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2日,是列宁诞辰150周年纪念日。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他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同时在资本主义发展为帝国主义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同第二国际伯恩施坦、考茨基机会主义及其在俄国的变种经济派、孟什维克等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思潮的斗争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纪念列宁诞辰150周年,激流网将连载《列宁革命思想研究》一书,以飨读者。

国内外对列宁革命思想的研究状况-激流网

二、国内外对列宁革命思想的研究状况

由于列宁对二十世纪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十月革命后他成为各种学者研究的对象。在(前)社会主义国家,人们很自然对他进行了广泛的宣传、阐释和研究;在西方学术界,人们也一度很重视对列宁(和列宁主义)的研究,在那里甚至有过一个专有名词——“列宁学”[1]。鉴于列宁个人思想非常丰富,他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建树,这里仅就本书的研究对象即列宁关于俄国革命的思想,将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情况简单介绍如下。

(一)国内对列宁革命思想的研究情况

新中国建国前出于现实革命的需要,列宁有关革命策略思想的重要著作如《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四月提纲》、《国家与革命》、《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等名篇很早就翻译成中文,成为人们了解列宁革命思想的主要著作。[2]建国后列宁著作开始系统地被翻译介绍过来,但是由于列宁位列经典作家,在较长时期内他的著作是以权威甚至教条的形式出现的,而且对列宁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以斯大林审定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为准绳,在这种情况下对其革命思想的研究受到一定的限制。

列宁革命思想研究的这种状况在改革开放之后有了很大的改观。八十年代后对列宁思想的研究最初采取的是大综合的形式,它表现在有关列宁思想通史的一系列著作的出版上。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编著的《列宁思想史》[3],按照时间顺序对列宁思想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介绍,他在不同时期的革命思想则分散于其中,为我们理解列宁的总体思想发展脉络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该所后来编著的四卷本《马克思主义史》同样按照时间顺序将列宁不同时期关于俄国革命的思想穿插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之中。另外,该书在列宁的工农民主专政理论、土地国有化理论、新经济政策等问题上提出了一些新观点。[4]李忠杰的专著《列宁主义论纲》[5]是一部较为全面研究列宁思想的专著,该书基本上按照时间线索对列宁思想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介绍,在若干问题如列宁的世界革命思想、一国胜利论等问题上有较为深入的探讨。上述全面研究列宁思想著作的共同缺点在于,未能将列宁一生的主要思想线索,即他关于俄国革命的思想独立出来进行考察和审视(这也许是研究和介绍的全面性使然),从而难以揭示其内在的发展逻辑。近年来俞良早教授在其《东方视域中的列宁学说》、《创论“东方列宁学”》等系列专著中对列宁自二月革命以后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四月提纲》的性质、国有化的性质、列宁在十月后的过渡思想等问题上都提出了不少新观点。[6]不过他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围绕二月革命之后的有关问题,而且由于由专题组成,仍然难以反映列宁革命思想发展的总体面貌和逻辑。

在列宁革命思想的专题研究上,围绕列宁不同时期的革命纲领、列宁革命思想的转变、列宁关于俄国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列宁的直接过渡思想和后来的迂回过渡思想等问题,学界进行了较多的讨论,相关的研究状况概述如下。

1. 关于列宁民主革命纲领的研究情况

列宁民主革命时期的经济纲领主要是其土地纲领,对这个问题的介绍和研究散见于有关的专著和学术论文。商德文较早从列宁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来梳理其土地纲领,他在《列宁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一书中对列宁早期关于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思想进行了研究,并初步介绍了列宁的土地国有化思想。[7]《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二卷有关部分介绍了列宁关于农业资本主义发展两条道路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列宁的土地国有化思想。[8]金雁在其《农村村社、改革和革命》中将列宁的土地国有化思想与社会革命党的土地纲领进行了比较研究,扩展了对列宁土地纲领研究的学术视野,但是她和秦晖一起把列宁的土地国有化思想看作仅仅是是一种“民粹派式”的土地国有化,是拉拢农民的政治需要,这种看法具有很大的片面性。[9]在论文方面,徐孝明的《1905年革命中列宁的土地国有化理论》一文较具有代表性,该文梳理了列宁国有化纲领的形成过程,认为列宁的土地思想发展主要经历了主张收回割地和实现土地国有化两个阶段,对土地国有化纲领叙述也相对比较全面,但是论述不够细致和深入[10]。近几年来,对列宁民主革命时期的土地思想研究有所加强,出现了一批相关的学位论文,不过这些研究仍有诸多不足。[11]总的来说,学界对列宁民主革命时期土地国有化纲领的具体形成过程梳理不够细致,列宁土地国有化的丰富思想有待进一步挖掘、研究。

列宁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主要政治主张是工农民主专政,对此人们在介绍列宁的民主革命理论时多会涉及。通常人们把《两种策略》一文作为研究列宁工农民主专政思想的主要文本,介绍他关于工农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可能性、所需条件等思想[12]。但是列宁关于工农民主专政的思想还有不少其他的文本,对此学界注意不够。更重要的是,以往的研究为了将列宁民主革命理论与他后来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统一起来,往往片面强调他在民主革命时期将工农民主专政进一步转化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而对他关于“工农民主专政将导向资本主义社会”这一更为主导的思想有意或无意回避。[13]对列宁思想的这种简单化叙述使得人们难以提出列宁在二月革命后思想的急剧转变问题,从而不利于发现列宁革命思想的内在张力并合理解释其演进过程。

2. 关于列宁革命思想转变的主要观点

众所周知,1917年二月革命后列宁的革命思想经历了一个快速的转变过程。对此传统的观点认为,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如《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是这样叙述的:“列宁的四月提纲向党提出了一个争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即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天才计划。”[14]这一观点在教科书中作为正统流传至今。[15]

近年来对这个观点的质疑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一是对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革命”性质提出质疑。如有人认为十月革命后建立的社会并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十月革命只不过是二月革命开创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继续。[16]也有认为,十月革命实际上是一场新民主主义革命[17]。更多的学者则意识到需要对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进行限制,指出它在政治上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但是在具体经济内容上则还带有大量的民主主义内容,如洪韵珊指出笼统地说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未必妥当,应当对其中的不同成分进行区分。[18]这两种观点实际上否定了那种认为列宁在《四月提纲》中就提出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观点。另外一种质疑的方式是直接指出《四月提纲》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这以俞良早的观点为代表。他提出《四月提纲》所说的“向革命第二阶段过渡”是指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阶段过渡,并且具体分析了这个革命第二阶段的具体内容,包括建立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的政权和巴黎公社式的政府,土地国有化和对银行国有化等。[19]应该说,俞良早的这一观点既是列宁革命转变思想研究中具体观点的突破,同时也代表着一种研究列宁革命思想的一个基本方法,即判断列宁的革命思想转变的性质及其限度,首先要具体研究列宁这一时期的革命纲领(包括政治纲领和经济纲领两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精确地确定列宁革命思想相对于以往的突破以及其限度,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对《四月提纲》的性质进行科学的界定。[20]本书沿着这个方向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3. 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研究状况

在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思想中,他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内学界对这个问题不可谓不重视,不过在改革开放前受总的政治环境的影响,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基本上是作为一种现成的政治理论用于理论教育并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人们对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理解也明显强调无产阶级专政的镇压职能,在它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关系上基本上是强调它们之间的同质性,对于二者可能存在的理论差别很少涉及。这一倾向在改革开放初期仍然存在,如《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史(1895-1952)》一书对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叙述就仍然延续上述观点[21],在那里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必然逻辑继续,我们看不到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思想形成、发展与转变的特殊历史背景,更难以接触到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所包含的某些重要的理论变异,对这些理论得以实现的载体即具体的政治制度的研究也付之阙如。

不过,由于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的发展而产生的理论需求,以及苏东剧变之后对其进行反思研究的需要,上述解读和研究方式逐步改变。现实的双重需要要求人们对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社会主义民主思想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挖掘其中富有发展潜力的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要素。这方面既有总体研究列宁后期政治思想的著作,如王邦佐著的《列宁晚期政治思想研究》等[22],也有大量研究列宁后期政治思想的专题著作或论文,这其中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23],列宁关于多党合作的思想[24],列宁晚年关于苏维埃国家党政关系的思想以及列宁反官僚主义的思想[25]等等,都是学界关注的重点。通过这些研究,人们对列宁留下的富有启发意义的政治建设思想的整理日益深入。

随着近年来学术研究自由度的增大和对列宁政治思想研究的深入,国内对列宁时期(主要是内战期间)形成的较为集中的政治体制的关注日益增多,对列宁政治思想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消极评价也开始出现。首先人们不再讳言列宁时期政治体制集中的现象,开始关注这一现象并探讨其原因和影响[26],这对于我们客观地认识俄国革命的进程、苏联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列宁的政治思想无疑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在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关系上已经开始出现不同于传统的“继承发展论”的看法[27],在列宁时期的政治制度与后来的斯大林模式的关系及列宁应为斯大林模式所付的责任等问题上也开始出现争论,如黄宗良强调要看到这种政治集中的客观条件以及列宁后来为改变这种局面而付出的努力,认为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形成于三十年代中期,但也有学者认为列宁时期的政治制度已经为后来的斯大林体制奠定了基础。[28]应该说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和争论才刚刚开始,有待进一步的深化。这需要结合俄国革命的实际历史进程,全面地占有有关的材料以完整地认识列宁关于俄国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和实践,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较为客观地评价列宁在俄国无产阶级专政问题上的贡献与局限,确定他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确切位置。

4. 关于列宁的直接过渡和迂回过渡思想的研究

十月革命后不久,由于认定俄国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列宁关于俄国革命的经济纲领转变为他关于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纲领。在帝国主义的包围下,大工业不发达的俄国如何在经济上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列宁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巨大挑战。在这个问题上,国内学术界一般都明确认识到列宁的过渡思想有直接过渡和间接过渡之分,前者以“战时共产主义”为代表,后者则以1921年后的新经济政策为代表。对于列宁的直接过渡思想,国内学者侧重从历史学尤其是经济史的角度对战时共产主义体制进行介绍,分析其原因和教训,对战时共产主义的理论分析稍显薄弱[29],对列宁直接过渡思想自身的结构和演进以及直接过渡思想在列宁整个革命思想中的位置等问题的研究有待加强。[30]

相对于直接过渡思想,人们对新经济政策和以它为代表的列宁迂回过渡思想的研究热情高得多,改革开放后新经济政策成为列宁研究领域的持续热点。国内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各个角度对新经济政策进行了研究,包括其提出背景、具体政策内容,新经济政策的阶段划分,新经济政策下的工农关系,新经济政策与国家资本主义、与利用资本主义、与迂回过渡,乃至于与工会、与阶级斗争的关系,以及新经济政策的内在矛盾、意义及评价等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出版了一大批的专著,发表的论文更是难以计数。[31]学界在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普遍给以高度评价的同时,在新经济政策对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允许发展到什么程度、新经济政策究竟是策略性的退却还是长期的过渡战略等问题上还存在较大的分歧,对新经济政策蕴含的潜在矛盾等还重视不够[32]。

总的来说,国内学术界对列宁革命思想的多数具体问题都有一定的研究,在某些领域已经相对成熟;在现实需要的推动下,人们开始注意到原先被忽视的一些问题,对一些传统的观点开始出现不同意见,这将引导列宁思想研究走向深入。但是对列宁革命思想的总体研究还比较缺乏,尤其是列宁关于俄国革命思想的演进过程和其深层逻辑,他的革命理论与马克思恩格斯相关思想的具体继承、流变关系,以及列宁革命思想与俄国革命进程之间的复杂关系等还较为薄弱,而这些也正是本书希望有所突破的地方。

(二)西方学者研究列宁革命思想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及其方法特点

由于列宁研究的意识形态敏感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列宁研究呈现与前社会主义国家明显不同的特点。西方的列宁研究曾经形成过一个专门的学科——“列宁学”。据我国学者叶卫平的研究,“列宁学”这个词本身就是西方学者为了表明自己同东方列宁学即同社会主义国家对列宁和列宁主义的研究的区别与对立而提出来的。[33]出于政治和意识形态立场、主观认识甚至是话语体系等原因,西方国家的学者在列宁革命思想研究中的观点分化极为明显。但是总的来说,在冷战时期,多数西方右翼学者对列宁和俄国革命的介绍和研究是为其敌视苏联的意识形态服务的。在这方面美国学者的研究占了统治地位,他们用来解释苏联社会的“极权主义”理论最为流行,受此影响多数西方右翼学者对列宁和俄国革命的研究主要是为论证列宁及其领导的十月革命是后来的“极权主义”的源头。[34]在这些作者笔下,列宁被描述成一个受赤裸裸的权力欲支配的阴谋家、毫无原则的政客、极权主义的理论家,甚至是与墨索里尼和希特勒并列的暴君等等[35]。但更为理性和公允的学者均指出这种先入为主的漫画式的政治偏见带来的只能是对列宁个人思想的片面解读和肤浅理解,因而基本上没有什么学术价值[36]。

在严肃的学术研究方面,西方学者(主要是中左翼学者)对于列宁政治思想的兴趣主要集中在他的政治思想渊源[37]、先锋党理论[38]、无产阶级专政理论[39]、列宁的革命理论和实践与马克思恩格斯及后来的斯大林之间的关系[40]等问题上。而在所有这些问题当中,如英国历史学家詹姆士·怀特(James D. White)在其《列宁的革命实践与理论》一书中指出的那样:“中心问题是,作为一个理论家和政治活动家,列宁是否如他宣称的那样,是马克思忠实的追随者,还是说在一些关键的方面已经偏离了马克思” [41]。由于没有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先入为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传统教育的局限,一些西方学者(尤其是左翼学者)反而能够在一些具体问题 (如列宁的思想来源、列宁革命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关系问题等)上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讨论,从而给我们以很大的启发。

从研究方法上看,西方学者研究列宁主要有三种路径:第一种是传记研究,通过对列宁生平和活动的研究以传记的形式来介绍列宁的思想;[42]其次是历史学的研究,主要是在研究俄国革命史(和苏联史)的过程中穿插进列宁的革命理论和实践,这方面的研究最多[43];最后是对列宁政治思想的专门研究[44]。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西方“革命学”[45]的发展,不少西方学者开始将革命学的成果尤其是关于革命进程的一般模式运用于俄国革命的研究[46],这为我们理解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进程以及这个进程与列宁革命理论之间的互动开辟了新的视角,有必要加以借鉴。

不过,西方进步学者对列宁革命思想研究的缺点也是比较明显的:首先,对列宁文本的解读是他们的一个普遍的软肋。列宁的著作虽然早就有了英译本[47],但是应该说西方学者对其利用很有限,多数学者对列宁的研究只是停留在对一些最为著名的作品的解读上,对列宁大量的政论文章、书信、草稿何笔记等则比较忽视,这就难以反映列宁有关思想的全貌,使得他们对列宁的解读难免带有片面性,不少学者甚至没能注意到列宁思想经历了重要变化,因此对列宁思想的解读也存在非历史地阐释的倾向。[48]其次,由于缺乏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科学的革命概念,西方学者对列宁的革命思想理解比较狭隘,他们往往侧重列宁革命思想的政治方面(尤其是权力斗争和政党斗争即斗争的策略方面),而忽略了列宁革命思想中的经济方面,随之而来的是对同一时期列宁政治纲领与经济纲领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不同时期革命纲领演进的考察极为欠缺。[49]本书将在借鉴他们的某些概念的同时,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扎实的文本工作来克服西方学者研究中的这些缺点。

注释

[1]对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西方“列宁学”的状况,我国学者叶卫平较早对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参见叶卫平:《西方“列宁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2]关于列宁著作的翻译、传播情况,可参考陈有进:《列宁著作在中国的翻译出版和传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12月20日。

[3]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编著:《列宁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4]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编:《马克思主义史(1-4卷)》,人民出版社 1995-1996年。

[5]李忠杰:《列宁主义论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6]俞良早;《东方视域中的列宁学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创论“东方列宁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关于列宁学说的论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

[7]商德文:《列宁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71-79页。

[8]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编:《马克思主义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189-196页。

[9]金雁:《农村村社、改革和革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290页;秦晖:《土地改革=民主革命?集体化=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的演变与发展》,《学术界》,2002年第六期,54页。

[10]徐孝明:《1905年革命中列宁的土地国有化理论》,《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四期。

[11]如许蓉在《列宁农民问题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中研究了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对农民的关系思想,但是对十月革命之前的土地思想没有涉及。李国权在《列宁解决俄国农民问题之研究》[M](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中研究了列宁的土地国有化思想,但是仅仅把它看作是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简单再现而没有看到列宁的理论创新。李达在《论列宁关于俄国土地变革的思想》[M](山东大学,2007)中梳理了列宁土地纲领的形成过程,但没有揭示列宁土地纲领转变的中间环节。

[12]如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编:《马克思主义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181-189页等。

[13]参见《马克思主义史》第二卷,185-189页;又可参考章士荣:《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史(1895-1952)》,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54页。

[14]《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05页。

[15]可参考[苏]鲍·尼·波诺马辽夫主编:《苏联共产党历史》,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225页;周尚文等主编:《苏联兴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32页。

[16]《十月的选择——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论十月革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345-367页。

[17]赵诗清:《对十月革命性质的再探讨》,《江汉论坛》,1994年第四期。

[18]洪韵珊:《有关十月革命争论的几个问题》,《探索》,1999年第三期。

[19]俞良早:《东方视域中的列宁学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266-280页。

[20]姜长斌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参见姜长斌:《探讨十月革命的社会内容是认识前苏联社会主义历程的“入口”》,《东欧中亚研究》,1998年第2期。

[21]章士荣:《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史(1895-1952)》,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

[22]参见王邦佐:《列宁晚期政治思想研究》,学林出版社,1994年;黄达强等:《社会主义民主:跨世纪的沉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徐鸿武:《从列宁到邓小平——民主理论发展轨迹》,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吉洪武:列宁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研究[D],北京大学,2004年。

[23]参见尹彦:《列宁时期的党内民主》,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赵大朋等:《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对执政党党内民主建设的探索》,《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五期。

[24]李永全:《俄国政党史》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刘士田:《关于列宁时期的多党合作问题》,《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1991年第一期;王小鸿:《论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政权中的多党合作思想》,《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李发铨:《列宁主张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实行多党制吗?——对列宁十月革命后一段论述的解读》,《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等。

[25]参见杨国藩:《列宁的反官僚主义思想》,《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三期;王力军:《列宁反官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济南大学学报》,Vol.4, No.3,1994。

[26]如黄宗良从管理制度、政党制度、干部制度、工会与国家联系、党内权力结构和禁止派别斗争等六个方面说明,列宁时期在建立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的设想与实际形成的政治权力的集中的现实之间存在着矛盾,参见黄宗良:《论苏俄政治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书屋论政》,人民出版社,2005年;另可参考郑异凡:《史海探索》,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等等。

[27]代表性的观点可参见金雁,秦晖:《“无产阶级专政”与“人民专制”——1848-1923年间国际社会主义政治理念的演变》,《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7年第三期。

[28]可参考蒲国良:《列宁与苏维埃民主的最初形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郭春生:《列宁时期苏俄政治体制的创建及其影响》,《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四期;尹彦:《列宁时期党内民主是如何被破坏的》,《炎黄春秋》,2008年第5期;等等。

[29]可参考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著:《苏联兴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71-87页;吴恩远:《苏联史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

[30]相关的研究可参考王东:《改革之路的真正源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王力军:《列宁的“直接过渡”思想与三个过高的估计》,《济南大学学报》,Vol.14, No.3,2004;任晓伟:《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历史原点———论德国“一战”期间的计划经济及其对列宁的影响》,《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7年第三期。

[31]代表性的著作见王东:《改革开放的真正源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杨会春:《列宁经济思想新探》 1992年,解放军出版社;杨承训:《市场经济理论典鉴——列宁商品经济理论系统研究》1998年,天津人民出版社;蔡亚志:《源头·活水——列宁利用资本主义思想与当代中国》,新华出版社,2008年;等等。

[32]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在不断增多,例如可参考任晓伟:《列宁时期新经济政策的内在矛盾和苏联计划经济的确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33, No.24, 2004。

[33]叶卫平:《西方列宁学研究》,中国人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5页。前苏联关于列宁革命思想的研究情况,很遗憾限于本书作者语言限制未能获知,有待以后掌握更多的材料加以补充。不过考虑到前苏联时期意识形态的严格控制,以本书作者接触的有限的材料来看,前苏联对列宁革命思想的研究状况与同为社会主义的中国的情况大体是相似的,基本上都在《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思想范围之内。至于苏联解体后的新观点,可以参考国内学者编撰的有关论文集,如李宗禹编:《国内外学者论斯大林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刘淑春主编:《“十月”的选择——90年代国外学者论十月革命》,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7;王丽华主编:《历史性突破——俄罗斯学者论新经济政策》,人民出版社,2005年;李慎明主编:《十月革命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第四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4] 参见Sheila Fitzpatrick, The Russian Revolution, 2nd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p6.

[35] 参见Stefan T. Possony, Lenin: The Compulsive Revolutionary, Henry Regnery Com. , 1964;Robert D. Warth, Lenin,Twayne Publishers, New York, 1973; Christopher Hill, Lenin and Russian Revolution, New York, 1971, p80-81; Shukam, Harold: The Russian Revolution, Sutton Publishing,1998; Richard Pipes, The Unknown Leni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6.

[36] 正直的西方学者批评了将列宁研究高度意识形态化的倾向,相关的批评见Patrick A. Flaherty,Lenin and the Russian Revolution: A Study on the dialectics of Revolutionary Thought and Plebian Social Mobilization[D], Harvard University, 1984; Paul Le Blanc, Marx, Lenin, and the Revolutionary Experience, Routledge, 2006;等等。

[37] 与社会主义国家强调列宁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正统继承人不同,西方学者更倾向把列宁看作是受多种思想传统影响的政治家(和理论家),他们着力强调和研究其他思想传统对列宁的影响。这其中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强调列宁受车尔尼雪夫斯基以降的主观唯心主义传统的影响,代表性的如Leopold H. Haimson, The Russian Marxists and the Origins of Bolshevism, Beacon Press, 1955; Robert D. Warth, Lenin,Twayne Publishers, New York, 1973; 第二种观点强调列宁受特卡乔夫代表的俄国布朗基主义思想传统的影响,代表性的如Alain Besancon, The Intellectual Origins Of Leninism, Basil Blackwell,Oxford,1981; Bertram D. Wolfe, Three who Made A Revolution, New York, 1948;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列宁主要受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政治传统的影响,代表性的如Shlapentokh Dmitry, The French Revolution in Russian Intellectual Life 1865-1905, Praeger, 1996; Robert Mayer,Lenin and the Jacobin Identity in Russia, Studies in East European Thought, Vol.51, No.2, 1999, pp127-154. 此外Patrick Flaherty专门研究了考茨基对列宁的影响,见Patrick Flaherty, Lenin and the Russian Revolution[D], Harvard University, 1984, pp38-60. Norman Levine同样也强调了德国社会民主党对列宁思想的影响,见Norman Levine, The Germanization of Lenin, Studies in Soviet Thought, Vol. 35, No. 1, pp. 1-37.而Neil Harding则强调列宁受普列汉诺夫的影响,见Neil Harding, Lenin’s Political Thought: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Democratic and Socialist Revolution, Macmillan Press, 1983.

[38]多见于有关列宁研究的著作中,有关的论文可参考John, A. Debrizzi, Marx and Lenin: Class, Party and Democracy, Studies in Soviet Thought,Vol.24, No.2, 1982, pp 95-116.

[39]这方面的代表作包括Hal Draper,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From Marx to Lenin, Monthly Review Press, 1987; Robert Mayer,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From Plekhanov to Lenin, Studies in East European Thought, Vol. 45, No.4, pp 255-280.

[40]关于列宁的政治思想与马克思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列宁的革命理论和实践与马克思相比已经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成为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这种观点在列宁时期就由孟什维克表达过,近年来如John H. Kautsky仍然持这种观点,见John H. Kautsky, Marxism and Leninism, not Marxism-Leninism, Greenwood Press, 1994;也有人认为列宁和马克思在理论上确实有差别,但这种差别只是由于条件不同导致强调的重点不同,如Ralph Miliband, Marxism and Politics, Merlin Press, 2003; Frederic L. Bender, Marxism East and West: Lenin's Revisions of Orthodox Marxism and Their Significance for Non-Western Revolution,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 23, No. 3, Philosophy and Revolution (Jul., 1973), pp. 299-313. 而Patrick A. Flaherty和James D. White等则认为,列宁的革命策略完全是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结果,参见Patrick A. Flaherty, Lenin and the Russian Revolution[D], Harvard University, 1984.

[41] James D. White, Lenin-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Revolution, Palgrave, 2001, viii.

[42] 可参考Robert Service, Lenin: a Political life, Macmillan, 1985; R. H. Theen, Lenin: The 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A Revolutionary, Methuen Co., 1974; Tone Cliff, Lenin, Pluto Press, 1972.

[43] 可参考:Patrick Flaherty,Lenin and Russian Revolution[D],Harvard Revolution,1984;Sheila Fitzpatrick, The Russian Revolu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Shukman Harold, Lenin and Russian Revolution, Sutton Publishing, 1998.

[44] 参见Neil Harding, Lenin’s Political Thought: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democratic and Socialist Revolution, Macmillan Press, 1977, 1981; James D. White, Lenin :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revolution, Palgrave, 2001.

[45] 关于西方“革命学”的介绍,可参考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3-13页;李鹏涛:《革命研究在西方——20世纪“革命学”述评》,《社会科学评论》,2006年第四期,等。

[46] 对于革命进程的一般归纳,参见Crane Briton, The Anatomy of Revolution, Prentice-Hall, 1965. Brinton对历史上的几次革命进行分析归纳出革命的一般进程,他把法国大革命中的“热月”反动现象看作是革命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把它看作是革命的下降阶段。在此之后一些学者开始将这种革命发展模型用于俄国革命的研究。如Fitzpatrick, The Russian Revolution, p2; Sheila Harold, Russian under Bolshevik Regime, p490-513. 迈斯纳在其研究中国现代史的名著中也借用了这一分析框架,参见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325-387页。

[47] V.I. Lenin, Collected Works, Moscow: Foreign Languages Pub. House, 1960-1970.

[48] 西方学者研究的这一缺点也为部分学者意识到,如Flaherty在其博士论文提到了这点,另外参见Robert Mayer,Marx and Lenin: Class, Party and Democracy, Studies in Soviet Thought, Vol.24, No.2, 1982, pp 95-116.

[49] 这点也为Neil Harding所注意,参见Neil Harding, Lenin’s Political Thought: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Democratic and Socialist Revolution, vol.2, Macmillan Press, 1981, p3-5. 另外Donald W. Treadgold少见地对列宁在1898-1906年的革命纲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参见Donald W. Treadgold, Lenin and His Rival: the Struggle for Russia’s Future, 1898-1906, Greenwood Press, 1955.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国内外对列宁革命思想的研究状况-激流网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wind_1917

国内外对列宁革命思想的研究状况-激流网(作者:曹浩瀚。来源:《列宁革命思想研究》。责任编辑:黄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