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抽象—具体的科学研究范式
科学的理论发展过程都是遵循“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科学理论发展往往体现的是归纳的过程,但其阐述的过程都是演绎的方式。
首先回顾自然科学的科学研究范式。回顾物理学、化学等科学的发展过程,我们发现有一个模式贯穿其中:
1)通过大量的实验积累数据
2)提出几个基础性的、核心的公理(地心说的本轮和均轮,牛顿三大定律,光速不变,引力场的等效原理,测不准原理……)
3)推衍出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能够解释已有现象,并能够做出有效的预测
4)发现新的实验现象,原有理论不能解释,基础公理受到挑战
5)提出新的基础公理,理论的升级
6)推衍出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同时原有的理论体系在新体系中也能得到解释(牛顿力学是相对论的低速近似,从电子轨道模型到电子云模型)
7)Goto 4)
物理学就是类似的。原来是地心说占支配地位,1609到1619年,开普勒提出了开普勒三大定律。1609年,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有力的支持了日心说体系。人类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摸索和总结对于自然现象的认识,直到牛顿这个划时代的人物出现。牛顿将人类之前对于物体运动的全部认识统一为三大运动定律,从此人们认识到,天上的星空和地面的万事万物原来遵循着同一个原则。但牛顿的万有引力并没有给出证明,因为这是他出发的前提,这个前提是根据很多前人的实践、观察总结出来的,是牛顿理论中的公理。我们会不会说这个牛顿没有证明万有引力,所以这个理论是不科学的?不是的,牛顿力学仍是一个科学的体系。有了牛顿力学的工具之后,天文学家根据天王星的异常运动计算出了海王星的轨道,这是人类第一次通过计算而非观测发现新的行星。应用这个理论可以指导实践,有新的发现,就证明这个理论是科学的。随着新事物两朵乌云的出现,更进一步发展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相对论的前提是光速不变原理,这个爱因斯坦给出证明了吗?如何证明?是否影响它是一个科学理论?这也是爱因斯坦出发的前提,相当于他的公理,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若干事实被相对论准确预测,证明了这一理论是科学的理论。
所以总结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模式是很相似的,首先通过具体现象的积累,经过思维加工提炼抽象的概念和规律(万有引力、光速不变、周期表和电子层理论等);以抽象概念为基础建立理论,从抽象的概念出发再回到具体的现象,从而从本质上解释了具体现象;对于无法解释的具体现象,会导致理论的升级,新的理论能够解释旧的理论。
思想史发展过程同科学理论阐释方式相反
经济思想史就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由一般现象入手,总找不到揭示本质的钥匙,由现象剥丝抽茧,最终提出了价值的概念。从货币主义到斯密、李嘉图,经济思想史对劳动规定性、剩余价值的认识过程是逐步抽象出来的。第一,“劳动似乎是一个十分简单的范畴”,但从经济学上“从这种简单性”来解释劳动的概念,同产生“这个简单抽象”的社会关系一样,只有到了现代才成为可能。先是货币主义,把财富看成“外在于自身、存在于货币中的物”;重工主义或重商主义更进一步,转移到主体的活动——具体的商业劳动,认为只有商业劳动或工业劳动才创造财富,才是生产性的,才是政治经济学所应重视的,但他们“仍然只是把这种活动本身理解为限于取得货币的活动”;后来重农主义认为只有农业劳动才创造财富,不再把 “货币的外衣”看作对象本身,把产品一般作为劳动成果;亚当·斯密大大的前进了一步,“干脆就是劳动,既不是工业劳动、又不是商业劳动、也不是农业劳动,而既是这种劳动,又是那种劳动”,认识到了劳动一般;最后一步是马克思完成的,马克思不仅抛弃了不同部门间劳动的具体形态,明确价值是人类无差别的体力或脑力劳动的耗费,而且提出了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其二,对剩余价值的规定性的认识也是同样的过程。重商主义从流通过程认识利润,停留在表象上;重农主义研究的利润即纯产品,不是来自于流通而是来自于生产;斯密、李嘉图则提出了一般利润,但他们“犯了一个错误:他们不是就剩余价值的纯粹形式,不是就剩余价值本身,而是就利润和地租这些特殊形式来考察剩余价值”;马克思科学的建立了剩余价值的范畴,并以其为基础研究了利息、地租、平均利润等问题。经济思想史对这两个范畴的考查过程,如表1所示。
政治经济学研究思路同经济思想史的发展是相反的,政治经济学正确的逻辑是从抽象到具体。按照从抽象到具体,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范畴有不同层次。马克思比较了政治经济学中的几大范畴,第一层是交换、分工、价值(价格、货币),第二层是雇佣劳动和资本,第三层是地租、平均利润和利息等;在这几个层次基础上,从第三层上可以建立阶级的范畴,最后形成人口、国家等具体概念。这种阐述方式同牛顿力学、几何学的阐述方式是一样的,几何学首先提出的是点、线、面等概念,这些概念都是抽象出来的、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但却可以真实的描述现实世界的运行。
图1:《资本论》想建立的理论体系结构
《资本论》是按照图1上半部分的结构写作的,其余下半部分实际由列宁完成。《资本论》建立的范畴也是从抽象到具体展开的。从哲学上,应从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开始,这一范畴是研究主体最普遍存在的一般关系,同时也是研究主体逻辑和历史的起点。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所以《资本论》的研究必须从“商品”入手。《资本论》的中心范畴是资本,资本是“特殊的以太”,体现研究主体的本质关系,资本主义的本质即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资本论》第三卷重点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般现象,也即从剩余价值衍生出利润、地租、利息等一般范畴的过程。
政治经济学也是如此。亚当斯密提出劳动价值论,并对剩余价值做出了初步的研究。在抽象出价值这个概念、提出劳动价值论的过程中,亚当斯密已经开始采用科学抽象法,但是在斯密的时代,科学抽象法还处于初创阶段,他一方面使用了这种科学的方法,同时又不能不经常把那种现象描述法参加进来。因而斯密的方法又是二重的。马克思曾对斯密的方法有过精辟的分析:“斯密本人非常天真地活动于不断的矛盾之中。一方面,他探索各种经济范畴的内在联系,或者说,资产阶级经济制度的隐蔽结构。另一方面,他同时又按照联系在竞争现象中表面上所表现的那个样子,也就是按照它在非科学的观察者眼中同样在那些被实际卷入资产阶级生产过程并同这一过程有实际利害关系的人们眼中所表现的那个样子,把联系提出来。这是两种理解方法,一种是深入研究资产阶级制度的内在联系,可以说是深入研究资产阶级制度的生理学,另一种则只是把生活过程中外部表现出来的东西,按照它表现出来的样子加以描写、分类、叙述并归入简单概括的概念规定之中。”
商品作为起点,货币作为中间环节
政治经济学的起点就是价值是什么。那么根据大多数人的经验,这个交换中的价值到底体现什么?为什么一支笔不能同一个笔记本电脑交换?为什么一个笔记本电脑不能跟一座房屋交换?不同的商品彼此可以交换,不是由于其使用价值,每一件商品都有特定的用途,使用价值各不相同,各不相同的特质是不能交换的,能够交换的前提是必须拥有同质性的东西。这个同质性的东西就是无差别的人类脑力和体力劳动的耗费,而且这种劳动是有社会性的,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所以《资本论》第一章没有写资本是什么,而是从商品价值和劳动的二重性入手。要想写清楚资本是什么,需要明确什么是货币,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之间怎样转化;而写清楚什么是货币,首先需要明确货币是什么,其体现的价值又是什么。所以《资本论》必须从全社会最简单、也最普遍的商品开始写起。马克思指出:“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马克思从商品是资本主义最简单、最基本的关系入手,来最阐明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和其运动规律并在商品的关系上探讨它们的共性,从而提出了价值作为商品经济的一个最重要、最根本的范畴。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形式,其中包含着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萌芽,而这些矛盾又起源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对立。
图2 《资本论》前四章的核心概念
从哲学角度,只有同质性的东西才可以进行交换,不同质的东西是不能互相交换的,马克思鲜明的提出了这一点,并由此建立了劳动的二重性和价值的二重性理论。古典经济学家只注意交换价值的量,而忽略了不同物的量只有化为同一单位后才能在量上互相比较。马克思从他们所忽略的地方开始,首先探索交换价值所掩盖的价值。他从交换比例的表象进入难以理解的相等的实质,在明确了价值是人类劳动的物化,劳动是价值的实体后,才进一步考察价值量的测量。这样,区分了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明确了它们间的关系。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是不一样的,价值是一种劳动,但交换价值是交换双方的矛盾统一体。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例如,1只绵羊同2把斧子相交换(1只绵羊=2把斧头),这2把斧子就是1只绵羊的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有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左侧用于交换的东西是相对价值形式,1只绵羊价值要用2把斧头表现出来,右侧是等价形式,2把斧头用于标明交换物1只绵羊的价值。所以通俗的讲,一只绵羊值500元,这个是交换价值的表达形式。
马克思研究了价值形式,由其简单形式到其扩大形式,到其价值形式的发展,最后到其货币形式的抽象分析和其历史发展过程。价值形式的发展,不仅是价值外部的,也是价值本身的发展,即劳动产品变为商品,生产产品的劳动变为创造价值的劳动的逐步深化的过程。它表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表现了从简单商品生产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逐步过渡。价值形式以价值获得价格形式——货币形式——才彻底完成。这个转化论证了货币的产生和其本质,解决了古典派所不能解决的商品如何和为何变成为货币的问题。
图3 价值形式发展为货币形式
商品拜物教理论是马克思价值论的最深刻的概括。商品拜物教理论论证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们的生产关系的偶像化。价值体现的是社会关系,而不是某物的固有特性,马克思把价值看作社会劳动的表现,发现了价值是互相依赖的商品生产者的生产关系。但是,在商品经济下,这种生产关系不是直接地而是间接地,在一种东西交换另一种东西时才表现出来的。因此,它采取了一种物的形式,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实质掩藏于现象之下,并以颠倒形式反映出来
价值和生产价格间存在着表面的矛盾。马克思以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理论,论证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价值规律怎样以生产价格的形态发生作用。古典经济学者没有生产价格这一范畴,更谈不上知道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但他们却看到这个矛盾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即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价值规律和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矛盾。斯密承认价值和生产价格的不相符合,从而放弃了劳动价值论,认为在资本主义下,价值不再决定于劳动而决定于收入。李嘉图坚持劳动价值论,把在资本主义现实生活中价值和生产价格不符合的现象宣布为例外。
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到利润和利润率的转化之后,进而分析利润到平均利润的转化,发现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市场价格的波动不再围绕着价值而围绕着生产价格进行,生产价格的出现掩蔽了价值决定价格的基础。但生产价格却以价值为前提;在质量上,生产价格表现着转化了的价值;而在数量上,全部商品总额的生产价格等于全部商品总额的价值。生产价格的规律就是价值的规律,只不过是它的变形规律,即有了另一种形式的规律而已。
马克思进一步论证了价值不但在理论上而且在历史上,都先于生产价格。利润率平均化、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理论论证了价值规律既是简单商品生产的规律,也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规律。在商品交易发展过程中,价值规律表现出现了变化,这个变化没有否定价值规律,相反地,却更进一步肯定了价值规律,只有说明价值规律才能解释清楚利润率平均化、生产价格形成的机制。价值规律掩藏于生产价格形成机制之下,甚至是以颠倒形式反映出来的,但其实质仍是劳动价值学说。
原标题:从哲学角度看《资本论》前4章的结构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作者:沙漠骆驼。本文为激流网原创首发,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责任编辑:还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