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主张学习资本论,只读第一卷就可以了。因为第一卷是在阐述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积累的概念,有人认为只要学习了第一卷,明白了什么是剩余价值、资本家怎么剥削工人的,就可以了。这也是一个错误倾向。事实上《资本论》二卷、三卷有很多重要的内容,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应用这些理论,有助于我们深入分析当前资本主义社会,研判全球化的走势和发展阶段,深刻理解内在矛盾推动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趋势。
因此,从客观需要上,我们需要深入学习《资本论》,系统掌握《资本论》的基本理论知识。很多人都想学习《资本论》,但往往停留在第一章就看不下去了。实际上这种学习方法是一种事倍功半的方法,因为《资本论》第一卷前面几章是三卷中最难的部分,采取的是辩证逻辑的写法,从劳动的二重性到价值的二重性,从商品到货币再到资本等,被称为大写的逻辑学。所以从第一章开始读起,是最容易放弃的。
学习《资本论》有事半功倍、由浅入深的方法。首先应掌握概要,明白三卷都在写什么。应跳过第一卷,学习二卷、三卷的简本,掌握二卷和三卷的主要规律。同时,将这些规律与现实贴合,分析这些规律是否在现实中还起作用,哪些规律起作用、哪些规律已经过时、哪些规律条件和表现发生了改变。其次选择部分章节进行通读。掌握概要和框架以后,就明白了《资本论》要干什么,任意选择一章、一部分都可以读下去,都知道这部分在整个理论体系中的位置。这时要读《资本论》原本,并随时与《资本论》简本对照阅读,深入系统学习基本理论。再次才是从前到后通读三卷。通过个人学习与集体研读的方式,几个人共同制定计划并互相督促阅读、研讨,给自己以动力,坚持三卷通读完。认真研究第一卷前6章的写法,分析为何《资本论》第一章不写资本,而要从商品开始写起,分析劳动二重性和价值二重性,掌握《资本论》的总体逻辑框架,分析《资本论》有哪些未完成的部分,分析已有理论的局限性,形成研究当代问题的政治经济学框架。
2019年5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赵明老师在”好家伙“线上讲座向大家分享了《资本论》的学习方法。本文由赵明老师在“好家伙”的线上讲座整理而成。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资本论》。在学习《资本论》之前,有一些最基本的背景还是需要交代一下的。
在学习《资本论》的过程中,有几个最常见的问题。一个就是认为《资本论》是意识形态的工具,它本身没有科学性可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它呢?
第二个问题就是《资本论》在马克思那个时代或许有用,但到现在已经过时了,现在已经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了,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现在恐怕不是那么成立了,现代社会的运行规律也不符合《资本论》的教条。
第三个,有的同学其实是认同《资本论》的基本原理的,但在学习中也会无从下手,也不太明白在《资本论》的学习中和现实有什么结合点,我们怎么样把《资本论》的精神吃透,能够把这个理论完整的学下来,这些都是有疑问的。
今天没有办法把这些疑问全都解决,我们只是用一个典型案例来和大家探讨一下到底应该如何学习《资本论》。整体分为四部分,先要把它的总框架理一下,要明白《资本论》是在讲什么,从整体上看它要分析什么问题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然后就是把《资本论》中一些典型的例子拿出来,告诉大家《资本论》总体上在讲什么东西,和现实有什么结合的地方;第三部分是资本总积累的规律,这就是《资本论》的第二卷最重要、最核心的地方。和现实很结合的是实际资本和虚拟资本这一部分,我们也看一下《资本论》是怎样讲的。第四部分是总体的学习方法,能不能找一个由浅入深的方法便于大家学习。这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四部分内容。
《资本论》的整体框架
下面我们看第一部分,看一下《资本论》的总体框架。《资本论》的主体部分一共是三卷,加上《剩余价值学说史》的话一共是四卷的内容。第一卷讲的是基本概念,主要围绕资本、雇佣劳动这些静态的概念,它基本没有运动起来。最重要的在前面四章,这四章提出了最基本的概念:什么是资本?一般来说,写一本书会开宗明义,一开始就告诉你资本的概念,什么是资本。但《资本论》没有这样,《资本论》中介绍资本已经是第四章以后的内容了,前面的几章实在介绍商品和货币。《资本论》为什么要这样布局,原因在哪里?这是值得思考的。其实这也是这部书在逻辑方面比较难懂的部分。《资本论》起笔的地方并没有从资本开始写,而是从商品开始写。原因在哪里?
《资本论》的前四章其实也是全书最难的部分。这里面用了辩证法的思想,用了三段论,从商品——货币——资本这三个概念逐一递进的。资本,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你要怎样弄到一笔钱,有了这笔钱才可能成为资本。这笔钱是什么呢?这笔钱就是货币。那你要想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货币它代表着什么?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里面代表着商品的一般价值。只有从这个角度才能理解货币到资本实在做怎样的运动,所以《资本论》要从商品开始写起。谈到商品的价值,你又不能不从劳动的二重性开始写起。这些就是前四章的基本逻辑。
这里的核心就是讲清什么是价值,包括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等等一系列的基本概念,讲清楚什么是资本的积累。这些就是《资本论》第一卷的三大原理。
《资本论》第二卷围绕得是资本整体的循环和周转,基本的理论框架就是货币资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新的商品资本—新的货币资本(G—W…P…W’—G’),货币资本到商品资本再到生产资本,然后到新的货币资本和新的商品资本。说得通俗一点,比如说我有一个亿,这一个亿就是货币资本,我用这些钱买了厂房、买了设备,这些货币资本就转化为了商品资本,这时候工人开始生产,生产出了1.2亿的商品,这些商品作为新的商品资本再到市场上去卖,最后变成了1.2亿的货币,这就是新的货币资本。这就是资本整个的循环和周转过程,《资本论》第二卷描写的就是这个过程。这里面既有从货币资本到货币资本,又有从商品资本到商品资本,也有从生产资本到生产资本,都在第二卷中被逐一展开、论述。第二卷最核心的部分在哪里呢?在积累的基本规律,也就是两大部类的交换关系。这是第二卷的最后部分,也是最核心的部分。第二卷前面的周转、循环理论,都是在为最后这些做铺垫的。
社会资本的生产、再生产是服从一定规律的,就是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之间是有一定的交换关系的,如果不能实现这种交换,那么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经济危机。资本主义自发的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危机把不平衡的这种交换关系拉回到平衡状态来。这就是《资本论》第二卷写的主体内容。
下面我们看第三卷。总体来讲第三卷写了五大原理。和第一卷、第二卷不同,第一卷主要讲了静态的观点,第二卷中这些都是循环、周转着的概念,第三卷才上升到了社会一般现象。读《资本论》,如果你一直在第一卷、第二卷,你永远也深入不到现实社会,没有办法用《资本论》的观点去分析社会,你顶多说“老板剥削我的剩余价值”、“工人拿的工资是自己的劳动力价值”,你顶多说到这一点。只有读到第三卷,才和社会的一般现象结合起来。比如第三卷一开始就是利润率平均化理论。利润率平均化实际上就是在资本实现自由竞争的条件下,资本可以自由进出各领域,等量资本追求等量利润,资本的利润就形成了利润率平均化,也就是说100的资本要获得10的利润在各个领域都能够实现。在这里就出现了不一样的现象,原来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决定了人们的交换行为。但在利润率平均化之后,利润就被平均利润所取代,生产价格规律取代了价值决定价格规律,成为支配现实交易的一个基本规律。所以,在利润率平均化的条件下,有机构成比较高的资本有着先天的竞争优势,有机构成比较低的资本,一般都是小资本、技术含量比较低的资本获得的利润相应就比较少。这种条件下就有利于资本进一步扩大,进一步加强大资本吃小资本的这样一个过程,最后促进垄断资本的产生。
第三卷的第二块内容就是商业资本理论。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商业资本逐渐独立出来,商业资本要求分割产业利润,这就形成了商业利润。实现商业利润的领域也是竞争比较激烈的领域,商业资本也要实现利润率平均化,以及商业资本进入后产业资本如何实现利润率平均化,商业资本如何分割产业利润,它们怎样实施、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这是第二块的内容。
第三块是比较重要的,也是和现实社会密切相关的,借贷资本和信用资本。这一块包括借贷资本的概念,包括生息资本的概念,它们在现代社会中怎样运行。这是比较重要的一块理论,待会儿我们也会介绍一下。
第四块就是土地所有权和地组理论,包括绝对地租和相对地租。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地租和封建社会的地租名称相同,实质则完全不同。只有了解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基本运行规律,才能了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地租理论,才能了解资本主义的地租是怎么来的、如何计算的。
还有另外一块,在第三卷里几乎没怎么写,只有一页多的内容。马克思其实想写阶级的构成,延伸到国家、整个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这些是怎样建构其上的,他是有一个宏大的计划的。但是很可惜,第一卷是马克思整理的,二三卷就是恩格斯整理的了,马克思这时候已经与世相辞了。所以这一块内容他没能完成,后来是被列宁所完成的。
这就是《资本论》三卷的一个框架和基本内容。
回顾一下《资本论》的理论体系,会发现它的理论体系是比较严整的。一卷从商品、货币、资本、到剩余价值的提出、最后到资本积累概念的提出,这是整个基本概念的交代。第二卷在此基础上,让这些概念循环起来、流动起来,变成一个描述现实资本运动的理论,通过对循环和周转的分析,能够知道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服从哪些规律,还有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服从哪些规律。到了第三卷,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商业资本分割产业利润、信用和借贷成为现在社会的核心和主导现象,不同集团的收入就构成三类集团的收入和三大阶级,这就是一个现实的关系。所以马克思也说过:不论我的著作有怎样的缺点,他们却有一个长处,即他们是一个艺术整体。大家如果读了《资本论》全三卷的话,会发现的里面的很多内容是可以删减的,它没有必要写那么详细。不论你怎么挑《资本论》的缺点,它作为一本学习资本主义的教科书,是有着很强的现实性的,它是一个整体的体系,它的行文也比较规范、严谨。这是《资本论》的主要优点,这些优点也是我们在研究新的理论时需要注意的。
资本总积累的规律
下面进入今天的第二部分,我们拿出资本的总积累来分析一下,也就是我们说的两大部类的交换规律。首先我们看一下社会两大部类的分类方法,马克思主要是按照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来进行划分的,第一部类主要指生产资料的生产,第二部类主要指消费资料的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主要包括机器、厂房、原料等的生产,消费资料的生产主要指日常的吃、穿、住、用的生产。
今天常用的GDP的划分则是按三个部分来划分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主要指农林牧副渔,主要指以天然物为生产对象的,不是以机器或者人工物为生产对象的。第二产业主要指制造业和建筑业,制造业大家都清楚,比如生产手机、生产衣服、生产钢铁,不管轻工业、重工业,都属于制造业,还有建筑业,就是建设房子、建设基础设施。第三产业就是非实体生产的,包括交通运输、通信、商业、餐饮、金融、教育、公共服务等等这些非物质生产部门,还包括我们的娱乐活动,比如看电影、蒸桑拿、按摩。这三个产业的划分方法和第一部类、第二部类的划分是有一定对应关系的,大家想还原过去的话是可以还原的。比较重要的是在第二产业部分,第二产业划分了轻工业、重工业,可以把重工业简单类比于第一部类,轻工业简单类比于第二部类,那么这种关系就基本清晰了。马克思的这种划分方法在现实中是没有对应的统计数据的,但是运用他的方法可以进行观察和分析,从三大产业中对近似的产业可以进行归并,看出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的相互关系。
下面我们看一下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交换关系。简单再生产,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每一年的生产规模和上一年的都是一样的,生产出来的产品被100%消耗掉,全社会维持原有的生产规模,不进行扩大再生产。机器要不断补充原料来生产产品,而产品有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用来弥补机器和原料损耗的部分,这一部分叫做不变资本,新的价值补充到原有的价值中去,或者叫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一个是从生产角度,一个是从消费角度。两个意思都是一样的,就是有一部分原有的机器、原料损耗了、用掉了,这些损耗部分转移到了新的产品中去,新形成的就是不变资本部分。同样的,在这个过程中有工人的劳动,工人的劳动创造了新价值,新价值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工人的工资,另一部分是增加的剩余价值,这两部分都是工人新创造出来的价值。这些新价值一部分给了工人,工人可以用来买消费品;另外一部分就给了资本家。因为这里假定的是简单再生产,所以资本家只会拿这一部分剩余价值去消费,他获得的剩余价值不进行积累。同理,第二部类也是一样,它的价值也分三部分,比如大家把第一部类想象成机械,第二部类想象成食品,机械的价值分为三部分,但你分不出哪部分的机械对应着不变资本,哪部分对应着可变资本,实际上任何机械里面都包含着这三个部分;第二部类也是一样,任何一个商品都包含着这三个部分。
这里需要注意了,商品既有生产的一面也有消费的一面。我们看第一部类中生产出来的是三部分价值,分别是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对应着c、v、m三个组成部分。如果是消费的话,对应着什么?第一部分实际上就代表着生产资料的消费,也就是说你生产出的生产资料必须去补偿原有的生产资料,第一部类中生产了一部分机器出来,同时第一部类在生产中也损耗了一部分机器,它要补偿回去,所以第一部类的不变资本实际上就是从本部类生产出来,然后补偿本部类,这就是它的生产和消耗。第一部类的不变资本,生产出来的是机器,它消费的是什么?第一部类的工人要去买衣服、买食品,工人们不可能去买机器,这些是需要去第二部类购买的,生产是在第一部类,消费是在第二部类。同理,第三个部分,资本家的剩余价值,生产是在第一部类,生产出来的都是机器的形态,但是资本家要拿这个价值形态去消费,在简单再生产的条件下他是去买各种各样的衣服、食品等等,他的消费是在第二部类,跟刚才说的不变资本是一样的,生产在第一部类,消费在第二部类。同理,我们在第二部类中也可以看出这样一个特点的,第二部类不变资本的生产是在第二部类,它的消费是购买机器,就是在第一部类。第二部类的可变资本v,是生产在第二部类,消费也在第二部类;第二部类的剩余价值m是生产在生产在第二部类,消费在第二部类。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第一部类的不变资本和第二部类的可变资本及剩余价值,这三个部分都是在本部类内部生产和消费;有三个部分是在本部类生产,在另一部类消费的,分别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剩余价值和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
全社会生产资料生产,是第一部类的c、v、m之和;全社会的生产资料消费是第一部类的不变资本和第二部类的可变资本,这两部分生产出来的东西都要那去交换货币,再换成机器,最后弥补自己在生产中损耗的那部分机器。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第一部类的剩余价值=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这就是两大部类的交换关系。这可以看出整个资本主义的生产是服从一定的规律的,即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通过第一部类工人和资本家的消费去补偿第二部类生产资料的价值的损耗。这就说明,第一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不进行消费,第二部类的生产资料就无法获得补偿,简单再生产也无法维持,这是这一理论比较具有现实意义的地方。
下面我们看一点复杂的,看一下扩大再生产。我们看一下第一部类,还是c、v、m三个部分,只是剩余价值分成了三块,剩余价值中有一部分被资本家消耗掉了,被他的吃、喝、挥霍消费掉了。除了这一部分,剩余价值还用来扩大再生产,这样就需要追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所以剩余价值就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不变资本的追加,第二部分是对可变资本的追加,第三部分是资本家的消费。那么第一部类的价值有五个组成部分。同理,第二部类的价值形态也有五个组成部分。全社会生产资料的生产包括第一部类的五个部分,分别是第一部类的不变资本、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第一部类中剩余价值对不变资本的追加、第一部类中剩余价值对可变资本的追加和第一部类中被资本家消费的剩余价值,这些就是全部被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的价值。生产资料的消费是哪一部分呢?分别是第一部类的不变资本和第一部类中追加的不变资本,因为要再买被消耗的原料和更新机器;还有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和第二部类中追加的不变资本,一共是四块。
那么可以得到等式: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第一部类追加的可变资本+第一部类的资本家消费=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第二部类追加的不变资本。
我们围绕全社会生活资料的生产和消费也可以得到这个等式关系。这个等式关系意味着什么?重要的是它的现实意义,学习《资本论》不能只学公式,一定要联系现实。这个等式左边的资本家消费是微不足道的,即使资本家买的奢侈品很多,比如王思聪消费的肯定比在座的每一位消费的都多,但由于资本家人数非常少,而且他们主要追求扩大再生产,中国的老板还是比较“勤劳”的一批老板,因此这些钱的绝大多数都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中去了,自己消费掉的还是很少的一部分。所以第一部类中资本家消费的这一部分其实可以忽略,它占全社会的比重非常小。如果把这部分去掉,等式的左边就变成了第一部类的工人工资+第一部类追加的工人工资,即工人工资的增速;右边变成了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的追加,即第二部类生产资料及生产资料的增速。这意味着第一部类的工人工资的总额和增速是决定第二部类的扩大再生产的,如果第一部类工人工资总额停止增长,第二部类就无法实现生产资料的补偿,扩大再生产也无法维持。第一部类的工人,大家可以想象成制造机器的工人,这些工人的工总额和追加工人工资的总额是决定第二部类扩大再生产的速度的,而第二部类扩大再生产的速度反过来要求第一部类扩大再生产的速度和它保持一致的关系。比如说,一个社会一年要生产100亿件衣服,你可能需要100万台机器,第二部类和第一部类之间就有一定的平衡关系,也就是说第二部类的持续扩张才是整个社会经济持续扩张的主要动力。
在这种条件下,我们要思考第一部类工人工资总额的增长来源于两种可能,第一种取决于第二部类工人的谈判能力,如果第二部类工人的谈判能力比较强,那么第一部类工人工资的增长至少能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甚至比经济增速还快,这种条件下第一部类工人工资会较快增长,第二种可能就是整体工资标准没有提高,但是处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增长时期,这就相当于标准没增长,总量增长了。第一部类工人工资的总额不是等于工资标准×工人数量吗?如果工资标准没有涨,但工人数量持续增长、快速扩大,这也相当于第一部类工人工资总额在持续扩大。
很多国家可以在工业化时期维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尽管有着较大的贫富差距而不发生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原因就在于此。包括日本、韩国、中国都是这个规律,包括以前的美国在工业化时期也是这样。
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增长模式。我们假定第一种,工人工资标准上涨,工人工资的总额要占去很大的一块,资本的利润是很小的一块,这时候只要工人的工资被发出去,那么整个社会的消费就被拉动起来了,资本家的利润相比起来数额较小,它的来源是社会底层的消费。
大家要明确一个基本概念,对于资本主义而言,它既是靠消费来拉动的,也是靠需求来拉动的,不仅是消费需求,还有投资需求,是靠社会上大多数人的需求来拉动的,不是少数人投资的需求来拉动的,也就是说资本主义最终还是要靠穷人的需求来拉动的。
回到正题,我们来看第二种情况,这实际上是比较多数的一种情况,资本家的利润是占大头的,工人的工资是占小部分,工人工资的总额占社会财富的比重相对较低,就是说社会两极分化程度比较大。这种情况下资本的利润可以拿出一部分进行消费、进行投资,只要处于一个稳定的投资期,资本的增速还会比较快,还能维持一个平衡。
问题在于什么呢?问题在于资本的利润用于大规模的扩大再生产,生产还会持续的扩张、快速增长,新增长出来的利润的增速始终快于工人消费的增速,这总会发生不平衡。
什么时候这种不平衡能稳定下来?只有在快速工业化时期才能稳定下来。就相当于资本大规模的扩张,工人的消费也在快速的扩张,这一时期是可以相对稳定下来的。一旦过了这个时期,工业化、城市化已经结束了,这时候要再维持这种高利润,就会出现经济危机,就会出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一般的发展中国家都是这样一种情况,在它的城市化过程中,整个社会的资本中用于投资的那部分,包括资本家的扩大再生产、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部分如果能和工人消费市场的框架相匹配,那么还是可以稳定增长很长时间的。中国就是这样,不平等程度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实现了三四十年的快速增长,它的原因也在于城镇化,整个社会的需求不断提高。
我们以中国为例简单分析一下,其实能够发现近年来的一个整体情况。比如说第一部类的工人工资总额,在中国统计局的数据库分类里面,采矿业、电力、能源、建筑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都是第一部类的,还有重工业,但统计局的数据里没有区分重工业和轻工业,我们只好把重工业先抛掉了,上面几个行业的增长,只能反映增加的趋势,不能反映总额的增加,其中还缺了很重要的重工业一块。
我们看一看工资总额的增长趋势,我们把工资总数逐年列出来,又把它的增速列出来,我们不扣它的通货膨胀。做一个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有三个阶段,下面的红线是就业人数的增速。工资总额的增长只能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是工资标准的增长,第二是工人人数的增长。
我们把第一部类的工资总额和增速全都列出来,可以看到09年以前第一部类的工人增速是在5%左右,相应的,它的工资总额增长也够快,大约是每年20%左右。第一部类的就业人数持续增长,工资总额持续增长,这样的情况下第二部类的增长是有比较强的动力的,因为这时始终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第二部类,比如说小商小贩买东西,第一部类的工人比如建筑工,他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那么第二部类的买卖是会比较好做一些的。现在我们知道,09年至14年期间,为了应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我们出台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进行了大规模的基建扩张,扩张到什么程度,大家可以看一下图上的红线,平均增速大概在20%左右,就是第一部类工人的就业增速能到每年20%左右,这是一个相当快的扩张速度,相应的工人工资总额的增速在30%左右,这也是相当快的,比前面快了很大一块。这种条件下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呢?社会上出现了广泛的、全年性的劳动力不足、缺工的现象,到处存在民工荒。这一时期工人总数持续增加,光建筑业就增加了4000万工人,工资总额也大幅度增长。
比如一个建筑工人,他原来在农村没有工作,现在来到城市,加上正处于缺工状态,劳动队可以谈判、增加工资,原来可能每年赚一两万就不错了,现在可能拿到六七万。他累积了几年,会拿这笔钱去城里买房子或者农村建房子,给自己的儿子结婚用,或者给子女教学费,这就是主要的用处。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拿出钱来买房或建房,房地产业肯定是兴旺发达、大规模增长。买了房之后你还得买车吧,买了车之后还得买各种各样的家电吧。
这种情况下有哪个行业的商品卖不出去呢?基本没有。如果你是一个老板,看到这种情况你要干什么呢?一定要扩大再生产,赶紧去借钱,通过杠杆来扩张,比如原来一个厂现在建了四五个厂。
这种情况到14年止步。14年国家开始实行供给侧改革,相应的第一部类的工人总数不增反减,工人总量年增长-5%左右,工资基本就不涨了。我们联系一下之前的等式,第一部类工人的工资不涨了,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和第一部类可变资本的追加不涨了,第二部类的扩大再生产也会因此停下来了。对应着什么现实现象呢?由于国家退出了扩张性的财政计划,结果是大家都已经投资建厂了,产能都已经扩大出来了,结果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了。不光是我扩大再生产了,我的同行都在扩大再生产,产能都提高了,结果14年市场绝对缩小了,市场没有同步增长,这是因为国家的整个投资计划停下来了。这样的话,整个社会就出现了生产的过剩,中小企业大量破产,只有大企业能熬得下来,这就是一直持续到现在的经济低迷期,所谓的“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不再是高速的增长。这是09年以来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从中分析许多问题。
我们对这个普遍性做一个总结。首先,我们总结第一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下,第一部类的工人工资总额相对较高,也就是说第一部类的工人谈判能力比较强,像欧洲的工人、中国快速工业化时期的工人、韩国八九十年代的工人。如果第一部类工人工资快速增长,第二部类不需要什么条件它就能扩大再生产,只要第一部类在扩大再生产,第二部类一定在扩大再生产。就像第一种情况,第一部类的工人工资和资本家消费的增速大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第一部类可不变资本的追加小于第二部类不变资本的追加,这就相当于只要第一部类在扩大再生产,甚至是第一部类不扩大再生产但追加的可变资本小于0,那第二部类都有可能在扩大再生产,也就是说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追加大于零。一般情况下,第一部类是首先积累扩大再生产的部分,第一部类工人工资总量比较大的情况就比较利于资本增殖。对应的两种情形,第一是工资比较高,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西欧、北欧的情况;或者是工资标准不高但总量在快速增长,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想象成韩国、中国都可以。
那么第二个条件下随着生产不断发展,社会的两极分化开始逐步地增大,前面等式的大于零就要变成等于零了,这时候第一部类工人工资总额也还是相对较多的,能够支撑两大部类的扩大再生产。第一部类在扩大再生产,第二部类一定在扩大再生产。第一部类增长放缓或者是规模缩减,那么第二部类的规模也要缩减。
下面我们看第三个条件,这是一般条件,第一部类工人工资的总额相对不够,小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这个时候会出现的情况,又可以分为三种条件。这种条件下国家肯定要进行干预,政策上肯定要追加投资,追加的投资里有多少能变成第一部类工人的工资,其实是一个问题。比如说追加了4万亿,里面2万亿都是工人工资,那整个工资就增长上去了。但如果追加了4万亿,只有200亿变成工人的工资了,这相当于没拉动,整个社会的通货膨胀起来了,通货膨胀是按照4万亿的规模,消费需求是按照200亿来拉动的。把工人工资增加的部分放到左边去,回顾五个部分的等价关系,如果能够大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大于零,也就是说追加工人工资的规模还是挺大的,能够使前三项大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就能拉动第二部类实现扩大再生产。大家可以去看09年推出的4万亿计划,第一部类工人工资的总额迅速上涨,可以作为类比。
同理,我们说一下第三类的第三种情形吧,这其实是最一般的情况,随着追加投资的不断进行,第一部类、第二部类生产资料的规模都在不断地扩大,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总有一天追加的规模会出现失衡,相比于全社会总投资来讲,投到工人工资的那一部分是比较小的,这部分加进去,还是小于0的。这时候意味着第二部类不变资本的追加小于零,它们无法实现扩大再生产,整体规模在缩减。这就是说你不断在追加投资,但刺激不起消费,整个市场没有增长,这对应着西方国家70年代以来普遍陷入的滞胀的情况,还有像现在的日本,它现在的矛盾更多一些,它的老龄化更严重,城市化也结束了,第一部类工人工资也很难大幅度提高,产业负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收效甚微。安倍晋三实际上实行了一系列的刺激政策,一度说是“安倍经济学”,它的实质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大规模投资计划,但这些投资连像中国会出现的房价上涨、需求增长都没有出现,这些投资在日本没什么反应。为什么没反应呢?一方面是第一部类工人工资总额没有出现大幅度增加,另外一方面即使出现了这种增加,但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了,他们首先也会把这些钱存到银行里去,不会进入实体经济中,所以这种情况下经济没有实现持续增长。这对应着国家干预政策基本失效,基本矛盾到了后期了,经济进入了无药可医的地步。这就是第三类情形中的第三种条件。这五种情形是比较常见的,也可以揭示很多现象。尤其是第三类情况中的第一个和第三个,这是我们现在经常遇到的。大家以后还可以根据新的经济事实去不断地分析现象。
生息资本的规律
下面我们讲第三部分,生息资本的规律。生息资本的规律是《资本论》第三卷中比较重要的部分,这一部分跟现在的生产也是密切相关的。现代生产中,金融是无可置疑的老大,那我们就要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它有着怎样的的规律。《资本论》里讲这个过程还是从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再到新的商品资本和新的货币资本这样一个程序去分析,这一实体经济过程是创造价值的。实体资本在前和后各增加一个循环,前面你得借钱去增加资本量。比如你借1亿去投资,最后得到1.2亿,你借银行的利率是5%,你要在1.2亿里扣除本息,剩下的才是你自己拿的。同样的,我们也可以看出虚拟资本获得的利润是来源于实体经济的,如果实体经济的规模很大,虚拟经济规模很小,这时候即使实体经济不增长,虚拟经济也可以快速增长,只要它把自己的收入从实体经济里源源不断拿回来就行了。如果实体经济规模很小,虚拟经济规模很大,这种情况下,虚拟经济无法从实体经济那里获得和自身增速相匹配的利息收入,它就只能从自身获取收入,就是拿后来人的钱给前面的人发利息,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庞氏骗局”,比如一轮一轮的割韭菜。比如像前一阵比较火的P2P也是这个情况,一大批都是在自融。很典型的案例就是美国,美国的金融市场有股市、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债券,总规模是130万亿,对应的美国GDP规模是20万亿。比如我买了股票要分红、买债券要收益,买了金融衍生品要收入,没有利润我是不会买的,这些都要利息。我们看一下过去200年的回报率,股市在11%—12%,房地产在7%—8%,金融衍生品达到了百分之几百,债券在4%—5%。假定这几部分的利息是1.9万亿,这已经按非常低的标准去测算了,那实体经济每年要拿出1.9万亿给虚拟经济,实体经济每年要净增长至少10%,才能拿出这些钱去分给生息资本,同时保证实体经济的各利益团体的利益不受损。这1.9万亿得是新生产出来的,要不然就损害实体经济了。但实际上,美国经济现在达不到10%的增长,顶多3%—4%,那说明美国金融市场都是庞氏骗局。
我们再看一下金融衍生品的增长,10年时间从80万亿涨到了500多万亿,而现在已经达到千万亿的水平了,增速很快,美国经济就是这么刺激起来的。美元投入进去,泡沫就膨胀起来。金融衍生品能加剧危机的爆发,使危机愈演愈烈,炒作者使危机扩大、加快,爆发危机还是资本主义自身矛盾导致的。这就是美国经济的情况。
下面看看消费。目前,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是不高的。从美国居民的消费量来看,还是很大的,2015年的数据,它的消费达到13万亿。中国和印度25亿人的消费在5万亿左右,两者相比,美国的消费能力是很强的,美国是全世界消费的火车头。美国底层居民的收入没增长,消费增长了,原因在于虚拟的资产在不断增长,消费来源于负债消费。
世界经济根本上不是发展中国家拉动的,是发达国家拉动的,是靠发达国家的消费拉动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从全球来看基本上已经停下来了,原来是快速增长,现在是缓慢增长;加上发达国家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大危机。大家可以到前面看第三类的第三种情形,就是未来全球经济的基本走势。
《资本论》的总体学习方法
下面讲一下《资本论》的总体学习方法。
有一个名人曾经说过:“林彪和‘四人帮’反对马克思主义,他们不讲生产,谁讲发展生产就说谁是修正主义,那马克思写《资本论》是干什么的?马克思讲,共产主义是按需分配,要有物质基础……林彪和‘四人帮’反对马克思主义,他们不讲生产,谁讲发展生产就说谁是修正主义,那马克思写《资本论》是干什么的?马克思讲,共产主义是按需分配,要有物质基础……”。如果按照这个方法学习《资本论》是学不通的。《资本论》不是讲发展经济的,它讲得是资本主义运行的整个基本逻辑和基本趋势的,是分析它的规律的,揭露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以及这些矛盾互相作用最后导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总的规律。
学习《资本论》的总的路径是这样。首先,囫囵吞枣。了解《资本论》整体框架,不纠结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等具体概念。重点学习二卷、三卷的关键理论,建立起《资本论》的总体结构,了解《资本论》都在写什么。其次,学以致用。应用二卷、三卷的主要理论,结合现实问题,思考资本论的现实意义与方法的可行性。花一周左右阅读二三卷的简本,大概了解它的框架,然后学以致用,每一方面和现实的关系是怎样的,比如利润平均化,有什么表现?等等,一定要和现实结合起来。还有前面说的信用和虚拟资本,以及资本主义积累的五种情形,这些和现实是密切对应的。再次,庖丁解牛。这就开始研读原本了,从第一卷开始,一部分一部分研读原著内容,梳理理论体系。最后,审时度势。结合现实,提出《资本论》的局限性和不适用性,有些部分已经过时了,你只有找出里面哪些适用哪些不适用,才能结合当代特点,运用《资本论》基本理论解释现实问题,并总结形成用于指导当代实践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只有做好前两部分,第三部分你才读得下去,因为你已经知道基本的框架了,你就可以从第一章开始把它读懂。
要反对哪些学习方法呢?有些人觉得只读第一卷就可以了,很多老师也这样推荐,我是反对的,只读第一卷你只能明白什么是劳动价值、什么叫剥削,你只能明白这个东西,你不能学以致用,用它来分析现实的资本主义。所以一定要读二三卷,我这边建议先读二三卷。第一卷前四章是最难的部分,它是用辩证法逻辑书写的。所以建议首先学第二卷的最后部分,先把资本主义积累弄明白,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把框架建立起来。建议的话最好是一起读,通过个人学习与集体研读的方式,几个人共同制定计划并互相督促阅读、研讨,给自己以动力,坚持三卷通读完。尤其是比较难的部分,大家一起来讨论。能够把基本的规律弄清楚。
这就是今天的基本内容,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学习计划,大家可以参考这个计划。今天就讲到这里。
网友提问
问题1:能否用《资本论》分析鲍德里亚提出的符号消费?
答:整个西方社会出现这样一个反思的思潮,消费社会,或者说消费日益成为资本扩张的一个方式,让年轻人去追求潮流,比方说年轻人追求穿明星穿的衣服,或者你戴着明星戴的东西,这就形成了时髦的或者说跟风的行为。68年欧洲、美国就出现了一种反思:我为什么要去消费明星穿的东西,我为什么不能穿的普普通通,我为什么不能穿很便宜的衣服、不能吃很便宜的蔬菜水果,都是一样的道理。随着这样的反思思潮,若干人的著作就涌现出来,比如马尔都塞,在68年是风靡一时的,其实就是在反思资本主义的消费。从垄断来讲,资本增长的动力其实更多,但没有办法实现稳定的增长,这种情况下如果要是连品牌性的消费都已经失去的话,资本增长的内生动力就已经停止了,它必须依靠外部,去依靠比如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整个全球市场的不断扩张,它必须依靠这些才可能去实现资本的不断扩张。这就是对西方消费社会的一个看法。中国目前刚刚步入到开始消费品牌的阶段,还没有进入到整体反思的阶段,和西方整体来讲还落后一个时代吧。
问题2: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答:1870—1900年之间,这段时间全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垄断阶段,1900年以后垄断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一般现象了,在欧洲以卡特尔为主,在美国以托拉斯为主。一开始垄断维持着私人经济的性质,国家不进行干预和协调。这个阶段就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对应的是资本之间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国家不进行协调。20世纪前50年对应着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大萧条,这实际上改变了各个国家的基本理念。原来各国都坚持自由市场的理念,自由市场条件下,垄断的产生是必然加剧全社会不平衡状态的,也就是说在无政府和垄断的条件下,危机是加深的。二战后各国普遍实行了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比如欧洲大力兴建国有企业、广泛制定经济调控政策、在危机的时候实现凯恩斯主义的办法、国家投资拉动经济等等,都是国家干预的办法,这就意味着整个垄断资本为了发展——是经济形态的发展,政治上早就面临危机了,就从无政府的状态过渡到了国家干预的、全国协调的发展状态,这个状态就叫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的基本结论,他说得比较清楚了,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它实际上提供了一个入口。什么意思呢?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体系异常庞大,它能达到超出一国的全球的规模,如果我们把垄断资本的生产接过来,我们直接就可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整个就是一个有体系、有计划的生产,而资本主义企业内部从来都是有计划的,垄断资本是特别大规模的,它的内部生产体系规模是特别大的、有计划的。随着垄断体系的不断增大,它就给社会主义生产准备了最好的物质条件,只要把垄断资本家剥夺了,整个计划经济就能很快地建立起来。过渡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更是这样一个入口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吧,也是通向社会主义的入口,这时候不仅企业里的计划体系建立起来了,整个社会的计划体系也建立起来了,各个部类怎么协调、各个部门怎么协调、相互关系是怎样的,比如钢的生产和其它生产部门是怎样的关系,城市化建设和其它部门要注意什么,这已经是现成的经验了。这个基础上为社会主义准备了更好的、更全面的、更完整的生产体系。这个角度来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接近社会主义,成为通向社会主义的一个入口。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作者:赵明。整理︱旋花番薯空心菜。本文为激流网首发,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责任编辑:还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