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顶尖的智库Brookings(没有之一,连伯南克退休后都被“收编”于此),在最近的中产阶级研究报告中,用详尽的数据和调研揭示了一幅中产阶级全面下流化、底层自杀化、未来一代绝望化的恐怖图景。
一、中产阶级全面下流化
在Brookings的研究中,将全社会的人口按照5个20%划分,收入最高的20%和收入最低的20%中间的60%人口,被定义为美国的中产阶级。
Brookings发现,自1979年(编者注:撒切尔、里根实施资本主义经济全面自由化、为英美福利国家制度开始掘墓的起点)到2014年,原本为底层20%人口设计的社会安全网,其开支越来越向中产阶级人口倾斜,目前社会安全网资源的50%都用于兜住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在社会安全网中的“崛起”
Brookings称,美国社会安全网的开支,已经越来越多地从最低收入阶层流向相对较高收入阶层(即阶层下流化)。
而在全面下流化的总体趋势之下,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是自中产阶级收入长期全面的停滞。
Brookings称,虽然在过去50年,美国国家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处在中产阶层家庭的收入却变化很小。这一趋势在跟收入最高20%人口相比时显得更为明显:中产阶级家庭收入自1979年至2014年的真是增长(剔除通胀因素)仅28%,同期最高的20%增长了95%。
中产阶级家庭在过去几十年家庭收入中位数几乎停滞不前
更为重要的是,Brookings的研究发现,在过去这几十年中产阶级家庭取得的收入增长,全部都来自于家庭中女性开始出门工作的贡献,如果没有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女性参与到劳动大军,中产阶级家庭的实际收入在1979年至2013年间会出现巨大的下降。但女性参与工作对中产阶级家庭收入的提升已经达到极限,女性劳动参与率在最近开始下降。
第二层是中产阶级在奋斗了一生后,最后更加依赖社会安全网。
Brookings将由65岁以上人“领导”的家庭从中产阶级中剥离出来后发现,这一中产群体占据了社会安全网60%的资源,是1979年时的三倍。
65岁以上老年家庭个收入阶层对社会安全网资源的占用
那是不是因为美国老龄化导致的美国中产下流化?答案是否定的。即便将老年人家庭剔除,美国中产全面下流化的趋势并没有任何的变化。
剔除老年家庭后
二、底层自杀化
Brookings的研究显示,很多美国人的社会经济状况在不断恶化,特别是白人男性。没有大学学位的白人男性的中年自杀率实际在上升。自杀不仅包括直接自杀,还包括毒品和酒精的使用过度。
在多数统计研究都表明,尽管自杀有着各式各样的原因和触发因素,但经济因素是大多数自杀发生的根源。
在OECD国家中,自杀的绝对人数自2000年开始都在逐年下降,除了希腊和韩国外(希腊是因为整个经济的坍塌,韩国是因为几乎没有社会保障体系),最“扎眼”的就是经济持续复苏的美国。
自2003年开始,美国自杀人口每年都在稳步上升,即便在经济强劲复苏之后,整个趋势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最新数据显示,共有45000美国人在2016年选择自杀,较10年前暴增了40%以上。
更多的“联系”体现在自杀人口的地理分布上。而这一地理分布就当地的经济就业情况有很高的关联度。
美国各地区对全国就业贡献分布图(砖红色地区为就业净流失区域)
三、未来一代绝望化
Brookings对美国中产阶级研究的另一个发现是对未来一代的“绝望”。
大多数美国人都不太可能去关注跨代社会层级流动性的统计数据,但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强烈意识到,美国梦离自己的孩子越来越远了。
2014年调查显示,认为未来一代会比自己更好的比例,仅有21%,而2007年时这一比例有三分之一。
目前四分之三的美国人都觉得自己的孩子们长大以后不会比父母一辈过得更好。
美国人对自己孩子的前景越来越“绝望”
四、危险的信号?
面对这种国内不平衡的日益加重,Brookings的研究者们也大致分成了两派。
一派认为现在掌握了美国经济和政治机器的少数人[被戏称为美国梦的囤积者(Dream Hoarder)],通过各种机制上的设计想方设法阻止中产阶级向上流动,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即目前中产阶级下流化是由于机制变得不公平造成的);
另一外派反而认为,社会安全网的支出比例越来越被中产阶级占据,是社会安全网过于优厚的结果,应当进一步削减美国社会保障福利,增加领取福利的工作要求。(即认为社会安全网让中产变懒,应当通过削减安全网刺激中产更努力工作。)
目前来看,特朗普的施政方针,不管是减税还是废除奥巴马医保还是未来的福利改革方向,都采用了第二派的观点。而在美国内部矛盾无法通过内部机制缓解,反而被进一步激化的情况下,在未来其寻找外部替罪羊的几率只会越来越高。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关注网站的老师和朋友,激流网现推出会员制度:详见激流网会员办理方案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来源:微信公众号:华尔街见闻(ID:wallstreetcn)。责任编辑:邱铭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