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刘强东涉嫌性侵的事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不同于墙倒众人推的看客心态和民族主义者“这是美国的阴谋”的叫嚣,笔者关注的是有关刘强东的另一件事,这件事发生在去年。
2017年,刘强东做客《改变世界:中国杰出企业家管理思想访谈录》时谈到:“咱们中国提出共产主义,过去很多人都觉得共产主义遥不可及,但是通过这两三年我们的技术布局,我突然发现其实共产主义真的在我们这一代就可以实现。因为机器人把你所有的工作做了,已经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人类可以享受,或者可以做点艺术性的、哲学上的东西。国家可以将财富分配给所有人,没有穷人和富人之分。”
消息一出,在社会上引起了一阵轰动,许多“社会责任感强烈”的学者纷纷发文反驳,理由也是千篇一律,像什么“效率低”、“通往奴役之路”等等。但是我认为,整个事件的关键不是什么计划经济、共产主义是否可行,而在于以下几点:
一、这种企业家发表疑似“支持共产主义、计划经济”的行为不是孤立的,这几年频繁发生。2017年5月26日下午,在2017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的“机器智能”高峰对话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演讲开篇重申,由于大数据时代的出现,未来30年将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进行重新定义。2016年3月,李彦宏在2016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中表示:“百度每天都能够积累很多数据,但是这些数据还是要和教育、医疗、金融等各个行业进行结合,数据必须要共享出来,才有价值。在百度百科上,共享经济的定义和共产主义的定义是很相似的,比如说按需分配。可以看到,近几年,几个在互联网领域有巨大影响力的企业家都发表了与刘强东相似的观点,为什么这不是孤立事件,为什么他们都会援引共产主义、计划经济这些词汇,就成为了很重要的问题。
二、这些企业家是如何理解共产主义的?我们可以看到,刘强东对共产主义的理解是这样的。共产主义是“中国提出”,“在我们这一代就可以实现”,机器人“把你所有的工作做了”和“已经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还讲了“国家可以将财富分配给所有人,没有穷人和富人之分”。马云对共产主义、计划经济,是没有给出准确定义的。李彦宏则是说,他在百度百科上看到共享经济和共产主义的定义是很相似的。那么这些人理解的是否准确?
三、为什么这些企业家会这样看待共产主义呢?在我们的印象中,企业家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表,应当对共产主义深恶痛绝,但是为什么上文提到的这些人会认为共产主义能够实现,并对此抱有一定的期待呢?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一点简单的分析。
对于第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的执政党的名字是中国共产党,党章和宪法也明确了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对于国家、政党和社会的意义。同时,中国有几十年的实行计划经济的历史。可以说,共产主义、计划经济,是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企业家们在阐释自己观点的时候,运用这些词汇,能够吸引注意,便于理解。
第二,反差感能够激发人们对于某一事物的关注。在人们的印象中,企业家、资本家与计划经济、共产主义是水火不容的。而这些企业家发表这方面的言论,势必会引起一般群众的好奇,也能勾起反对这些东西的人的恐慌,从而制造出新的热点。
第三,笔者认为,企业家们这样讲,可能也是一种对于将来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预演和宣告。中国从1992年正式宣告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至今也有不少年了。企业家们发表了这种“与国内意识形态相似,但同世界意识形态不同”的言论,还在相近的时间内分别谈到类似的观点,也是在说明:我们谈到的东西看似很远,其实很近了。
第四,就是社会存在层面的东西了。现实经济确实发生了一些之前不存在的变化。笔者无意向读者们详细阐释“共享经济”、“互联网经济”这些内容,但是可以简明扼要的说,中国目前,确实有生产社会化这一现象加强的趋势。就算企业家们对共产主义、计划经济理解有所偏差,甚至是故意歪曲,他们使用这些概念这一现象本身,也能说明一部分问题了。
第二个问题比较重要,也是笔者想要澄清的,这些企业家对共产主义的理解,到底存在什么问题?
刘强东所说的机器人生产的普及,现在确实是一个不断扩大的趋势,运用机器人等手段进行生产,也确实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但是,这意味着人类可以不用劳动了么?共产主义就是人类什么都不用干,机器人替人们包办一切么?
“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第433—436)这段出自《哥达纲领批判》的论述,就有力驳斥了刘强东的言论,共产主义不是不需要劳动,而是劳动成为了生活的第一需要。
刘强东最后的论述,也是存在问题的。第一,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共产主义社会是肯定不会有国家的,更谈不上由国家进行分配了。第二,共产主义运动确实会消灭贫富差距,但是共产主义不等于均贫富。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就曾批判过“粗陋的共产主义”思潮。这种思潮想把“不能被所有人作为私有财产占有的一切都消灭;它想用强制的方法把才能等等抛弃。在它看来,物质的直接占有是生活和存在的唯一目的;工人这个规定并没有被取消,而是被推广到一切人身上;私有财产关系仍然是整个共同体同实物世界的关系。”
当然,刘强东所提到的“人类可以享受,或者可以做点艺术性的、哲学上的东西”,这一点是没有太大问题的,确实,人们从雇佣性、奴役性劳动解放出来以后,肯定有着休息的权利,也有更多时间从事艺术、哲学创作。但是,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基础上。
同样,李彦宏的观点的漏洞,大家也能够感觉出来,共产主义社会中的按需分配,跟共享经济中的按需分配,两者也许存在相似之处,但终究是不同的两种东西。同样,共享经济与计划经济也是有着很大区别的,至少苏联建立并推广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那种中央集权化的计划经济,跟目前某些学者和研究人员宣传的共享经济有不少差别,感兴趣的同志和同学可以阅读美国作家凯文·凯利的相关著作。
第三个问题的答案,大家心里应该也比较清楚了。化用列宁的话说,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之大,使得反对他的人有时候不得不以支持他的面貌出现。也许这些企业家是真的对共产主义、计划经济缺乏了解,但是他们内心肯定是清楚的,如果真的坚持这些,就不能与利润发生联系。就拿李彦宏来说,他认为“数据必须要共享出来,才有价值”。但是百度搜索本身却有很强的盈利色彩。最近微博上的作家六六的微博也能说明这一点:
由于篇幅的限制,笔者未能详细分析这些企业家所在的行业发生的具体变化以及与共享经济的联系。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共享经济真的威胁到了财产所有权,这些企业家也会用宣传它的热情反对它。
参考资料
https://zhuanlan.zhihu.com/p/2744246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马克思对“粗陋的共产主义”的批判及其理论意义》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关注网站的老师和朋友,激流网现推出会员制度:详见激流网会员办理方案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作者:阐释者。本文为激流网原创首发,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责任编辑:邱铭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