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月4日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再次掀起反共高潮。4月下旬,川北工委书记李维在南充传达了党中央关于国统区“停止发展组织,撤退暴露党员,打破组织上的形式主义,不建立支部,独立作战,个别领导转地不转党,党员社会化、职业化、合法化”的指示和南方局的“三勤”方针。同年12月,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召开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指示,把西南的党建设成为更加坚强、更加能战斗的党,指出党的机关要熟悉国统区各方面的情况,善于估计形势,运用策略,创造各种各样的工作方法,使上层工作和下层工作,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党外联系和党内联系相互结合。以后又针对国民党的高压政策和部分党员缺乏工作信心的情况,周恩来提出:坚持以隐蔽为主,但在隐蔽中要做到“勤学、勤业、勤交友”,活动要做到“职业化、社会化、合法化”。批评了消极的隐蔽埋伏思想和不讲策略、不讲方法的斗争。按照“三勤三化”的要求,广安各地分散隐蔽的党员以开办经济实体、组织文化团体等方式联系群众,广交朋友,团结各界进步人士。其中以广安县最为典型,工作卓有成效。
成立广安代市纺织生产合作社 1940年10月27日,中共广安县委委员谈剑啸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广安代市纺织生产合作社”正式成立,谈剑啸任理事主席兼经理,郑启和的军师钟子范任董事主席,为策反郑创造了有利条件。
开办广安中兴纸厂1941年9月下旬,杨玉枢在成都通过各方面的活动被释放,并获得一张九十五军少校参谋的聘书回到广安,为他以后开展党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月底,南方局派苏荣、谢世荣、王帮藻来广安和杨玉枢取得联系后,在广安考查开办纸厂事宜。1942年4月,在苏荣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南方局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在广安古桥(今属华蓥市),原五权纸厂的基础上,开办广安中兴纸厂,解决《新华日报》用纸的问题,厂长王帮藻,经理谢世荣,常务董事苏荣皆是南方局派来的干部。周恩来指示:“长期以资本家身份办好这个纸厂,要使《新华日报》无后顾之忧,要以合法身份作掩护,做好统战工作和群众工作。”开办广安纸厂在险恶的环境中保证了《新华日报》的用纸,正确地开展了统战工作,既抓了经济斗争,又抓了政治斗争。
成立广安社会服务处消费合作社 1942年6月初,由中共党员杨玉枢邀集一部分人士成立“广安社会服务处消费合作社”。理事12人,有中共党员杨玉枢、唐敌侠、聂士毅、杜道皋等4人。社员中有中共党员金宗啸、曾繁佩、游远沛、张若一、陈梦非、龙文凤、丰炜光、邹万楷等。6月24日,广安蜀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筹备处正式成立。中共党员苏荣、李可极、杨玉枢皆是筹委会委员,陈梦非、聂士毅、邓致玖、杨玉枢、金宗啸、李可极、苏国华、杜道皋等74人为股东。公司从事造纸、生产陶器、开矿、设置农、牧场和其他生产事业。
组织广安“银星篮球队”1941年4月下旬,中共广安县委书记余立言根据南方局“广交友”的指示精神,与地下党员汪龙文一道组织了“广安银星篮球队”,队员有吴奉昭、丰炜光、吴家政、刘忠义、罗炎、吴思诲等人,通过打篮球,团结了一批社会进步青年。
开办“广安书报社”1941年5月底,在中共广安县委的支持下,丰炜光、李锡九、汪龙文、吴奉昭、杨玉枢、唐敌侠、陈华一等人集资开办了“广安书店”,丰炜光任董事长,聘请陈运钧任经理,秘密出售进步书刊吸引和团结青年学生。11月中旬,中共党员唐吉成,开办“广安书报社”,自任社长。
开办“安顺字号”1941年8月初,中共广安县委书记余立言和党员汪龙文积极支持广安县银行练习生要求增加工资的斗争,经吴奉昭的密切配合,斗争取得了胜利。同时为了筹集党的活动经费,掩护来往同志,余立言、汪龙文又在厚街51号开办了“安顺字号”,经营木材、木炭与布匹批发业务。
成立“三三川剧改进社”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中共党员杨玉枢利用袍哥组织出面开设茶园,联络广安县各阶层人士与川剧玩友,并邀集川剧界的王贵昌等知名人士,于1944年4月,成立了广安“三三川剧改进社”(以成立日农历三月初三得名)。杨玉枢出任社长,下设导演、编剧、音乐、拳术、道具、总务、基功、军训八个业务组。由王贵昌负责业务兼唱腔老师;王余膏负责剧本的曲牌与声腔设计,兼管总务工作;申万均负责乐器演奏;蒋泽均负责对外联络;艺人张光庭负责指导师生练功和辅导学员基本功训练;谢灵犀担任文化老师兼编剧;潘云程、杨大贵等人担任念戏和排戏;周稷、周炎负责绘制服装、景片和舞台美术设计;田煌、唐海泉负责服装道具的设计、制作和保管;罗克宣负责师生的生活管理和指导师生的军事训练。
剧社首批招收了40名学员(先后招生五批,共100余人),大部分来自孤儿院的孤儿和城乡贫民的子女。剧社开科后,立即破除了旧科班的陈规陋习,采用正规的艺术学校的培训方式办社,不仅有练功、练嗓、念腔和排戏等川剧表演艺术的各项基本功,还开设了文史、讲剧本、练书法等文化课和武术、体操、军训等健身课。要求老师去掉江湖班子的习气,处处以身作则,既教艺也教人,培养科生有志气,有理想、有奋发向上的精神、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剧社以“高台教化”和“寓教于乐”为宗旨,改革排练传统剧目,创新编演时装川剧。新戏排出后,杨玉枢亲自带领全班人马先辗转在广安各场镇,然后奔赴到附近的10多个县区公演,以新人、新戏、新台风吸引和教育广大观众,与周围各县民主人士建立了广泛联系,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扬和好评。通过戏剧的演出活动,不仅广泛宣传了革命进步思想,而且锻炼出了一支名震巴山蜀水的文艺新军。解放后,“三三剧社”并入了四川省川剧院二团,不少社员成为了享誉成渝等地的川剧名角和骨干。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wind_1917
(来源:广安在线。责任编辑:黄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