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生产是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要了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必须学习马克思的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只有用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武装,才能理解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认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社会发展规律,懂得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成为无产阶级自觉的革命战士。
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从旧社会过来的老工人,都有一部血泪斑斑的家史。回想旧社会,工人“吃的猪狗食,干的牛马活”,“做工做到老,不及一根草”,政治上受压迫,生活上无保障,日子越过越苦。
这是为什么?而那些资本家,成年不劳动,骑在工人头上作威作福,过着花天酒地、腐朽糜烂的生活,财产却越来越多,这又是为什么?马克思的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第--次揭露了这个秘密,科学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马克思的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是怎样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的呢?这就得先从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谈起。劳动力就是人的劳动能力,即一个人具有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在任何社会,劳动力都是生产的要素,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才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有两个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所谓“自由人”,就是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不受任何拘束或限制地当作商品来出卖;第二,劳动者是“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生产资料,也没有生活资料,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过日子。这两个条件,是在封建社会崩溃,小商品生产者日益分化,以及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资本家雇用工人,就是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把工人变成资本家的雇佣奴隶。
劳动力既成为商品,就象其他一切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价值,同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一样,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资本家要工人干活,就要维持工人的劳动能力。而要维持工人的劳动能力,工人就得吃饭、穿衣、住房子,就要有生活资料。所以,劳动力的价值,首先包括维持工人自身生存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同时,工人是会衰老、死亡的,资本家要维持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需要有新工人补充,所以,在劳动力的价值中,还不得不包括工人生儿育女养活家属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资本家为了要更多地剥削工人,一般都要求工人掌握一定的技术。工人要掌握某种技术,就得受一些教育和训练。这样,在劳动力价值中又不得不包括一定的教育或训练的费用,但这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一般来说,生产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为生产以上这些生活资料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者说,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工人生存和延续工人后代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至于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则同其他一切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劳动力是一种特殊商品,它的使用价值具有特殊的性质。其他一切商品如粮食、衣服等等,当它们的使用价值被消费掉的时候,不会创造出新的价值来。而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的使用,即工人进行劳动的时候,却能创造出价值,并且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来。“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正是看中了这个价值差额。”这个差额就叫剩余价值。
那末,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呢?现在我们就具体地来考察一下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以后,就迫使工人到资本家的工厂里去做工,为资本家生产商品。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它既是劳动过程,又是价值增殖过程。
劳动过程,是人们通过自已有目的的活动,借助于一定劳动手段,去改变劳动对象,使它适合于满足人们的某些需要的一种过程。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在资本家的支配下进行劳动,劳动成果归资本家占有。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结果,生产某些满足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但这并不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资本家让工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只是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不提供一定使用价值,商品就不会有人要,已经生产出来的价值(包括剩余价值在内)也就不能实现。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同时又是价值增殖过程。工人在生产使用价值的时候,同时也用他的活劳动创造了新的价值。工人新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这就叫做价值增殖。这种价值增殖是资本家所追求的终极目的,价值增殖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导方面。
以生产棉纱为例,资本家先购买了足够一个工人一天劳动十二小时所需要消耗的生产资料,假定这些生产资料的价值等于四十八小时的劳动量,合二十四元;再购买了工人一天的劳动力,假设一天劳动力的价值等于六小时劳动量,合三元。然后进入生产过程,叫工人纺纱。资本家购买的既然是一天的劳动力,就不会让工人一天只劳动六小时。假定这个工人一天劳动十二小时。这样,生产出来的棉纱的价值就等于六十小时的劳动量,合三十元。其中,二十四元是生产资料转移过来的价值,六元是工人劳动十二小时新创造的价值。资本家在这次劳动过程中只拿出了二十七元,其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是二十四元,用于支付工资的是三元。多出来的三元,就是价值增殖,这就是工人劳动所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价值增殖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以上所发生的一切,都仍然是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进行的。但是,价值却增殖了,剩余价值产生了。这里的关键就在于资本家购买了劳动力,取得了对劳动力的使用权。“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本身不归它的卖者所有,正如已经卖出的油的使用价值不归油商所有一样。货币所有者支付了劳动力的日价值,因此,劳动力一天的使用即一天的劳动就归他所有。劳动力维持一天只费半个工作日,而劳动力却能劳动一整天,因此,劳动力使用一天所创造的价值比劳动力自身一天的价值大一倍。”资本家工厂越开越大,财富越来越多,就是因为工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大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这个差额,被资本家剥削去了。
通过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剩余价值是在生产领域中工人所创造的。可是资产阶级及其代理人为了掩盖剥削工人的本质,硬说资本家所得的新价值是从流通领域中来的。对于这种谎言,我们必须加以彻底揭露。剩余价值既不可能用买者低于商品的价值买进商品来说明,也不能用卖者以高于商品的价值卖出商品来说明,因为每个人通过这样的途径所造成的赢利或亏损,都将由于相互交替地成为买者和卖者而抵销。剩余价值也不能用欺骗来说明,因为欺骗虽能牺牲一方,而使另一方获得好处,但不能增加双方所拥有的财富的总数。“一个国家的整个资本家阶级不能靠欺骗自己来发财致富。”要说剩余价值同流通领域有什么关系的话,那就是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生产资料和销售商品,这同流通领域分不开。在流通领域,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提供了条件;资本家通过销售商品,使剩余价值得到了实现。但不管怎样,剩余价值只能在生产领域产生,决不会在流通领域产生;剩余价值只能是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剥削工人的产物。
在明白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以后,我们就可以认识资本的本质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了。资本,就是一种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或者说它是一种能够自行增殖的价值。资本不是一个单纯的物,它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工人的阶级关系。
资本所体现的这种关系是历史发展的结果。生产资料和货币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之前早就存在了,但它们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当它们为资本家占有,并用作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手段时,才成为资本。马克思指出:“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资产阶级经济学者硬说生产资料就是资本。按照这种说法,原始人使用的石块、木棍也竟成了资本。他们制造这种谬论的目的,就是企图用物的关系来掩盖人和人的阶级关系,掩盖资本剥削的本质,否定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把资本主义制度说成是自古就有的、永恒不变的制度。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时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这个剩余价值规律也就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客观目的,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没有剩余价值的生产,就不成其为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本家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榨取工人的血汗,达到赚钱发财的目的。赚了千钱想万钱,对剩余价值的贪得无厌,是资本家的本性。“资本的目的不是满足需要,而是生产利润”。“资本及其自行增殖,表现为生产的起点和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和目的”。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就是建立在资本家对工人残酷剥削的基础之上的。资本主义制度就是一个人剥削人的罪恶制度。
资产阶级和他们的代言人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制造了种种谬论来欺骗群众,说什么工人受冻挨饿是由于“命苦”,资本家发财致富是由于“勤俭”,等等。这完全是骗人的鬼话。资本家不劳动,不捏榔头,不开机器,怎么说得上“勤”?他们成天花天酒地,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又怎么说得上“俭”?在旧社会,工人所以穷困不堪,决不是因为“命苦”,而是因为工人劳动创造的成果大部分被资本家掠夺去了。一句话,工人的穷,资本家的富,是从同一个根子上来的,那就是以资本家私人占有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wind_1917
(来源:《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激流网整理录入,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校对:wj。责任编辑:郭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