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语:我们正处在一个裂变的时代,过去与现在,似乎处在一个断层,我无法断言这是好事,还是孬事。是值得庆幸,还是需要悲伤。

被劫持的青春,所谓的”偶像”不过是一种博眼球的东东罢了~-激流网五月的鲜花》

2017年五四青年节晚会主题是“青春梦想,美丽中国”,演出的嘉宾更是汇聚一众小鲜肉,节目中有鹿晗的歌曲《勋章》,张艺兴的武术节目《精忠报国》,排球运动员惠若琪等青年代表也将为年轻一代送上“青春赠言”。作为青年偶像,希望他们能带来一些“正能量”。可现实却只是一些博眼球的符号罢了,如果我们不擦亮眼睛,心中没有一定的标尺,那么就会把这些所谓的“文化偶像”进行“膜拜”了。

文化偶像

文化偶像评选活动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媒体妙作,也可以说是一次吸引眼球的绝妙游戏;或者说是引诱人们作无谓激动的一场表演?确实,只要想一想,在这样的时代,这么多各不相同互不买账的人们,怎么可能搞出一个大家认同的偶像呢?而且是“文化偶像”?文化偶像是被它所属的时代圣化的一个超级符号,被打上了超量的那个时代的印记,怎么可能跨过那个时代,让另一个很不相同的时代的人们顶礼膜拜呢?也许人们会说,既然是偶像,就应该具有超时代的意义。事实上确实应该如此。但问题在于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这是一个浮躁,缺乏传统连续性,或者干脆说,传统及其经典死亡的时代,我们要寄望于过去的时代的文化超级符号,在这个时代还大放光芒,那就是强人所难。既难为了历史偶像,也难为了现时代反经典的人们。被劫持的青春,所谓的”偶像”不过是一种博眼球的东东罢了~-激流网古风雅韵

我们正处在一个裂变的时代,过去与现在,似乎处在一个断层,我无法断言这是好事,还是孬事。是值得庆幸,还是需要悲伤。在我年轻一些的时候,我是欢呼崩溃的,在我上了一些年纪的时候,我却会对断裂持怀疑态度。这就是不同年龄层的人们,不同经验的人们对事物不同的态度。要把这么多的不同的人捆绑在一起,这就像在玩一场劫持的游戏。这就是新浪网,劫持了一些历史和现在的名人,然后劫持了一些有眼球的人们,然后,我们来劫持历史和现实。我这样说,人们会觉得莫明其妙,以为我是在攻击什么。不是的,我只是觉得现今时代的文化存在方式,或者说各种事物的存在方式,都具有一种同质性。“劫持”,除了被恐怖主义滥用外,我觉得它基本上是一个很浪漫的词。难道你不觉得两性关系也是一种劫持吗?没错,就是这样。而文化偶像崇拜,就其本质来说,也就是一种劫持关系。我们劫持了历史作为人质,准确地说,是劫持了历史的某个碎片作为人质,我们是在崇拜吗?

在古典时代,我们被历史劫持了,我们被一种强大的圣化的力量所劫持,我们战战兢兢站在偶像面前,顶礼膜拜,我们知道,如果我们不够虔诚,我们就会遭遇失败,甚至灾难。我们的面前一片漆黑,只有偶像能引领我们前行,给我们力量以及温暖。在个体享有自由信仰的情况下,我们确实从偶像那里获得了生存奋斗的力量;但在个体没有自由的情形下,我们就被偶像附体了。有些偶像的力量太过强大,以至于它决定了人们存在的生死;偶像具有宿命论的效果,它在冥冥中决定了你的存在。

被劫持的青春,所谓的”偶像”不过是一种博眼球的东东罢了~-激流网现代都市的辉煌

话说到这个份上,我确实不欣赏偶像了。就被选中的那些“文化偶像”而言,至少鲁迅先生和钱钟书先生是反对偶像崇拜的。鲁迅终其一生,都在和各式各样的偶像战斗,把那些无价值的偶像撕毁给人们看。钱钟书先生也是如此,年轻时就不信什么偶像,可贵的是,在他快要成为人们的偶像的时候,他拒绝了世人的盛情,他选择了始终的寂寞。那一份清醒,不是看透了偶像的本质么?

说到底,叫“偶像”太沉重。无非是一些尊重的和喜欢的文化名人罢了。对鲁迅这些历史化的经典文化名人,人们投去的是尊重;而后来的星星们,怎么去尊重呢?因此,这是历史地形成的不同的文化名人,人们对他们也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情感态度,千万不要把它们混为一谈。我绝不是一个抱残守缺者,只尊重历史文化名人,我本人可能会做这样的选择,会持这样态度,决不会荒唐到要不同年龄层的人们都持这样一种态度。但人们的经验不同,实在是不可能搞到一起。道不同还不相为谋,何况什么都不同,怎么搞在一起呢?但别人有别人的选择,年轻人有年轻人的选择。其实网站只要搞一个十大“历史文化偶像” (或经典/精英文化偶像);另外再选十大媒体(通俗/大众)文化偶像,就不会穿帮。

被劫持的青春,所谓的”偶像”不过是一种博眼球的东东罢了~-激流网老照片(鲁迅,右一

有些好心的人会说,这样多少总算激起人们对文化偶像的关注,引起人们建构这个时代文化偶像的热情与信心。善良的人们可以这么想,但眼球经济的时代是不可能再建构什么“文化偶像”的,因为这些偶像不再是历史沧桑之手雕刻的真身;而只是不断批量制作花样翻新的幻象。我们劫持了一些幻象,也被各种幻象所劫持――它是无益的,也是无害的。这就是我们置身于其中的眼球文化。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被劫持的青春,所谓的”偶像”不过是一种博眼球的东东罢了~-激流网

(作者:陈晓明。本文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880期第4版原题《被劫持的文化偶像》。责编:畢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