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无望
中部省份某县,下文简称为中县,上世纪90年代,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能够被更高等教育录取的比例大概在10%-20%;而等到2009年,即使不算高职和专科层次院校,参加当年高考的万余名考生中已有30%左右的学生高考分数达到本科录取线。
对于当地家长来说,本科录取比例的提高,让他们对下一代的前途有了更多的希望。
但是希望未必就能成真。
中县2009年一本录取率约7%,二本录取率约17%,三本录取率约为7%。在中县,比起来自其他家庭的子女,来自教师等专业技术精英家庭的子女在进入大学的机会上拥有一定的优势,来自乡、村干部家庭和新型经济精英家庭的子女在进入高等教育机构上也有一定的优势。
相比较而言,那些来自较为底层的、从事农业生产和常年外出务工家庭的子女,在教育上能获得的希望是相当渺茫的。
而中县缺少优势产业,大部分居民常年外出打工。他们会因为自己长时间在外或自身水平不够,而无法辅导孩子学习。
对于这大部分居民来说,他们的孩子较为现实的目标是考上二本。二本在大城市话语体系中是一个尴尬的存在,但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改变命运的捷径了。
至于考上三本,对于这些较为底层的居民来说,并不“划算”。用“划算”这个词,是因为当地居民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也讲究一个性价比。三本学校学费比起一本和二本学校时要高很多的,可是三本毕业生比起一本和二本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处于明显的劣势。
对于相对更加贫穷的家庭来说,教育上更是要精打细算。一位单亲父亲这样讲:
“去年她(家里排行第二的孩子)高考了一次,考了个三本,我让她别去了。光高中学费就花了不少。三本一年的学费一万多,我一年辛辛苦苦在外面也就赚得了那么多,我还要养家。到时候她毕业了,找工作,我又不认识谁,现在工作那么难找。找不到工作,学费又没了。”
他出的主意就是让女儿再复读一年,试着考个更好的大学。复读一年的花费显然比三本的学费更容易承受,而且在这复读一年里搏一搏,说不定就能考上二本,“上个二本也总比三本读完又找不到工作好”。
然而不遂人意的是,他女儿第二年参加高考的结果并不理想,还是去了邻省的一个三本院校读书,他也就为未来女儿找工作的事担忧了起来。
我们在之前的《大城市,县城和农村:做题家的无尽轮回》里提到过,大学扩招确实增加了农村和小县城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城市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好处更多,更有机会获得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
而对于县城和农村较为底层的民众,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对此也有所察觉。这体现在他们既对子女的受教育水平和质量不敢期望过高,又对子女接受了这种水平不大高的教育之后,社会流动的效果也不敢期望过高。
不要以为他们是傻乎乎的“读书无用论”者,他们也是理性的,他们的态度更像是“读书无望”。他们的心声是:
“读了那么多年书,结果工作还是很难找,我就不太想再花那么多精力了。”
教育缺位
中县的情况,是中国很多小县城情况的缩影,而且也不是悲观的缩影。毕竟中县居民方便去长三角的工厂打工,中县也早在十年前就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与之类似的还有沿海某地的某镇,以下简称南镇,南镇的孩子也产生了读书无望的情绪。
南镇居民出外打工也较为方便,但本地并没有太多能够留住人的令人满意的产业。所以该镇经济算不上贫困,得益于很多居民出外打工——这又让很多孩子缺少家长的陪伴。
有调查发现,南镇与父母一周相处时间少于5小时的学生超过一半,更有接近四分之一的人与父母一周相处时间少于1小时:这基本上就是留守儿童了。
父母在外做生意或打工,孩子被交给长辈看顾,在家庭教育方面是有缺失的,按照当地某中学校长的话说,就是:
“目前有一半学生的家长外出打工,基本无法出席家长会,更别说接受日常的家访,通过老师了解自己孩子的现状了。”
家庭教育缺失,和家庭衔接的学校方面也感受到了影响。
而在学校教育这端,我们之前的文章里提过,就读于重点学校的学生明显更容易考上大学。这就意味着每次升学都会是一次分流,而初中升高中的分流不仅仅是升入重点或者普通高中那么简单,还包括义务教育结束后的职业教育分流。如今是将中考成绩处于低分段的学生分流到中职学校。
当地比较严格执行普职1∶1分流升学的政策思路,这就意味着一半的学生初中毕业后不会去上高中。但是职业教育在民众心中印象并不如人意,当地又有重商轻工的文化观念,很少家长愿意让孩子接受职业教育。
当地的初中教育质量也不够好,初中生们未必清楚地直到上重点中学对他们前途的意义,但他们模模糊糊地明白,在当地的初中上学恐怕前途不太光明,就有辍学少年直言不讳地说:
“来这里教书的老师都是很差的。就是隔壁村的人,有多大见识?否则他们也不可能到我们这种农村学校里来当老师。”
失去了读书的希望,这些学生显然对学校的权威也就不甚敬畏了。在课堂上起哄架秧子,逃课去上网,抽烟等行为成为学生们的时尚,他们在青春期的叛逆行为中得到满足。
学生无视权威,老师管理起来麻烦就大了,这也让老师心力交瘁,对学生的违纪行为感到麻木,原本对学生的期望是“取得好成绩,考上好高中”,后来也就只能指望学生 “安安分分读完三年,别惹事就好”。
这番无奈的感叹也较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当地每升一个年级都会有不少学生流失,直到初中升高中的时候学生流失达到高潮,有老师还补充说,能读完初中就不错了:
“还好是有九年义务教育这个限制着学生们,使他们一般是初中毕业以后才出来混社会。”
“混社会”这三个字,表明当地的社会也似乎不能给孩子们较好的学习氛围。
逐渐失足
这就得提到南镇的“特殊产业”了,那就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盛行于南镇,等于给当地有坏心思的人提供了一条获得外部资金的渠道。随着外部资金从这条渠道源源不断地输入,当地的不良人物也开始活泛起来,甚至逐渐形成了组织,拉帮结派,一时间庙小妖风大,小镇成江湖。
不良的江湖风气也渗透到了未成年人当中。花个几十块钱就能支使未成年人帮自己干点危险的活,何乐而不为呢?有老师就这样讲述了电信诈骗者收买未成年人的经历:
“村子里的那些人一见那些学生仔寒暑假闲得没事干,就通过给些蝇头小利,指使他们帮忙到ATM机取钱。而且他们年纪小,就算万一被抓了也无法判刑。”
有了资金流入和社会上的示范,学校里的学生也混起了帮派,发生冲突,甚至闹到老师都不敢管的地步,有罪犯就是这样回忆当年的读书时代的:
“以前在那里读书,有时十几辆摩托车停在校门口等人寻仇。而且学校围墙到处都有缺口,经常有社会青年翻墙进来打架,我的一个同学被打了,叫爸爸过来,后来爸爸也被打。老师根本不敢管,以前有教导主任试过去管,但也被打得很厉害”。
社会势力进校园,会让更多学生不得不攀上社会势力,从而牵扯到社会事务中,不会上心读书了:
“我们一个班的同学,真正认真读书的可能就两三个,其他都是随便混,很多人混不到初中毕业就出来社会了。”
而等到初中毕业后,没有了义务教育的限制,很多青少年不会继续接受教育,而去混社会。在社会上混迹,假如身边的朋友失足,自己也就有可能耳濡目染走上类似的道路。当地还有电信诈骗这样一个失足发动机,源源不断地给犯罪分子提供金钱,诱惑社会青年,于是很多青少年进入社会就失足了。有诈骗犯就是这样说的:
“我走上这条路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身边的朋友个个都是好吃懒做,整天都是打游戏打麻将,都希望不用做都能赚到钱。我有个朋友打打电话一年就赚了十几万,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
南镇与中县的相同点是,读书在那里对很多学生是无望的。而不同点是,南镇有电信诈骗这样一个变量,很多青少年看到读书无望,混社会却可以赚到钱还不辛苦,很有可能就沦为了失足青年。辍学率高发和青年集体从事电信诈骗之间,简直无缝连接。
这更加剧了南镇学生的辍学或中断学业。南镇在初中阶段的辍学率高于其所在县其他镇的平均水平,中考升学率又低于其他镇的平均水平。
问题严峻
中县和南镇,都算不上贫困,两地产生的读书无望情绪却很严重,这未必就是经济贫困造成的,真实原因可能较为复杂。
一方面,如今的就业形势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读不上好大学出来找工作就很艰难。而我们之前的文章也提到过,重点学校的学生读好大学的机会更多,而对于这些小县城和镇子上的学生来说,进入重点学校太难了。
另一方面,这两个地方不至于陷入贫困,是靠大量人口外出打工,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留守儿童问题,家庭及教育的缺失让很多孩子成长缺乏约束,有电信诈骗犯就是这样描述的:
“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从我4岁到现在都没有再见过我的父亲。母亲长期在香港生活,我就一直在家乡跟着外婆长大。因为缺乏家庭的约束,从小就是玩耍着长大的,根本不会去想着什么读书之类的东西,玩是最重要的。”
现在网络上有一种风气,无限拔高家长在养育孩子问题上的责任,甚至不顾家庭条件的制约。家长能够陪伴孩子成长,如今都显得奢侈,毕竟有太多人要在外工作,甚至夫妻双方都在外工作孩子只能交给长辈看顾。
这种情况下,责任都推到家长身上,合适吗?
把因客观条件所限疏于教养的家长拿出来当靶子打,无视社会责任的缺位,是不是不大合理?鼓励生育的时候,倒是给养孩子的人一点实际支持呀。
但是改变又会触及很多利益。比如像中县和南镇这样的地方,并不贫穷,不够扶贫的标准,转移支付以就地扶贫,被转移支付的地方会乐意吗?又比如干脆放开城市户口限制,外来人口也能享受到大城市的教育、医疗等资源,大城市的居民会乐意吗?
但如果坐视这些问题不管呢?
中县的情况没有恶化,是因为居民还可以去长三角打工,也没琢磨出电信诈骗这种犯罪方法。可假如经济形势不大好,失业率上来了,这些地方的治安会不会出问题?
或许到时候,很多人会怀念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时代,毕竟很多人宁愿从厂里提桶跑路也要去跑外卖,这是货真价实的用脚投票。
留守儿童被社会人员利用来违法犯罪,也并不罕见了,他们是悲惨的受害者。比如去年初某地区的一个帐号每天不定时地进行网络直播,镜头前男孩赤身裸体,进行着淫秽色情内容直播。最后查出来是违法犯罪分子利用微小的利益,诱惑孩子们进行直播。顺便说一句,直播平台架设在泰国,这种利用留守儿童犯罪的事情都有跨国产业链了……
都说中国未来老龄化严重,可是下一代的看护还是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被解决,我们面对的可能是五条人《道山靓仔》里的那些问题了:
“道山靓仔咿哟
你为什么穿着你那破拖鞋
道山靓仔咿哟
你为什么不去剪头发
道山靓仔咿哟
你还是骑着你那辆破单车
老势势 你老势势
你老势势 你老势势”
参考文献
谢爱磊. "读书无用"还是"读书无望"——对农村底层居民教育观念的再认识[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7, 015(003):92-108.
陈先哲,全俊亘.从“失学少年”到“失足青年”的生成与治理——农村教育贫困的一种文化学解释.中国青年研究,2020(7):62-67.
恶心!利用留守儿童在直播间传播不雅内容,警方:不堪入目,尺度超出想象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600772237&ver=2600&signature=63V0Z3u9wDuHOH-dYn*ZqxFUZ8JJyEF7Fz74E1rdaDUrx4DRVLDS-K3PB*ZqUxHXXQOkANsQRYU609TNJr9sHv3KYN6xn01PmcNA7ohIhpID6068CpDCCHlQbadEVHJp&new=1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wind_1917
(作者:豆腐乳儿。来源:非凡油条。责任编辑:郭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