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工家庭出身的孩子,老家在湖北。作为劳动力输出大省,湖北每年都有很多农民外出谋生,依靠在外打工挣点工资来补贴家用。在我三四岁的时候,我爸妈就先后去了沿海城市。因为我妈和婆家的矛盾,家安在了我妈这边,所以我最熟悉的不是伯伯婶婶,而是舅舅和大姨小姨,以及表弟表妹。我的两个舅舅以及大姨也都在外面打拼,一个哥哥年纪比较大,没有跟我们一起,但剩下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连同我,都是由我外婆带大的。两个姐姐和我差不多年纪,一个妹妹小我五六岁。
记忆深刻的一顿打
我们那边的农民家庭普遍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我外婆尤其重视。我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就是和读书有关。
我小时候也没有太多的玩具,性格又比较安静,也因此不太合群。小孩子是耐不住寂寞的,为了能和其他小孩一起玩耍,就要有同样的玩具。那时我还在上小学,不太懂事。开学没多久后,我禁不住诱惑,把新发下来的课本撕掉,用这些崭新的纸来做玩具。
外婆晚上发现这件事后勃然大怒。当时我们的家庭的条件特别差,外婆有时候甚至会出去到处捡废品换钱,也会到田里面捡别人割稻子割麦子时因为疏忽而残留在田里面的稻穗和麦穗,搓碎后去壳自己吃,或者攒够一定量后拉到打米厂去加工。在这种家庭条件下,撕新课本做玩具的性质无疑是非常严重的。为了惩罚我,外婆搬来了洗衣服用的搓衣板,让我脱掉裤子跪在上面,又在外面折了一段树枝,摘掉叶子之后用它狠狠地抽我屁股。当时外婆一边使劲抽我,一边骂“看你长不长记性”。让我记忆深刻的不是疼痛,而是外婆边打我、骂我,却边流泪的情景。
长大了我才明白,这就是走投无路而只能含泪深信“知识改变命运”的农村人。他们的辛酸和无奈,正好发泄在了年幼的我身上。
农村人普遍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这件事情,其实和农民这几十年来的境遇密切相关。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历过几年的繁荣,那时农民的收入因为农产品价格的虚高而有了较快增长。但很快农村就开始出现了分化,少部分人先富了起来,这帮人开始办工厂、搞多种经营等等,变成了所谓的成功者;而大部分农民发现自己通过种地挣钱变得越来越困难,于是他们开始向城市流动,想要在城里面找些活干。
李乃花作品:农民工的一天
在“从头再来”的年代,城市对于农民工并不友好,市民们对农民工的称谓是“打工仔”、“乡巴佬”、“盲流”等等带有歧视性色彩的词语。进城后的农民们大多在城市里野蛮的血汗工厂里工作——这意味着极低的工资、高强度的劳动、脏乱的集体宿舍、几乎不会有的劳动保护、频繁发生的工伤等等。现实的遭遇使得外出打工的农民们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即一个人如果没有文化,到哪都要受欺负,没有人家挣得多,还要天天受人气。因此农民们非常重视教育。在八九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期,确实有很少部分人通过读书上了大学,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于是,高考这条路成为了农村人眼中通向上层社会的一条重要通道。这种认识一直持续到现在,虽然高考的路越走越窄,但农村人还是普遍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初中的叛逆少年们
我初中的生活比较平淡。那时我读书比较勤奋,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平常我也和那些好学生为伍,讨论一些作业课程相关的问题。但现在回忆起来,我印象比较深的反而是那些坏学生,他们的生活与我们这些受老师喜欢的“好学生”相比实在丰富得多。
每个人的初中班级里面总会有一些调皮的同学,他们不按时交作业,下课后会和别的同学疯打,拉帮结派是他们的家常便饭。为了保证整个班集体的学习氛围,班主任往往会特别严厉地打击他们的这些行为。当自己还小时,总觉得他们是那么不听话不服管,对学习也不热心,他们讨厌上学肯定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但现在看来,他们的这些行为,只不过是叛逆青年对这个一切为了考试的教育体制的反抗罢了。
他们不习惯天天像和尚念经一样地去背英语单词,不习惯每天从早到晚经受各科老师轮番轰炸,不习惯那做到深夜也很难完成的课后作业,不习惯每天都要面对老师们的冷嘲热讽,不习惯食堂的糟糕饭菜,不习惯周一到周五都得闷在学校不能出去。总之,他们不能习惯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因为不习惯,所以一定要反抗。而他们的反抗,在要维护学校和班级制度的老师眼里面看来,就是在破坏其他同学刻苦学习的氛围和条件。于是,班上挨训的总是他们这一小拨人,老师更是针对他们设置了大大小小各种惩罚。应试教育体制不允许不爱学习爱玩儿的调皮学生在班级里面兴风作浪。这些调皮学生的反抗,在老师和同学眼里面,不过是青春期的叛逆心理作祟罢了,是没有出息的表现。
总体上来讲,在老师、家长和同学眼里,他们都是不成器的一批人,他们“烂泥扶不上墙”。随着年级升高,他们也大都退学的退学,混日子的混日子。而他们的最终的归宿,要么是去沿海城市的工厂打工,要么是去某某城市的中专或者技校读书,要么是去小县城里当小混混。前一段时间回到家乡,听闻从小和我一起长大的邻居(他因为不太爱读书,早早辍学去当了小混混),因为醉酒开车,和同街的另外一个年纪相仿的小伙子,出车祸离开了人世。他们的父母不得不白发人送黑发人,场面相当凄惨。
其他不算是坏学生的那些农村孩子在读书上的遭遇,虽然在出路上比他们要好一些,但都是在社会上做一些基础性的行业,能够通过读书跳出农门的学子,实在是少之又少。
临近高考时的抑郁症
高中的日子就更平淡了,那时自己和身边的同学简直就是学习机器。
值得一提的,是高三最后半年。虽然没有去医院查过,但是周围人都能看得出来,那时我是有着轻微的抑郁症的。
高三复习进行到后半程后,自己对学习已经多没有多大劲头,大多数时候是在勉力维持。当时对我来讲,学习变成了非常令人痛苦的事情:和别人竞争的动力在长达三年的长跑中早已被消磨干净,自己想要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动力也不是很足,对所学习课程的兴趣也不多。所谓学习于我而言只不过是不停地完成复习任务罢了,没有太多乐趣可言。我不过是一台加工试题的机器罢了。那时我始终想不明白一个问题:自己是为了什么学习。我对当大官挣大钱不感冒,也没有将来做一个科学家的远大理想,也不想活得像机器一样,老师让干啥就干啥,更不想只是为了和其他同学分一个高下。那时我是很迷茫的,没有什么动力可言。既然想不明白,那就和周围的同学一样吧,反正听老师的总不会有错。
但虽然和周围同学一样在复习备考,但我发现自己已经比不过周围的同学了。他们的成绩和排名在不停上涨,我的成绩却一直摇摆不定,甚至会略有下滑。我虽然没有那么多追求,但成绩的下滑确实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毕竟成绩和排名是高三下半年里学生们最看重的东西了。成绩太差的话,我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所以尽管已经没有学习的动力,我却不断地谴责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想要让自己从这种混日子的状态中摆脱出来,想要让自己重新变得对学习充满兴趣,对高考充满信心,对考试充满希望。但事物的发展总是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的。因为我已经没有了学习的动力,无论怎么样逼迫自己,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可能上得去。而且一个人长时间处于焦虑的状态下精神总是会出问题的。我后来悲剧地发现,自己晚上开始睡不着了,白天也提不起精神来,脑子总是有种迷迷糊糊的感觉。那时其实没想到这可能会是抑郁症,只是觉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幸运的是,这种不健康的精神状态,随着高考的结束就烟消云散了。
我学习的生命故事到这就告一段落了。但千千万万农村孩子还在过同样的生活。他们还要忍受死板僵硬的应试教育,还要高中没毕业就去工厂工作,还要和几百万同龄人一起挤高考的独木桥,还要重复父辈们进城打工的命运。他们是天生就该经受这样的命运吗?我觉得不是的。农村老一辈人向上流动无望,所以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下一代人的教育上,农村的学生们也只好背上这沉重的包袱。为了保证好成绩,教育的设计必然完全围绕提高分数来设计,不会顾及学生们的全面发展问题。高考的独木桥变得越来越挤,能够通过高考进入好大学的农村学生也越来越少,竞争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农村学生在读书上的遭遇,说来令人落泪。
农村学生们的遭遇为什么会是这样子呢?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关注网站的老师和朋友,激流网现推出会员制度:详见激流网会员办理方案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作者:夏语冰。来源:本文为激流网原创首发,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责任编辑:邱铭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