务。法国没有为此道歉,从这笔债务之中赚取数十亿美元的花旗银行(Citibank)也是。无论法国或是花旗银行,不曾考虑为这残忍的掠夺负起赔偿的责任。

任何一个西方国家或金融机构从未像委内瑞拉如此慷慨。相反地,西方国家持续将债务加诸于海地之上。即便是2010年地震期间提供的「援助」,也让西方企业赚上一笔。「这些人犹如秃鹰,趁着灾难前来掠夺。」前海地国防部长艾利(Patrick Elie)如此说道。海地被窃取的赈灾款项,以及持续增加的债务,确切金额仍不可知。包括美国红十字会等单位筹募了数百万美元,但是用来减轻海地人负担的份额却非常少。

海地:被遗忘的反政府抗争-激流网海地自2月7日起,再度爆发反政府示威。(图片来源:AFP)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去年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称将对海地海地提供9,600万美元的低利息贷款与补助,条件是海地政府削减关键的燃油补贴。该补贴是加勒比石油计划的一部分。示威在全海地爆发,导致总理赖方同(Guy Lafontant)在7月份宣布辞职。(请参阅「三大洲:社会研究机构」(Tricontinental: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月讯第八期)

海地菁英阶级长期以来盗窃加勒比石油计划资金的丑闻被揭露后,IMF提出了削减燃油补贴的要求。2017年,赖方同政府就过去10年的加勒比石油计划发表了一份长达600页的参议院报告。调查显示海地统治阶层从这些重要基金中窃取庞大的金额。然而无人需为此负责——包括那些窃取金钱的人,以及纵容他们的银行。要求高级审计与行政诉讼法庭根据报告审理的呼声也不了了之。

这起丑闻之中,IMF的指令显得虚伪。IMF要求那些未从加勒比石油计划偷取一分一毛的海地贫民,支付更高的燃油价格,以便让海地金融恢复正常。法国或花旗银行毋须赔偿,盗取加勒比石油计划资金的小偷也未被咎责。相反地,60%生活在贫穷线之下的海地人必须为IMF微不足道的贷款,支付更高的燃油价格。

团结互助告吹

2月初,海地各地再度爆发示威。街头抗争的原因是燃料价格上涨,另外则是海地对委内瑞拉的马杜罗政府采取敌对立场。

由于经济战,委内瑞拉无法对海地提供补贴燃油。海地人民必须转向美国石油企业并以美国价格购买燃油。这阻碍了燃油供应,并且引发民众对于价格上涨的不满。美商诺芬能源公司(Novum Energy)将邮轮停靠在太子港,直到阮囊羞涩的海地政府付清款项后,才愿意卸下船上16万4千桶石油与20万5千桶煤油。这价格里头完全没有团结互助的精神。(事实上,海地每日需对每艘停靠在港口的船只支付2万美元的罚款。)这些公司只想要现金,而且一分一毛都不能少。

海地政府持续在伤口上洒盐,决定加入美国行列,在美洲国家组织(OAS)中投票反对委内瑞拉。2017年前,海地在OAS的代表巴普拉斯特(Harvel Jean-Baptiste)一向反对类似的反马杜罗议案。不过这次新的海地代表查尔斯(Léon Charles)和美国口径一致。这一票激怒了海地街头上的民众。委内瑞拉,这个曾向海地提供援助的国家,如今正遭遇背叛。这就是人民现在的心情。

不合时宜的门罗主义

在另一方面,其他加勒比海国家坚守立场。由安提瓜、巴布达千里达与多巴哥等15个会员国组成的加勒比海共同体(CARICOM),联合起草一份强烈声明,宣示捍卫委内瑞拉的国家主权。他们致力创造对话氛围,促成乌拉奎与墨西哥联手于2月7日在蒙特维多(乌拉圭首都)举办会面。

这些小岛国家深知让过时的门罗主义全面复苏,将带来莫大的危险。认为美洲是美国「后院」的思维,不仅羞辱人,更不符合联合国宪章的条文与精神。

正是这种羞辱激发海地人民走向街头。他们发出的讯息简明易瞭:

如果你不让我们呼吸,我们也不会让你喘气;你们扼着委内瑞拉的喉咙,也会让我们窒息。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海地:被遗忘的反政府抗争-激流网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海地:被遗忘的反政府抗争-激流网(责任编辑:邱铭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