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美]周道远(Dao-Yuan Chou)
“为什么物理学也要搞的那么神秘兮兮?” ——寒春
1939年,当寒春追随着珍的脚步来到本宁顿学院(Bennington College)时,这所学校还相当新。学校学费高昂,寒春要依靠母亲的资助和一点奖学金才能付得起。为了赚零花钱,寒春当起了服务员(这是当时为数不多允许女性做的工作之一),她用赚到的第一笔收入——25美元买了一副双筒望远镜来观鸟。
尽管还没有实行男女同校,但本宁顿学院对女生的教育已经算是进步的了,教学重心集中在文科。整个理科院系,连同图书馆和书店,都被塞进了一个H形的老谷仓里。然而寒春知道自己有理科天赋,于是她主修物理专业,选修了小提琴。她所在的理科院系的负责人是一位生物学教授,虽然她觉得生物学很有趣,但物理学已经刻在寒春的骨子里了。她曾见过一个威尔逊云室,并想深入了解其中奥妙。
根据进步教育的原则,本宁顿学院要求学生们参加贯穿全年的研究项目。寒春只记得大一时她在达特茅斯(Dartmouth)的一家眼科诊所工作,而在那里,她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滑雪上。而到了大二的时候,云室仍旧在她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于是她决定必须自己做一个。制作云室的每一步过程都要求她学习新的技能。在教室里学习理论的同时,她向城里的一位老技工请教如何操作机床,还去了一家铸造厂浇铸黄铜铸件。她从康宁玻璃公司特别订制了云室的玻璃外壳,并通过使用电磁圈来感知电的原理,螺线管的线圈使金属条移动,并触动连锁反应,使云室内的气体膨胀。
寒春在研究云室
在项目进行中的某一刻,寒春发现自己陷入了瓶颈,她需要更多的信息,这样她联系了康奈尔大学物理系,那里有一座已经投入使用的云室。在本宁顿学院的冬季,学校有一段冬季实践期,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们走出校门,和从事他们所学领域有关工作的人们一起生活与工作。寒春把她的计划告知了康奈尔大学的物理系,并且征询系方是否可以让她在大二的冬季实践期留下来,看看云室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寒春对康奈尔大学十分感兴趣,因为在那时她的哥哥韩丁认为,于他而言,哈佛大学和社会科学不如农学那样有趣——然后他就转去了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在那里,他和一个来自纽约州北部的农场小伙子合租了学生会楼上的一间房,那个小伙子名叫欧文·恩斯特(Erwin Engst,阳早),大家都喊他希德(Sid)。
1940年的冬天,寒春在康奈尔大学的宿舍住了两个月,除了睡觉那一会,她一心扑在物理楼地下室里的工作上。但对于那个从事云室工作的人来讲不太走运的是,从他的房间隔过大厅,有一群人在研究回旋加速器——一个给粒子加速充能以撞碎原子的装置。在她跳槽到隔壁从事令她心驰神往的加速器事业以前,除了烧坏云室研究者的一个电磁圈以外,寒春基本上没有为他做过什么事。
康奈尔大学的实验室
马歇尔·霍洛韦(Marshall Holloway)和罗伯特·巴赫(Robert Bacher)是两位物理学教授,克兰西(Clancy)是他们的一位研究生,他们现在面对的问题是无法制造真空环境以阻止加速器内部泄露。他们欢迎寒春进入到他们的团队里来,并教她使用这一领域里的工具,其中最有用的就是焊接。其他人可以也确实夜以继日的努力使加速器恢复工作。但是竭尽全力学习的寒春必须在半夜之前回到宿舍。她定了时,如果在11:50之前从物理楼跑回去,她就能及时打卡而不会留下违反宵禁的记录。每天晚上,总有男女同学在宿舍楼门口亲热,而当寒春跑过时,宿管就会愉快地向她打招呼道:“有你在这里就像吸了一口新鲜空气!”唯有一件事让寒春无动于衷,那就是吻别,除非是阿尔法粒子吻上了原子外围的电子。
寒春在春天回到了本宁顿学院,继续从事她的云室工作,但完成云室则花了她一年再加上另一个在康奈尔大学的冬季实践期。
在她大学的第三年,寒春在方兴未艾的核物理领域的研究愈发深入。在科学期刊上,爱因斯坦和其他杰出的理论家关于粒子和波的本质吵得不可开交。但就在这个时候,寒春刚刚完成了她的云室(“虽然效果一般般,但是手艺还不错”),期刊似乎已经发完了所有关于新发现和理论发展的报道。她感觉十分奇怪,曾经十分高产又对研究领域满腔热情的科学家们怎么就陷入了沉寂,寒春向她的教授询问原因。他的回答让她既惊讶又困惑。他说:“也许,最新的发现成了秘密。”1
这一年之后,本宁顿学院理学部告诉寒春,他们已经把所有核物理的相关知识倾囊相授于她,她最好毕业后去研究生院继续深造。卡梅丽塔带着寒春并不想要的礼物参加了毕业典礼:蓝白色的高跟鞋。或许还抱着当初把寒春送到科罗拉多学习优雅作风的想法,这一次卡梅丽塔成功地劝说她穿上了高跟鞋,寒春在毕业典礼上步履蹒跚。典礼过后,怒气冲冲的寒春飞奔回宿舍,在卡梅丽塔惊恐的目光下,脱下一只鞋,奋力地扔到走廊尽头。母亲心痛地呼喊着“寒春!寒春!”,寒春不管不顾,握住鞋跟,脱下另一只鞋,远远地扔了出去,和前一只掉在一起,发出令人满意的扑通声。她转过来对母亲说:“这就是我对穿高跟鞋的看法。我决不会再穿它们了。”而她的确再也没有穿过。
毕业后的那个夏天,寒春回到了帕特尼的家,自愿担当暑期实践旅行的司机。帕特尼的学生们将要游遍美国,和移民工人一起劳作,以了解他们的生活。学生们一碰到有移民工的农场就停下来,他们睡在装干草的阁楼上,参与到他们随便什么样的劳动中去。不管农场主在学生们边学习边生产的过程中获益多少,大多数人都愿意招待他们,因为帕特尼的孩子们热情满满,精力充沛。其中一个农场属于阳早,他是韩丁在康奈尔大学的室友,寒春在冬季实践期时,在跑回宿舍与焊接管线之外的时间曾与他短暂碰过面。阳早以前只知道这是韩丁的妹妹,现在他对这位能骑马、滑雪、摔跤、开卡车、堆干草、冬天野营并笑容满面的核物理学生另眼相看。而小时候能把男孩子打倒在地,让他们哭爹喊娘的寒春,发现阳早有一种狡黠的幽默感,他的双脚深深地扎根在瑞士褐牛场的土地上,脑子里装着政治和哲学,并对寒春所梦想的各种冒险充满兴趣。他们俩很快成了朋友。
注释:
1 核裂变发现于1938年,在1939年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与奥·西拉德(Leo Szilárd)联署了一封致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的信,敦促他支持核武器的发展。罗斯福直到1941年秋天才采取行动,这也正是寒春在本宁顿学院的第三年,也恰好就在日本轰炸珍珠港之前。珍珠港事件使美国全力投入核武器的发展之中,研究也从公众视线中转入地下。
本书原名:Silage Choppers and Snake Spirits
中文书名:踏遍青山人未老
作者:[美]周道远(Dao-Yuan Chou)
本书中文版翻译已获作者周道远授权
翻译:王哲卿
校对:黎明守望者
二校:大钻风
编辑:三好君
请关注激流新号“纪卓阳”!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wind_1917
(作者:周道远。来源:正经沙龙。责任编辑: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