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姜泊庭,在北京生活了12年,今年即将小学毕业。我一直觉得自己是北京人,这里就是我的家。
可妈妈却告诉我:或许明天我就要离开这里,回去河南老家念书,因为这里的学校没有我的位置……」
起床,收拾被褥,出门买早餐,送孩子去上学……住在东五环的朱秋燕一家和许多普通的北京居民一样,重复着奔忙的一天。
而最近这份安宁却遭遇了变故,饭桌上,她一边给两个儿子姜泊庭姜泊阳夹菜,一边念叨着:「再过几天你们就要小学毕业了,好好珍惜这段日子吧,以后还能不能在这里就不一定了。」
这话从何说起呢?
13年前,朱秋燕举家来到北京务工,丈夫在新工人艺术团工作,自己在同心实验学校当舞蹈老师,两个儿子自然也一直在这个学校上学。如今即将小升初,但孩子的学籍还留在河南老家,这意味着他们不符合北京公立学校的入学条件。
这就是姜泊庭如今陷入的困境,这个爸爸妈妈陪伴他长大的地方,这个承载了他所有童年被当作「家」的地方,已经不再那么轻易地容纳他。他终究被当作了「外乡人」,而在这后背,映射出的是一个更加庞大的群体,那些被边缘化的务工人员子女——流动儿童。
很多城市如今的初中入学,都实行条件制或积分制,学位紧张导致他们无法享受与城市同龄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六年级的流动儿童中便有大量被迫返乡就读,形成「回流」。
粗略统计,每年仅北上广深四座城市,就有约7万名小学毕业生返乡,其中很大一部分将成为留守儿童。
然而,返乡并不意味着问题的终结,却恰恰是更多问题的开始。
一方面,亲子的骤然分离,对孩子和父母来说都是情感创伤。这种「不稳定」会让孩子失去原有的亲情归属感,孤独感和负面情绪陡然增加。曾有一项基于河北、四川两省137所农村寄宿制小学的研究表明,回流儿童的抑郁水平高于普通儿童和留守儿童。
另一方面,由于两地教学方法、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差距,流动儿童返乡之后通常会面临学业和社交上的多重挑战。所谓由奢入俭难,城市出生成长的孩子,接受过相对先进的教育理念,拥有性情相投比较稳定的社交圈,再回到陌生的老家很可能无所适从。
所以朱秋燕没有放弃,母亲的身份让她面对户籍砌成的高墙也并未气馁,采访中她一直强调说,孩子无论如何都该呆在父母身边。哪怕自己辛苦一点,也要把孩子留在这里。
陪着孩子一路看了不少学校,最后她把目光锁定在河北的燕郊、三河、衡水中学,尽管高昂的学费对这家人来说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压力,但在距离上或许相对是个好选择。
这样的故事让人触动,我们非常体谅他们所面对的现实困难,而我们能做的,是希望给到这些家庭一些支撑的力量。
教育本身,不因流动儿童的标签产生差别。
富足安稳的生活固然是孩子所需要的成长环境,但比之更重要的是安全的家庭氛围,没有身体和语言暴力;是父母的情感和谐,能够适当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是充分的亲子沟通,让孩子感受到被支持被理解被爱护。
只要能让孩子们得到归属感与价值感,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流动儿童没有「根」的问题。
要知道,对孩子们来说「家」只有一个概念:父母在哪,家就在哪。
就像歌里唱到的那样——
「在这个大大的城市边有间出租屋是我的家
我的家它不太稳定但是我很爱它
搬过了几次家走过了几座城
跟随着父母飘呀飘我已经记不清
我们停在这里又可能会离去
只要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就是一个温暖的家」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关注网站的老师和朋友,激流网现推出会员制度:详见激流网会员办理方案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来源:微信公号“有养”。责任编辑:培天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