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针对“呼吁节约粮食”所做出的一系列举措,似乎越来越跑偏了。
今天上午,上海就发布《通知》将制止餐饮浪费纳入社会规范,并点名将对“陋习不改、造成餐饮浪费严重现象予以批评曝光”。
不仅如此,还要建立关于餐饮浪费行为的举报投诉机制,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严厉的惩戒机制”来整治浪费问题。
从评论来看,尽管大家都对“节约粮食是美德”这件事保持认同,但对通知中透出的严厉态度却感到非常不满。
比如就有网友抱怨:我看还是自己在家吃吧,别在外面吃饭剩了2粒米一口汤还要被人举报。
毕竟,在无法定义“什么程度才算浪费”的前提下,再强硬的举措也很难真的落到实处。
倒是有人顺便联想到最近“包子掉地上乘客争相购买”“适量点餐纳入服务员月度考核”等一系列的荒唐事,发现这则《通知》让人不适的真正原因——
嗯?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形式主义”?
一、“顾客点菜太多,为啥要罚服务员?”
其实上海能出台这样的措施,大多数人并不惊讶。
毕竟从上周开始,很多省市发布的有关“节约粮食”的倡议,就让人们嗅到了一丝“不太对”的苗头。
先是武汉餐饮协会带头,建议全市的餐厅实行N-1点餐模式,也就是10位用餐客人只能点9个人的菜,不够吃再增加菜品;
随后湖北咸宁、河南信阳等地的餐饮协会也纷纷跟进,似乎每桌少点一道菜,就能迅速实现全民勤俭节约的目标。
然而要是认真按这个公式算起来,问题就来了。
单身的朋友们首先被排除在下馆子之外,毕竟当就餐人数为1的时候,点菜数为0,大概只能点碗米饭配着白开水吃;
更别说辽宁又在此基础上推出了“N-2”的倡议——得,这下子情侣都得带个朋友才能吃上饭了。
有人开玩笑说,没想到连节约粮食也能“通货膨胀”,按照这个趋势下去,以后出门下馆子还得自己带上菜市场买好的菜。
“这个真没有。”
还有人说,餐厅以后可以开发代客点菜服务,弄20个小哥专门负责替客人拼桌充数。
玩笑归玩笑,毕竟饭店也不可能真的不让单身客人点菜。但人们对“N-1/2”的反感情绪却是认真的。
可你要说这证明大众不懂得“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吧,好像也不太公平。
正如评论区出现最多的一种声音,大家反对这个倡议,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真的实施起来问题多多,而且其实没什么必要。
最简单的,无论是饭店的菜码还是客人的食量都有大有小,按人数判断会不会剩饭实在没什么参考价值。
有人就举例:“在东北,6个人点4份菜吃不完;在杭州,4个人点7个菜吃不饱。”
铁锅炖鱼算几个菜?
相比之下,甘肃提出的“餐厅提供半份半价服务”的倡议,就因为“有一定操作性”而在网上受到了一些赞扬。
但也有餐饮行业的人指出,对于客流量不大的饭店来说,半份和整份除了原料成本减半外,时间、人工、服务成本相差不大,不可能按照半价来定价。
说实在的,真要解决聚餐剩饭剩菜的问题,提倡打包明显要有效且合理的多。
然而各地为什么纷纷投入“攀比式节约”的怀抱,背后的理由也很好理解。
没人能够否认,跟老掉牙的“吃不完打包”相比,不让人点菜看起来决心和力度可大多了。
而觉得反感的人们,也无非是看穿了其中形式主义的本质:
与其说是真的想减少浪费,倒不如说一开始就是场以“节约粮食”为主题的行为艺术。
或许正是源于此,类似的行为不仅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荒唐。
比如有餐厅自发搞活动,进店就餐前先称体重,然后再根据店家推荐的食物热量进行点餐。
呼吁大家适度点餐的目的是好的,但是下个馆子还要被限制饭量,不仅让人感到有些不爽。
不要以为这只是饭店为了揽客想出的噱头,像这样形式大于效果的节俭思路,甚至蔓延到了家庭中。
比如有博主上传了一段视频,内容是他要求女儿不能剩饭。
乍一看好像没问题,结果惩罚措施却是:剩一粒粮食做一道题。
那么大家数数孩子要做几道题?
更搞笑的是,尽管碗里的米粒数也数不清,但小姑娘最后还是选择了做题,八成是真的吃不下了。
教育孩子节约粮食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像这样硬逼着吃饭,还要拍视频炫耀,对孩子来说除了心理阴影外能有多大教育效果,却很是值得怀疑。
二、“我不吃别人的剩菜,就算浪费粮食吗?”
如果盘点最近的各种行为艺术就会发现,很多“花式节俭”在实际效果上常年处于薛定谔状态,其中的隐患倒是让人一目了然。
比如之前叶璇在视频中讲自己吃隔壁桌剩下的洋葱,就让不少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件事发生在6月份,不太可能是为了蹭热度,叶璇也表示自己的出发点确实是觉得“浪费不好”。
但从实际引导意义来说,吃陌生人的剩菜无疑暗含着卫生风险,对大众实在没什么正面的借鉴意义。
至于最近被广泛吐槽的“饭店回收吃剩烤肉再消毒”,更纯粹是饭店打着“节约粮食”的旗号公开卖地沟油食品。
会不会传播病菌暂且不说,浙江大学和杭州市场监管局之前就曾经做过相关试验,已烤熟的肉制品拿回去二次烤,苯并芘等致癌物会大幅度增加。
当然对于很多例子,大多数人都觉得过于夸张,实在是不值得效仿和提倡。
除了感慨一句“不要浪费粮食啊”,也不至于真的去吃别人的剩饭剩菜。
但也不乏有声音说:通过一些“乍眼”的行为,让更多人理解节约粮食的重要性,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可他们难以否认的是:当夸张的行为变成了宣传的主流,不仅会催生更多形式主义,对大众节俭的要求和标准也在无意中被提高了。
前几天,郑州公交车上就发生过一件让人心情复杂的事情。
年轻小伙不小心将早餐买的包子掉在了地上,于是捡起来扔到车内的垃圾桶里。
结果同车的大娘心疼地把包子捡回来,与公交车司机争相掏钱要为垃圾桶的包子买单。
对于大娘来说这个举动可能很自然,毕竟经历过艰苦的生活,肯定比年轻人更加珍惜食物的价值。
但更多人自我代入了那个小伙子,就不禁为他感到委屈:难道掉在地上的食物只有捡起来吃掉,才能算是不浪费粮食吗?
更不要说后来对司机的采访,以及网络上的舆论导向,都开始对大娘“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美德”大加赞扬。
这其实可以算是一种“被动的形式主义”——找到一个足够吸睛的案例,然后进行推广和宣传。
于是有网友开始担忧,下一步是不是所有人都要向这个标准看齐了?
而即使不考虑“捡地上的东西吃”这件事本身的利弊,单说对节约粮食标准的不断拔高,其实也在变相增加大众接受的难度。
毕竟,大多数人可能愿意在聚餐时少点几个菜,但却很少有人能做到”吃剩菜“这样的程度。
当节约粮食有意无意变成了各种吸睛行为的代名词,也就注定它越来越难被普通人的“日常习惯”越来越远。
三、别让它变成“形式主义表演”
当然我们依然可以说,无论是各个协会、组织对节约粮食的呼吁,还是媒体对于个例的报道,大多都还停留在“倡导”的层次上。
也就是说,这些建议你采纳固然好,不采纳也没人会强迫你。
然而事实似乎不完全是这样。
上海这次公布的通知中“建立举报机制”“对严重行为批评曝光”等用词,似乎就在把节约粮食从“倡议”逐渐变成务必要遵守的“社会规范”。
不合理的标准加上强制性的要求,带来的就是更加花样翻新的“行为艺术”。
西安有一家餐厅,就已经开始将适量点餐纳入服务员月度考核。
服务员实施专人专桌,工作人员巡场时如发现餐桌有剩菜,则会按剩余情况给予当桌服务员不同程度的考核扣分。
我们甚至能够想象这种规定带来的结果:饭店的菜做得再难吃也会被要求光盘,实在吃不下也要打包回家再扔。
当然服务员更委屈:难道客人点多了菜,我还要负责吃剩菜?
没人会否认勤俭节约的意义,尤其是作为一个拥有漫长农耕文化历史的国家,节约粮食一直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之一。
但是恰恰因为它需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去内化去实践,在倡导和宣传中才更需要一个务实的态度。
早在2014年,就已经有公益组织提出“光盘行动”的倡议,当时就在社会上掀起过热潮。
当时不少高校和机关食堂都参与过活动,号召大家用餐后用手机拍下“光盘”的照片打卡。
特别好笑的是,“中国首善”陈光标当年还在微博上宣布,自己将申请改名"陈光盘",目的在于号召大家节约粮食,可谓是仪式感十足。
然而“光盘行动”最终仅仅变成了高校食堂里的标语,到今天食物浪费依然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也足以说明把重点放在搞噱头、喊口号上面,其实收效甚微。
而再进一步说,各地应对食物浪费问题的第一反应是发出倡导、制定规范,本身也是一种转嫁责任的表现。
正如某网友的吐槽:好像只要制定一个看上去像那么回事的规则,就完成了教育和引导的工作。
至于这个规则在多大程度上解决浪费问题?能让多少人转变观念?好像没有人关心。
说到底,如何让人们将“节约粮食”从口号变为实际行动,本身就是个漫长的过程。
与其执着于研究几个人该点几道菜,炒作各种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表演,还不如多关注一下造成浪费的实际原因,做好最基本的引导和教育。
毕竟,“宣传节约粮食”可不是什么创意点子大赛——
谁能真正地减少食物浪费,才算是真正的赢家。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wind_1917
(作者:指听。来源:Vista看天下。责任编辑:郭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