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雾霾成为网红,甚至引发恐惧时。资本大佬们纷纷痛心疾首呼吁我们要重视环境,马先生,王先生,董女士们都不约而同这么做。

有的发现了真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八岁那年就知道这事),有的犀利睿智指出:嗯,这个问题还是要重视的!

别无选择”,但又没有给出真正解决办法。雾霾是环境问题,本质上是社会问题,跟水源污染,土地污染,植被破坏等问题一样,都是人类工业社会发展过程必须面对的挑战。

解决环境问题不是中国一家的事,这个世界真的要治理环境,只有两条路:革命或者改良。

有人在中国制造恐慌,有人在中国制造愤怒。高喊移民躲避雾霾的人,鬼知道你是不是真移民?谁家移民要喊得全世界知道?14亿人民都移美国?这演技过于浮夸。

中国雾霾:革命还是改良?-激流网       去美国躲雾霾并非理智选择。碧海蓝天索马里,才是宜居之所,养生之地。装什么装?

重要的是中国该如何面对这条必经之路?马老板说他小时候很少听说癌症,现在时常在周围耳闻。

神的话,不能细想,一细想就出问题,他想回到哪个时代?

环境革命

“生态”概念是在1860年之后,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最先提出来,到今天,其涵意和影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人类要重视环境和生态,不要对大自然肆意索取,这观点肯定没有人会反对,但这会引起一个重大的意识形态立场之分。

“生态”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

很显然,生态学是唯物主义对大自然的科学论述。只有运用好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两件武器,才能真正解决全人类环境问题。

而与之相反,坚持“唯心论”的资本主义世界,是不可能真正去解决生态问题。试图以雾霾攻击社会主义体制,本身就是一种悖论。

英国工业革命爆发后,带动整个欧洲经济大发展,然而在1831年,征服欧洲的却是霍乱,从马赛到圣彼得堡,都被霍乱横扫。

伤寒和霍乱在欧洲并不奇怪,导致它大面积肆虐的原因是水源污染,也就是城市卫生环境随着工业发展,急剧恶化。

但是一开始,资产阶级并不重视,因为无论在巴黎,伦敦,维也纳还是柏林,富人区和穷人区(劳工)的居住条件是两个世界。

溺陷在苦难深渊的平民,跟富人有什么关系?只有财富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不久之后富人们坐不住了,霍乱很公平,当它向富人区蔓延时,富人遭受到跟平民们一样的痛苦,于是有计划的城市改建和改善才开始进行。

1842年,奥尔良公爵(王位继承人)在巴黎举办化妆舞会,一个豪门云集慈善盛典,罗思柴尔德夫人戴着价值150万法郎(购买力相当于现在4500万欧元)的钻石项链,向记者们呼吁要重视欧洲的环境。

而同时,英国大曼彻斯特的罗奇代尔市,却有两千名妇女口中唱着圣歌,在城市主街里行进,当善人们的面包分发下去时,她们的歌声变成了喊叫,像母狗一样在泥地里抢夺面包并狼吞虎咽。

中国雾霾:革命还是改良?-激流网       罗思柴尔德夫人和她们有什么区别?伯爵夫人是不会吃脏面包的,而她们却如此渴望面包,不在乎是否沾上了泥水,再多的悲哀也只能在宗教中寻求慰藉。

对于生活在工业都市的劳工大众来说,城市环境并不是他们首要考虑的问题,也没时间考虑。感谢霍乱,一两代人之后,欧洲环境终于被慢慢改善。

马先生说雾霾令他很开心,因为空气没有特供,他的反讽充满着狡黠。很聪明的将自己与平民百姓站到了一起,而把矛头指向了别处。

谁要是问台湾郭先生对环境问题看法,他照样能说得催人泪下,发人深省,但富X康员工们工作少一分钟都不行。

氯漂白法、电镀法、镀锌法等每一项新技术发明,当年都在欧洲资本家圈子里引起兴奋和喜悦。

然后,各国争相引进,因为政治家很清楚,谁能在工业时代跑到别人前面,谁就能去奴役那些工业落后的国家。

山青水秀农业社会,无论是古老的中国还是印度,都成了殖民者的乐园。掠夺和破坏之后,他们今天可以把一切污染产业转移到周边国家,比如墨西哥和哥伦比亚。

转移之后,伦敦,巴黎,纽约变得街貌整洁,空气清鲜,而后来进行工业发展的国家,却不得不再次重走发达国家的老路。

这时,西方要求你跟他们一道控制碳排放量。根据他们的逻辑,美国人过的生活标准,如果让中国人也去体验,那将是种灾难。

一百多年前,当采矿业,化工业,钢铁业进行大规模集中生产时,环境污染问题也集中爆发,但资本家仍然对未来充满乐观,一直到环保主义运动出现,因为看起来谁也逃离不了。

工业化与自然环境如何平衡?欧洲思想家也在争辩,狄更斯,莫里斯,拉斯金等人在观点上进行着激烈交锋,但没有人希望回到新石器时代。

后来印度圣雄甘地明确提出排斥工业化,宁可要手摇纺织,也不要机器大生产。没人敢跟他争辩,只能默默祝福印度成功。

不看清工业化的历史,不看清中国未来方向,不看清打着“雾霾”旗号贩售私货者的嘴脸,就会陷入迷失之中。

单单要解决雾霾,并不困难,一场革命就OK,但每个人都要做牺牲部份利益的准备。革什么命?当然不是颜色革命这种伤天害理的玩意儿。

革市场经济的命,在最短的时间内,停掉一切与雾霾产生有关联的企业,以大面积失业为代价让进城人员回乡,加油站凭票供油(每车按月定油量),不再以鼓励消费为目标进行生产,而是以生活需要进行定量生产。

把市场经济转轨到计划经济,简单粗暴,行之有效,但这可能吗?虽然我说的很认真,你仍然认为我在感情用事。

如果真的这么做,大佬们会跳起来跟你没完,“良心记者”立刻会再做一部片子来控诉中国经济失去了活力,因为她藏在雾霾中的瞄准体制的私货无处可藏了。

然而这种“环境革命”绝大多数人必定反对,因为谁也不愿在一片田园风光之中每天步行养鸡种地,我是说每天,不是周未农家乐。

这不符合我国国情,我们都知道只有增加生产,才能减少贫困。

只有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去看世界,才会明白“富裕与贫困,生产与破坏,秩序与混乱”之间关系,它们都是中国社会进程中的不同侧面。

革命,是动力,是精神,是理想,是抱负,威力无比。雾霾,毕竟是社会问题,不是政治问题。

所以不可能以革命方式去对待,资本家不用怕,革市场经济的命只是说说,请把心放回肚子,继续装你的B。

很奇怪,明明不是政治问题,有一些人非要把雾霾往政治上引,你们是太闲了吗?

请不要跟着西方圣谕,把雾霾变得跟人权一样,变成政治棍棒,用来敲打中国,这只能招人反感,不利于你们的“民主”大业。

当然,革命思想要传递给西方社会的民众们,让他们起来革资本主义的命,等波音公司,丰田汽车,美孚石油一停产,什么碳排放,什么温室气体控制,都不叫事儿,你好我也好。

环境改良

既然不需要革命方式来处理雾霾,改良则是必由之路。

“唯心主义”者以为只要喊喊口号,撒撒鸡汤,就能驱散满天雾霾,能做到吗?

他们是希望让别人去为减轻雾霾做努力,自己则完全不动,除了开着大排量汽车去四处拍照,来网上嚎上一嗓子,什么也不用做。这不是改良,这是鸡贼。

所谓改良,就是寻求由政府,大团休,小团体,家庭,个人共同来治理雾霾,能不能将自己固化的生活方式做一点改变?能不能想一想下一步怎么办?

舆论可以制造恐慌,也可以产生动力。如果只会呼吁,那么再真诚呼吁也只是呼吁。

治理雾霾,肯定不可能是一件小打小闹的事情,以改良方式去推进环境改善,它同样会涉及到经济与社会的某种变动。

我们不止一次听到过:资源节约,资源管理,资源整合等概念,但往往局限于行政部门之间,如何让民众参于其中,则需要更大的耐心和精力去做。

环境治理永远存在着矛盾,美国当年也一样,环保主义者要求改善环境,失业者则要求工作机会。

英国南威尔士环保主义分子曾经到矿区劝说那些矿工:离开这个危险的行业吧,因为你的肺里都是煤灰。

矿工不干活,他家里的老婆,孩子怎么办?他们只能笑笑。

环保主义分子又去矿主那里劝说,煤老板在乡间别墅神清气爽的响应了号召:对,这里的环境不容破坏!周未一过,老板们回到办公室,继续他们的事业。

南威尔士矿主有什么不对吗?法律上他们完全合法。

中国雾霾:革命还是改良?-激流网       蔡英文不是喊“用爱发电”吗?骗到选票后,她的冷气可以尽情乱开,别人则要限于26度,环保已经成了一种政治诈骗手段,比煤老板的虚伪恶劣百倍。

已经富裕的发达国家,会趾高气昂的指着中国人鼻子说:我们经历了工业革命,经历过工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矛盾和伤害,了解其中难处,所以我们有资格提醒你们中国人,不要重蹈我们的覆辙。

国内也迎合这种论调,但问题是,在这种必经之路上,我们还能绕过去不成?

雾霾作为一种社会问题,显然是经济秩序上出了问题,要调整秩序就要先问责。

中国雾霾:革命还是改良?-激流网       某些官员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被“良心记者”“良心学者”牵着鼻子走,甚至在排污,治污等数据上弄虚作假。

我们要面对这些事实,中国环境治理还只是起步阶段,今后必定是一场苦战,沟通和协商是最好的办法。

政府发展经济,有五年计划。那么,治理环境,是否也应当有类似计划,使人能看到阶段性的效果,才有实实在在的信心。

中国雾霾:革命还是改良?-激流网       千万别忘了走群众路线,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作者: 后沙月光。来源: 后沙月光论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