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白羊肚手巾的副总理

——陈永贵传

秦怀录 著

第一部 陈永贵起家

十三、李顺达登门取经

虎头山越长越高了。不仅高过了昔阳所有的太行老典型,而且高出了省界,敢和全国一些老典型较量一番了。1963年6月,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李顺达带着申纪兰、武侯梨、张聚全、王德合等人要亲临大寨访问。这是山西两位农民领袖的又一次会师。

在大寨越出省界的位置之前,陈永贵在1962年曾经铺过两个极为重要的阶梯,一是帮助武家坪改善面貌,二是和井沟结成良好的友谊。大寨被社会公认以后,陈永贵曾经迫使不少人由心里不服到心悦诚服。这些人越来越看到陈永贵不仅关系着大寨的命运,而且也对周围村庄的工作成败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当时的县委就主张武家坪、金石坡、井沟等村庄和大寨结成联村,由陈永贵挂帅领导,担任总支书记,对这些村实行政治上的统一领导,工作上的具体帮助。那一年,县里决定在公社工作的李喜慎带工资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对他多方帮助,李喜慎按照陈永贵的具体意见在武家坪落实大寨经验,一两年时间就由吃粮靠供应变成交售统购粮。还有一个村子叫井沟,坐落在虎头山的东面山下。陈永贵也定期到村里帮助井沟的支部书记赵银全发展生产。因为两人关系融洽,赵银全对陈永贵也十分尊重,念起陈永贵当时只有一个儿子,赵银全就把他五岁的女儿送给陈永贵抚养。从此后两人彼此称作“亲家”。陈永贵发现了井沟的问题,也对赵银全有过不客气的时候。那一次他发现井沟筑水坝,那么多的大石块都要用锤釜凿出细纹,就生气地质问赵银全:“这石头是䃠窑呀还是垒坝呀!是看坚固的还是看好看的?再不讲究实效,我不认你这个亲家喽!”这才使赵银全冷静下来,避免了形式主义。正由于陈永贵一步比一步还迈得扎实,也使李顺达刮目相看。

李顺达大驾光临,这不仅是大寨和陈永贵的荣幸,也是昔阳县和晋中地区的荣幸。因此,中共昔阳县委和陈永贵对这次接待十分重视,在各方面都作了详尽的安排。

李顺达一行到达阳泉火车站,县里的吉普车早已等候在火车站门口。客人们带着一副微笑的面孔走出车厢的时候,陈永贵和县委领导都热情地迎上前去握手、问好。因为一个大名鼎鼎的风云人物要登门拜访,自然也成为大寨的头等大事。他们也等候在村口夹道欢迎,和客人们互相问候,并早已为客人们安排好热腾腾的枣糕和香喷喷的宴席。虽然李顺达和陈永贵的特点各有不同,但他们的艰苦奋斗精神始终没有变,依然带领西沟和大寨农民走在中国农民的前列。随着大寨的声誉越来越高,李顺达和武侯梨他们商定要亲眼看看大寨。

大寨的新山新水来到了李顺达的眼前。虎头山、狼窝掌和七沟八梁接受着李顺达的检阅。一个4700多块土地组成的旧大寨变成了能机耕能机播的新大寨,一个亩产一百多斤粮食的黄土地变成了达“纲要”跨“黄河”的海绵田,李顺达和武侯梨他们听着、看着、想着、回味着,想到陶鲁笳对大寨的评价,山西省委的通知,以及《山西日报》的文章,越想越觉得天外有天,越想越感到陈永贵不是一个平庸之辈!仅以造平原而言,天津参观时许下的诺言没几年就兑现了。他也没想到陈永贵对科学种田这么感兴趣,硬是把一个黄土圪梁打扮成小江南。

“我服了!我服了!怪不得陶书记表扬!”李顺达感慨地对武侯梨说。他们看着狼窝掌的三十八道拱形大坝,看看后底沟,麻黄沟的小平原,看看七沟八梁一面坡的庄稼长势,再同大寨邻村的庄稼相比较一下,都啧啧称颂,有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觉。

据了解在参观回来以后,陈永贵要设便宴招待客人。这个“宴”也设得十分寒酸,都是些茴子白,山药片之类的家常菜,往桌上摆那么三、四盘,然后再备上一杯白酒。在那个时代也算得上是一种高级的待遇了。酒宴上,陈永贵首先给各位斟满酒,举起酒杯,极其严肃的提议:“我们首先为李老师前来大寨检查指导干杯!”

李顺达正准备将酒杯举起来,一听陈永贵的口气,眉头顿时皱了起来:“这一杯我不能和你碰了。我今天到你家是向你学习的。你已经走在山西的前头了,省委号召向你学习,你又进京见了毛主席,长江后浪推前浪,我应该称你老师才对!”

陈永贵依然举着杯,轻轻的笑了:“你在52年就成了我的老师啦!毛主席什么时候就为你的合作社作了批示?记不得咱们一块坐火车时我就认了你啦?这师生关系可不能变啊!我建议,接起杯来,为李老师登门指导干了这一杯!”

这气氛,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平起平坐,互相鼓励。

“陈老师和我们碰杯就碰杯吧!过去的只是碰杯,现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陈老师叫定了!”

“李老师……”

“陈老师……”

一串豪爽的笑声,一声声清脆的碰杯声,一杯热酒滋润着这些中国农民英雄们的心田,使他们的精神在中国的一块块黄土高坡上发扬光大了。

酒过三巡,双方有什么话都愿意趁这个机会讲出来。李顺达不仅讲了大寨的长处,还对陈永贵提出了意见,比如水利和林业发展还不够。陈永贵说,我有机会,一定要去西沟看看,看你们怎么发展果园!而后陈永贵提出:“李老师,我还得给你一个任务哩!贵客登门,贵口难开,可大寨人都想听听你的报告,给你放半天时间!”李顺达谦逊地笑笑:“我哪有那么多讲的?叫他们讲吧!”陈永贵说:“开了你这道匣门,话怕就掏不完了。讲你的西沟,讲你的访苏,咱大寨还没出过国,你为俺们开开眼界,也等于去过苏联了。你讲吧,半天不行一天,两天,三天!讲完你们的,再讲我们的,给我们提意见!”

这个社员大会就叫做大寨大队欢迎李顺达登门送宝大会。会议由陈永贵主持,先由申纪兰作报告,接着是李顺达作报告。当李顺达作报告的时候,社员们情绪很高,掌声不断出现。李顺达讲完,随同的几位劳模也都讲了话。他们都各自畅谈了参观大寨后的感想,还提出了大寨以后的发展方向。临分手的时候,他们恋恋不舍,一致邀请陈永贵秋后到西沟访问。

秋后,陈永贵带着一颗炽热的心,启程到西沟访问了。

一片葱绿的晋南大地上,奔驰着一辆绿色的解放牌大卡车。车上坐着来自大寨的陈永贵、宋立英和其他几位大寨人,车棚上还坐着陈永贵的儿子陈明珠,以及昔阳、西沟几位人员。按照六十年代的条件,这就是李顺达,申纪兰和平顺县委给予陈永贵至高无上的待遇。老朋友登门光临,李顺达和申纪兰当然不会慢待,他们要借此机会叫陈永贵提点意见,出点主意,能够把西沟的明天打扮得更美一些。卡车在西沟村刹住了车,李顺达看着从车上跳下来的陈明珠从头到脚成了个土猴子,很抱歉地说道:“这可叫年轻人吃了苦头了,先洗涮洗涮,再去吃饭!”

陈永贵笑着说:“这算什么苦?比起西沟的年轻人,可差得多哩!今天就是叫他锻炼锻炼嘛!”

李顺达陪着陈永贵在大队办公室交谈,申纪兰也以主人的身份忙着打里照外,准备饭菜。他们为陈永贵作了三四盘普通的菜肴,什么炒肉片、粉丝、炒白菜,这就是当时的上等好菜,头一次开席还备有一杯白酒,为陈永贵洗尘。

陈永贵从昔阳起身,路经阳泉、太原,几天来也够累了。可是为了学好西沟,他不减当年三战狼窝掌的锐气,依然带着满腔热忱向西沟走来。李顺达的大寨之行使他明显地感到大寨在发展林业方面还远远比不上西沟。当西沟走进他眼里的时候,首先欢迎他的是那一颗颗结出果实的苹果树,拖在地下的枝头使他感慨万端,为什么大寨就不能发展这么一批苹果树呢?

席间,李顺达和申纪兰详细地询问了刚刚发生在大寨的那场特大洪灾。陈永贵向他们介绍了遭灾的详细经过。李顺达问陈永贵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支援?陈永贵笑着回答:“不用。不用。上级给我们送去的救济款,救济物资,救济粮食,我们一概不要哩。你要愿意支援我们,就给我们拿一些好经验,好办法,帮助我们克服困难吧!”

李顺达深受感动,再次提议为大寨人战胜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而干杯!“砰”的一声,酒杯和酒杯相撞,撞出了时代的强音,成为大寨人又一次战胜困难的动力。

陈永贵回到大寨以后,一下车就跑到地头,一面检查土地的修复情况,—面向社员们介绍他的西沟之行。当大寨社员向他打问西沟的情况时,陈永贵笑着对他们说:“你们钻在大寨,就总以为咱们干得如何如何,可差得多哩!啊!天外有天呀!看人家西沟,你躺在地下一张嘴,就能咬住树上的苹果!”

陈永贵说这番话的时候面孔已经变得很严肃了,这些吧哒着旱烟袋的老搭档们听着听着,不禁笑了起来。

“嗯?你们不要笑。人家的苹果树剪枝剪得好,个头不高,结出来的苹果一个挨着一个,压得枝头快拖在地下,当然躺在地下一张嘴就能吃上。”

大寨人从西沟学到了东西,农林并举,多种经营。正是陈永贵的西沟之行,使后来的康家岭罗面垴出现了成批成批的苹果树,捧出了一娄又一娄的大苹果,至今它们还是大寨人的生财之宝!

这一段,应当说是山西两位农民领袖的蜜月时期。如果没有文革,这两位人物可能会不断取长补短,继续保持他们的良好友谊。然而事与愿违,他们在日后到了终身难以相通的地步。鉴于陈永贵压李顺达的一些言传,陈永贵曾多次对人说他实在接受不了:“怎么能说是我压了李顺达?我还是向人家学习的嘛!他落选了省委常委也不是我的问题呀!山西两派拉着我,也拉着他,把我们的关系也拉远了,我有什么办法?”对此,1974年在中央解决山西问题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李顺达也申明:我和老陈本来就没有什么嘛,不知道因为什么,下面出现了那么多的言传,把我们的关系也疏远了!说到底,无非是派性利用了劳模,劳模在派性中也降低了自己的身价。不过凭心而论,作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的申纪兰从始至终对大寨和陈永贵有深厚的感情。她开始就认真学习大寨经验,又认真推广大寨经验,没有陷进派性的深潭中去。这是陈明珠对申纪兰作出的评价。

请关注激流新号“纪卓阳”!

李顺达登门取经——《陈永贵传》连载之14-激流网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wind_1917 李顺达登门取经——《陈永贵传》连载之14-激流网

(来源:今日头条“阳和平说事儿”。责任编辑:子山)