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只有帝国之间才会有相互制裁的全球性的贸易战。今天的贸易战,如果真能持续地打起来,恰恰证明中国资本的崛起已经对美国的世界霸权形成了足够大的威胁,否则中国是没有资格与美国打贸易战的。
虽然一战、二战都和贸易战有关,但是以前的贸易战和今天的截然不同。二战以来,在以美帝独霸为前提的全球化过程中,各发达国家产业资本之间全球性产业链的扩展造就了一个高度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全球性的产业关系。同时,以华尔街财团为代表的金融资本更是立足于全球的投资和收益。这些与二战前列强各国的产业和金融主要立足于国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表面上,以世界500强为代表的全球性垄断资本看起来是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实际上他们是同床异梦。垄断资本的各方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全球市场和资源的争夺,只是在美国老大的监管下,他们全然不能依靠二战前的那种老殖民主义的手段相互争夺罢了。
从美国全球化的金融垄断资本和产业资本的视角出发,他们的基本理念是新自由主义。按理说,今天的贸易战和贸易保护主义应该不符合这些全球化垄断资本的利益。
那么为什么特朗普一定要打贸易战呢?这里面有至少两个原因。其一是美国本土资本集团反对全球化的诉求,其二是美国资本不得不面对来自中国的挑战。
美国本土资本集团反对全球化的诉求
美国的资本财团大体上可以分为全球化的金融、产业资本和本土为主的产业资本。华尔街投行,汽车、飞机制造等行业属于前者,钢铁等行业、房地产?属于后者。全球化对那些具有先天竞争优势的比如美国的农业非常有利,而对美国制造业的冲击取决于运费占售价比。比如水泥一类的产品基本上是当地生产,当地使用,全球化对其影响不大(中国超过世界一半的水泥产能除了周边国家以外冲击不了世界的其他地方)。相反地,电子、轻工业品等等运费占比低的行业从八十年代起就逐渐走向崩溃,转移到劳动力、资源具有竞争优势的地方。全球化对那些产业链相对比较长的,比如汽车制造业的冲击并不大,或他们的适应性比较强,但是对于那些本身的产业链并不长的,运费占比不算高的行业,比如钢铁行业反而形成了越来越强劲的威胁。
美国资本财团对全球化的态度因而取决于全球化对自己的影响。八十年代以来全球化对美国制造业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美国本土资本对全球化的抵制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只不过他们打的是一场退却战。
以下图表可以反映制造业在美国的没落。
1990年美国还算是个制造业大国(蓝色制造业部分占大多数):
2015年美国的制造业(蓝色部分)已经很少:
图一:美国各州最高就业部门1990到2015年的转变 资料来源:美国劳工统计局网站https://www.bls.gov
早在1992年,克林顿之所以能上台就是因为共和党内部反对全球化的罗斯•佩罗与老布什的分裂所致(结果克林顿得票43%,老布什37%,佩罗19%),而特朗普上台是这一派的回光返照,属于一个偶然事件。
打贸易战是美国世界霸权走向没落的象征。但是,特朗普的贸易战是否能够打下去,最终还是要取决于美国全球化的金融、产业寡头资本的态度。这是因为金融资本已经成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太上皇”。
美国资本主义的崛起依靠的是制造业,而非金融。因为产业资本考虑的是长远,而金融资本赚的是眼前,大萧条期间美国工业资本势力对当时大肆兴风作浪胡作非为的金融资本可以说是深恶痛绝,对他们设制了种种的“紧箍咒”和“防火墙”,严厉地管制着金融资本的活动范围。二战以后美国的制造业达到了顶峰,一度占据世界工业产值的一半。但是,随着美国世界霸权的确立和战后德、日等帝国经济的复苏,在垄断资本集中所必然产生的金融化趋势和美元霸权的推动下,美国的金融业迅速扩张,而制造业的垄断地位却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挑战,美国资本主义走向腐朽,金融业逐步替代制造业成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太上皇”,进而影响了美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七、八十年代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比较强势的美元有利于全球化的美国金融资本(同样的美元可以让他们掌控更多的世界资源),但是对美国本土的产业资本却是个灾难(因为在国内他们会受到国际竞争对手相对廉价产品的冲击,而自己的产品在国外就损失一部分竞争力)。七十年代的美国政府曾经试图在协助产业资本克服生产过剩危机的同时满足金融资本全球扩张的诉求,其结果是蔓延无际的滞涨,两面不讨好。
金融资本此刻掀起了新自由主义的大旗,推举代表着他们利益的里根上台。后者大刀阔斧地“去管制”,解禁了一大批对市场行为的规范。金融资本又通过美联储大幅度提高利率,主动制造了一场深度的危机。这两者可以说是“金融党”最后战胜“工业党”的标记性事件。从此以后,美国的制造业一落千丈,空心化日益严重,美国资本主义从制造业垄断的腐朽转向金融业的寄生。
这是新自由主义兴起的根本原因。它反映了金融资本在二战后的利益。他们一再地向禁锢金融资本的管制发起进攻,一步步地甩掉那些三十年代套在他们头上的“紧箍咒”,突破一道道那些妨碍他们扩张的“防火墙”。其直接的后果就是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但是他们至今还不敢完全退出通过“放水”,吹资产泡沫的方法来缓解经济危机的招数,因而严重地束缚着他们面对着就即将来临的下一场经济危机所能采取的补救措施。
今天的贸易战,特朗普打的是就业的旗帜。但是,无论美国政客多么蛊惑人心的诺言,只要金融业是美国资本主义的“太上皇”,制造业就不可能回流美国。贸易保护从来都是为了保护那些雇佣工人的老板而发起的。但是,为了捍卫正在消亡的美国产业,全球化的美国产业资本是不会允许特朗普通过贸易保护来牺牲他们具有优势的产业。
再说,特朗普这种打着重商主义旗号的政客非要说贸易逆差意味着美国少赚钱了,吃亏了。但是金融资本知道,有了美元霸权,美国称霸世界的政府军事预算赤字可以通过美联储印发钞票来填补,因而他可以不用吹灰之力购买来自世界各地的物资。他不准备也没有能力偿还天文数字的美国政府债务,除非他出卖美国的资产。特朗普执意要减少贸易逆差实际上意味着他在逼迫美国偿还自己的债务。因此,华尔街的金融资本对保护美国本土的实体经济不感兴趣。
但是,来自中国的挑战会迫使美国全球化的金融、产业寡头资本跟着特朗普一起制裁中国。
美国的垄断资本势力不得不面对来自中国的挑战
这场贸易战最初就是由美国发起的所谓“301条款”(即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调查引起的。它代表了美国对中国资本崛起的最集中的担忧。其核心指责归纳为:
A. 中国政府对在华美国企业的技术转让要求;
B. 中国政府对在华美国企业经营的许可限制;
C. 中国政府力推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通过收购美国企业以便获得尖端技术及知识产权,和大规模的技术转让;
D. 中国政府纵容入侵美国商业计算机网络窃取美国知识产权、商业机密,为中国企业提供了竞争优势的行为。
其中他们最反对的就是以国家队为后盾的“中国制造2025”。
美国担心在科技上被中国赶超是有依据的。我们可以从商业性研发和专利、基础科学研究、军火科技和全球贸易价值链的四个方面来考察中国资本的崛起对美国的挑战。
1、衡量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科技发展速度和潜力的两个比较直观的综合指标是研发投入(R&D)和专利申请。从这两个指标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美国为什么感觉到中国在科技上的发展对其所造成的威胁。
图二:美、日、欧(英、德、法)和中国在研发投入上的对比 资料来源: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网站https://www.nsf.gov/statistics/2018/nsb20181/report/sections/overview/r-d-expenditures-and-r-d-intensity
图三:美、日、欧(英、德、法)和中国专利申请占比的对比 资料来源:根据WIPO国际专利网站资料整理https://www3.wipo.int
2、以上只是商业研发和专利的数据,其中不乏注水的因素,也并不一定反映基础研究的能力。衡量后者的一个比较常用的标准是基础科学学术论文的影响因子,其中一个指标是SJR(SCImago Joumal Rankings)。它是一个既考虑了期刊被引数量,又考虑了期刊被引质量的指标。我们可以从下图中看出中国在基础研究上是直追美国,超越了其他所有发达国家的一个后起之秀。即便是扣除了学术造假(不是特色特有)的因素以外,这种追赶的趋势还是不可否定的。这个不能不引起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担心。
图四:美、日、欧(英、德、法)和中国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被引用数 资料来源:根据SJR网站资料整理https://www.scimagojr.com
3、由于军火制造最能反映一个国家独立自主的科技能力,因此除了以上指标以外,占据了2013-2017年世界军火市场可观份额的中国出口(是美、俄、法、德之后的第五军火出口国)就足以使得美国对中国在科技上的挑战(如下图所示)倍感不安。
图五:美、俄、欧(法、德、英)和中国在世界军火市场的份额资料来源:统计网站https://www.statista.com
4、中国在科技上的发展使得他可以不断的提高他所能够分享的全球价值链的附加值。从以下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光是中国的出口不断的增加,而且在入世以后,他的出口附加值总体也是在上升,挤压着发达国家的出口附加值。这个对现有的全球利益链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由于附加值的计算比较复杂,不同的假设和算法会有不同的数值,但是无论何种算法,以下图表所反映的总体趋势是难以扭转的。
图六:美、俄、欧(英、法、德)和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各自附加值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网站 https://data.oecd.org/trade/domestic-value-added-in-gross-exports.htm
因此,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资本对世界市场和资源的需求急剧上升,为了缓解产能过剩所造成的压力,中国资本必须走出去。亚投行,“一带一路”等措施都是这类需求的反映,它也同时不可避免地蚕食着美国的势力范围。中国资本要走出去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以便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国的贸易或投资可以避开美元,减少汇率波动的风险,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但是要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就必须开放外汇和资本流通的市场,否则外商回避使用人民币。所以中国过去对资本流通的各种限制目前正在逐步地取消。这些都是为中国资本走出去铺垫的举动。
既然中国资本要走出去,那么就不得不让外资也走进来,否则不好走出去。世界上对外开放最宽松的是两类国家。一类是不需要担心外资入侵的像美国这样的超级核大国或发达国家,一类是像菲律宾这样的没有多少主权的第三世界国家。表一反映了这一情况:
表一:西方眼中的投资自由度打分和排序(2018年版)
资料来源:https://www.theglobaleconomy.com/
随着美国霸权的没落,他越来越在乎外资在美国的投资,尤其是来自中国的资本。相反的,随着中国的崛起,他对外资的控制就越来越放开,比如最近公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外《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就反映了他掌控局势和外资的自信。有着核大国军备做后盾,中国可以实验性的放开对外资的管控。如果他发现哪些地方对自己不利,他可以改,就像美国可以以国家安全为理由随意启动惩罚外资的“301条款”调查那样。
但是这些基于自信的开放措施并没有能够换回越来越不自信的美国的信赖。
为了自己的世界霸权,美国必须想尽一切办法阻止中国的产业升级。这是他的核心利益所在。在这方面,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美国有着共同的利益。
因此,当前的贸易战可能有以下几个结局。
贸易战的一个极端可能是打不到一年,结果遭受美国国内的一片反对,坚持不下去,特朗普倒台,贸易战结束。但是美国制约中国,防止中国的产业升级这个目的并没有达到。因此,即便是贸易战结束了,不等于中美摩擦的结束,类似对中兴制裁的新的其他方式的摩擦和冲突,会变本加厉。
第二种极端的可能是贸易战逐步升级,美国迫使他的盟友中断和中国的贸易,加入对中国的制裁,谁要和中国贸易他就跟谁急,最后形成世界范围的分别以中美两国为代表的两个相互对立的贸易圈。从此世界贸易陷入类似冷战时期的两极运转形式,科技、军备竞赛加剧。但是由于美国对进口产品的严重依赖,这一结局的可能性不大。
在这两种比较极端的可能性之间,还会有其他的形式。比如,美国的全球化垄断资本和特朗普所代表的本土资本,为了他们的共同利益联合起来,人为地制造一场新的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迫使中国让步,甚至指望中国发生政治动荡,放弃产业升级的目标。
美国之所以会做出这种两败俱伤的贸易战举动是因为他今天所面的临挑战比当年来自日本的挑战要严重的多。
战后日本的经济在八十年代以前曾经有过一个相对高速的发展阶段,其在技术上对美国的冲击可以从专利申请的下图中看出:
图七:美、日专利申请的对比 资料来源:WIPO国际专利网站资料 https://www3.wipo.int
日本战后科技的快速发展对当时美国势力范围内的经济霸权确实形成了一个强劲的挑战。为此,在八十年代,美国通过广场协议和一系列轮番发起的类似“301条款”等制裁措施,首先成功地抑制了日本在制造业方面对美国的威胁,后来通过1997年亚洲的金融危机,他又成功地制约了日本金融资本对美国霸权的挑战。
美国之所以能够制裁日本,阻止日本崛起对美国的挑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日本在战后没有军事主权。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日本不得不就范。从此以后,日本的经济长期不振,再也无法形成对美国霸权的冲击(见下图九十年代后期)。
图八:美、日GDP的对比 资料来源:美联储网站资料 https://fred.stlouisfed.org
由此可见,美帝国主义以他的经济实力做全球经济的运动员,又以他的军事实力做全球“治理”的裁判员,现在他又依仗着自己高超的覆盖全球的窃听技术去指责追赶的后来者剽窃自己的知识产权。
但是,由于中国实质上是世界第二军事大国(俄罗斯虽然在核武器和科技上面要优越于中国,但是他没有强大的经济做后盾,其2017年的军费开支仅仅是中国的29%),美国完全不可能像制裁日本那样来制裁中国,美国就必须换一个打法。
只要对手没有国家队的参与,美国的大财团就有信心击败任何市场上的挑战者。2012年,世界银行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完成的中国展望报告——《2030 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是当初美国资本一厢情愿给中国开的实质上的私有化方案。他误以为在中国推动私有化的势力足够强大,私有化的方案能够尽快地实行,因此制约中国崛起的目的不难达到。
美国精心策划的私有化改革方案是他制约中国的最后希望。那个方案被搁置以后,美国绝望了。美国的资本集团不得不面对中国的崛起。他们普遍地意识到,只有打破中国的这种党政军企商为一体的国有资本集团的势力,他们才有可能遏制中国的崛起,才有可能防备自己在科技上的垄断地位被中国打破。以贸易战为契机,宁愿就像八十年代人为制造的那场经济危机一样,如果能够迫使中国的官方改变或最好放弃其产业升级的布局,无论是华尔街的财团,还是美国本土的制造业,都可能认为是必要的代价。贸易战背后的真实目的明显的就是遏制中国的崛起。
环球网社评7月4日写到:“美国对华政策正在经历从接触与融合到遏制战略的转变,而且这种转变已经不可逆转。这将对中国崛起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对华贸易战只是华盛顿遏制中国战略的开始,今后中美之间或将发生烈度更高的冲突。”
争夺世界霸权从来就没有共赢的方案,惨烈的“好戏”还在后面。Fasten your seatbelts,it’s going to be a bumpy ride!(过山车即将启动,请系好安全带!)
2018-7-7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关注网站的老师和朋友,激流网现推出会员制度:详见激流网会员办理方案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作者:阳和平。本文为激流网原创首发,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责任编辑:邱铭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